刘荘萍
[摘要]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老年肺部感染咳痰无力患者恢复咳痰能力的效果。 方法 将70例老年肺部感染咳痰无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生脉饮口服联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生脉饮口服联合ACBT护理干预。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自主有效的咳嗽,首次咳痰量明显增多,SpO2明显改善,患者呼吸音及胸部X线等肺部感染情况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生脉饮口服联合ACBT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肺部感染咳痰无力患者快速恢复咳痰能力,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生脉饮;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自主咳痰能力;咳痰无力;老年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8-01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on the recovering abi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senile pulmonary infection sputum weakn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3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Shengmaiyin oral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Shengmaiyin 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ACB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n be independent and effective coughing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putum volu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pO2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patients breathing and chest X-ray and other pulmonary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Conclusion Using Shengmaiyin 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ACBT helps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sputum sputum weakness to improve the fast recovery ability of pulmonary infection, the clinical effect is very obvious.
[Key words] Shengmai decoction; Active breathing cycle technology; Independent expectoration capacity; Sputum weakness; Pulmonary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全身系统退行性变,代偿能力降低,气道屏障功能减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肺部感染[1]。许多老年患者胸部X线显示痰液淤积,却无力咳出,表现为无效咳痰,极易导致急性呼吸系统障碍。排痰、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护理上首要解决的问题,传统解决的方法通常都是电动吸引,反复操作又给患者带来新的损伤和痛苦。因此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自主咳痰能力非常重要。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起源于新西兰[2],其独特的作用在于松动和清除过多的气管分泌物,但患者在疲乏无力的状态下,依从性较差。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且无效咳痰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寻找能快速恢复患者自主咳痰能力的方法,以供临床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无效咳痰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肺部感染体征、结合X线或CT胸片有炎性阴影而确诊为肺部感染者[4]。排除标准:不能合作、意识障碍者;糖尿病患者;能自主咳痰者。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经方差齐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依据老年肺部感染治疗原则,均予以抗炎、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5];遵医嘱口服生脉饮液(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每天3次,每次10 mL,7 d为1个疗程。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进行ACBT功能锻练。锻炼方法[6]:一次完整的ACBT干预包括呼吸控制、胸廓扩张呼吸和用力呼气[7,8] 。呼吸控制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缩唇呼吸是以鼻深吸气至腹部隆起后再缩拢口唇缓慢呼气至腹部凹陷,控制吸、呼时间比为1∶2~1∶3。胸廓扩张呼吸即深呼吸。用力呼气由1次或2次哈气动作组成,正常吸气后声门保持张开,收缩肚子和前胸部的肌肉由小到中量的肺容积进行呼气(手放在胸部和上腹部能感觉到震动),较快速地发出无声的“哈”。每天干预3次。干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咳嗽、咳痰情况以及有无胸闷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1.3评价指标
1.3.1咳痰能力评价 选择护理干预后首次咳痰时间和咳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作为咳痰能力的评价指标[9]。
1.3.2痰鸣音改善 听诊肺部痰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呼吸音清晰[10]。
1.3.3 胸部改善 胸部X线检查肺部浸润消失或显著减轻[11];听诊肺部无湿啰音或湿啰音范围明显缩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主咳痰能力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自主有效的咳嗽,首次咳痰量明显增多,SpO2明显增高。且干预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痰鸣音及胸部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听诊肺部痰鸣音及胸部X线检查等情况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肺部感染导致患者痰液增多,及时排除痰液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咳嗽反射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意义重大[12],快速恢复患者自主咳痰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而无效咳痰患者的排痰问题是护理中比较棘手的难点问题。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通常是应用人工叩背帮助患者排痰,对护士来说不仅体力消耗大、要求高,而且手法力度难以达到均匀,患者会感到不舒服,甚至叩击部位疼痛,致使患者不愿意配合。若痰液黏稠、量多,患者无力咳出,妨碍呼吸时,最终的解决办法一般都是电动吸痰[13],甚至是人工气道插管吸痰。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同时也增大了护理劳动强度。实验组采用ACBT护理干预模式,其特殊作用在于松动和清除过多的支气管分泌物,患者可控,无需借助外力,简单易学[14]。呼吸控制,主要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进行呼吸,可增强患者呼吸肌肌力[15]。控制吸、呼时间比为 1∶2~1∶3,要求深吸缓呼,从而降低患者机体对氧的消耗,改善缺氧症状,提高动脉血氧含量。胸廓扩张呼吸,是吸气后,较大的肺容量增加了呼气时的气流量,更易松动气道分泌物。用力呼气技术,是由于呵气时胸内压力比咳嗽低,这种较小的气道挤压力更有利于痰液的清除[2]。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咳痰能力,促进患者呼吸道及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自主有效的咳嗽,首次咳痰量明显增多,SpO2明显增高,说明患者恢复咳痰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应用生脉饮,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对久咳肺虚、津气两伤者,甚为适宜[16]。另外,生脉饮不仅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还可改善肺部微循环,故对两组临床治愈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法,患者是被动接受护士施与的震动力,电动吸痰也是患者无奈之下接受的被动刺激,均为被动排痰,无力发挥患者的主动性,对患者自主咳痰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验组采用ACBT呼吸锻炼,是一种主动的咳痰运动,患者需要运用自己的力量,据报道,生脉饮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17]。所以实验组患者服用生脉饮液后,能够极大地提高锻炼的依从性,加强呼吸锻炼的效果,患者自主咳痰能力得到快速恢复后,就能进一步促进肺部感染的临床治愈。本研究表3显示,实验组听诊肺部痰鸣音及胸部X线检查等肺部感染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生脉饮口服联合ACBT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咳痰能力,具有提升SpO2、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袁开芬,赵国厚,范敏娟,等. 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及治疗[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1885-1886.
[2] 李望,李晓玲.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74-1875.
[3] 王凤英.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12-1014.
[4] 曹卓,叶再挺.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点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797-1799.
[5] 王丹,吴柳,郭晓燕,等.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 11(3):570.
[6] 张丽,甘秀妮.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效果[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6):855-858.
[7] Pryor JA,Webber BA. An evaluation of the forced expiration technique as an adjunct to postural drainage[J]. Physiotherapy,1979,65(10):304-307.
[8] Pryor J,Prasad S,Physio-therapy for respiratory and cardiac problems[M]. 3rd ed. Edinburgh:Churchill Living stone,2002:182-186.
[9] 吴娇华,梁金清,黄华琼.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机械通气拔管患者自主咳痰能力恢复的效果评价[J]. 中国内科,2014,9(2):155-157.
[10] 黄信超,苏一家,杨军.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3):298-299.
[11] 王德昌. 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防治体会[J]. 医药论坛杂志,2014,35(4):102-103.
[12] 王宏达,陈文彬. 诊断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22.
[13] 潘伟平,林嘉旋,安静怡,等. 咳痰困难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48-949.
[14] 张丽,甘秀妮.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能量消耗和排痰效果的干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560-1563.
[15] 郑惠兰,马桂琴. COPD稳定期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35):11.
[16] 石广灿. 生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结核并多汗症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4,29(198):1561-1562.
[17] 马莉. 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生脉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2012,18(9):1194-1197.
(收稿日期: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