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钱塘小学 潘红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无数文人墨客创作了无数的诗歌,其中的绝大多数在历史长河中被淹没,只有精华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得以流传,纵观入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68首古诗词,都是历代佳作名篇,是精华中的经典。这些古诗,以最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涵,易诵易记,是认识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绝佳切入点,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个性,提升精神世界具有现实的意义。
作为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对小学课本中占有相当比重的古诗词,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与诗结缘,具体做法有三: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这话用在古诗教学中再合适不过。既然不求甚解,何不利用孩子记忆力好的特点,让他们多认识、多储存一些古诗,比如在《出塞》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搜集同类的边塞诗。
通常情况下,教师会介绍时代背景,说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社会大事件,介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对作品的情感影响等等,或者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古诗的相关资料,显然是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或意境,看似无可厚非,但对小学生而言,真有必要吗?入选小学课文的古诗,通常只有短短的几句,但其中内涵和意境——或者说是其中所表现的美,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性情的人,甚至不同心境的人,其感受不可能相同,其想象空间也各不相同,这种感受是只可意会而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当然也有人无法理解和领会,但这并不妨碍其美的存在。诗歌的美和意境并非单一的,而是开放的,具有模糊性及多重性,即无标准答案,也无固定格式,又如何能讲得全面、讲解到位?
有一位朋友曾经谈起,小时候从唐诗三百首抄本中认识了诸多古诗,但许多诗只识其字而不知其意,如王昌龄《出塞》,除了第二句略微明白意思之处,其余三句不甚了了,但这并不妨碍对古诗的关注和兴趣,也不影响在后来的人生中以古诗为媒,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体验和感知:游寒山寺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静谧悠远,行车戈壁滩体会“大漠孤烟直”的壮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与其课前让孩子查资料,或喋喋不休地介绍背景、作者等等,不如引导他们多读几首诗,多认识几首诗。我国的诗词源远流长,流传下难以胜数的作品,题材相近的优秀作品数量同样十分丰富。因此,尽可能多地准备一些内容相关的诗词以备课堂使用。《出塞》反映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征战诗,此类作品秦汉以来至宋朝各代都有,其中以唐朝的边塞诗成就最高。《出塞》课前,除交代预习课文外,还让孩子们通过网络查找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边关诗,要让学生知道除课文之外还有这样的一类诗。
课堂上,组织课文朗读之后,请孩子们亮出自己最喜欢的边塞诗,孩子们收集到的有: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从军行》、王之涣的《凉州词》、岳飞的《满江红》等,这些反映边塞生活和景致的古诗,或多或少使学生对多姿多彩的边塞生活有了较直观的理解;同时诗词间相互映证,一诗带多诗,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古诗,拓展美的空间,达到量的积累。
教学第二阶段,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讲解古诗的表现手法之奇、布局谋篇之新、立意构思之特,并试图通过深入探究创作时的心境,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许多教师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恨不得把自己的学识倾囊相授。于是,教师对古诗逐字逐句大加分析,大说特说“意境”,受限于学生年龄、阅历和知识面,学生对古诗的认识如何真切?感受如何强烈?况且“意境”又岂能在课堂上说得清道得明?此时的学生只能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无非是老师将其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在课堂上灌输,孩子们真能体会到“情”,感悟到“理”吗?
人们常说“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但作为古诗词,其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谴词造句简炼精当。要想初步了解古诗词内容,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因为古诗词用语均为文言,其词义、句法与现代人们常用的书写方式相去甚远,所以教师必须要帮学生扫除文字障碍,以便学生“走近”诗文。
具体要做到两点: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古今汉字和词汇语义的变化。如“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应解释为“出现”;二是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古今异义的字,“空山新雨后,但闻人语响”,“但”字在过去是“只”的意思。因此,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字、词,通过“点”串起全诗的大意。在理解字词后为将来的“登堂入室”打下基础。当然还可以点一点古今读音的变化,如《山行》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应读作“xiá”,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押韵。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所谓欣赏古诗,是心灵与古诗的沟通对话,是古诗内含的思想情感“移情”至读者,要达到这种效果,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提起诵读方法,多数教师首先会想到范读,以教师自身的理解,用教师自认为的情感表达方式范读,从帮助学生读出诗的深层含义角度出发,范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正如前述所说,让小学生对古诗有“深刻的理解”,现阶段只能是“生吞活剥”,不现实也无必要,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孩子们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西方流传很广的俗语同样可以用在我们东方的古诗,古诗不再是单一封闭的古诗,而是多元开放的古诗,应当允许多角度欣赏和理解古诗,以古诗为媒,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
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当然,少不了告诉孩子们,同样的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孩子们以自己的理解,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以我心诵我诗,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期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目的。
教学《出塞》时,我选用低沉呜咽的《思乡曲》和高昂豪迈的《十面埋伏》作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旋律中,感受当年边关军旅生活中凄凉幽怨的思乡情怀,或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有的同学用低沉缓慢吟出思念家乡亲人的凄凉感,也有的同学高亢激昂地诵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出视死如归的悲壮美。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古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与古诗“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