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图》项目导向型教材建设思考

2015-04-17 11:41:48涂小华
江西化工 2015年5期
关键词:制图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涂小华 张 正

(1.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2.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部,江西 南昌 330000)



高职《机械制图》项目导向型教材建设思考

涂小华1张 正2

(1.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2.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部,江西 南昌 330000)

此文阐述了当前高职《机械制图》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到相关院校调研商讨指出了高职《机械制图》教材内容编写的不足以及未来的方向,从而为如何上好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找到了新的思路。

高职《机械制图》 项目导向型教材 思考

近年,全国各高职院校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一直在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而其中《机械制图》则是机械类学科举足轻重的专业基础课程。尽管在改革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老师对《机械制图》课程都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新思路新方法,但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本人从事《机械制图》相关教学工作多年,教学经验丰富,而且之前也在相关企业担任过技术服务指导以及产品开发顾问。依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认为各高职院校目前使用《机械制图》教材在内容设置的部分不够合理,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当前需求。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和本科院校所使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区别不大,本科学生更注重理论性知识,而专科学生则在实用性要求更多,所以教材区别不大导致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高职《机械制图》教材实际内容理论性过强与高职院校更强调实用性的培养目标及高职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做不到完美对接,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对高职《机械制图》教材内容进行资源整合,应该精简部分理论性过强的知识,保留对高职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中适用的内容,即有效地对高职《机械制图》课程展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化教学。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念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近年,我国各高职院校都大力开展项目化教学和模块化教学,均在相关课程上投入重点资金建设。在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实践发现项目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化教学是将纯粹的理论教学逐渐改变为现场教学,并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项目化教学紧贴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设置教学内容。《机械制图》是机械学科的工程基础语言,无论学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都离不开《机械制图》的相关技术基础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课堂内老师所教知识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学生往往只能理解浅显的知识,现场实践能力太弱甚至并没有认真去学习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教学现状,我跟同事分别走访了江西几所理工类高职院校,带着我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经过调研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如:当今高职学生层次差别很大,入校分数比较宽松,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低;学生自觉性不高,不愿听讲,喜欢玩手机;学习畏难情绪很重,不懂的内容碍于面子不愿问老师;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差,课后不消化,不愿做作业等。老师教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使用的高职教材内容还是传统的偏本科教材,理论性、系统性强,老师教、学生学都困难;课程理论课安排较多,实践课时安排偏少;教学大纲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内容要求面面俱到,采取填鸭式教学;与外校交流少,特别是老师培训进修机会少。经过走访及跟其它院校同行交流,作者针对当前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方式及教材编写谈谈自己的以下设想:

1.专业建设应当以培养学生工作技能为核心,建设机械制图立体化教学体系。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性和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它着重培养学生的平面与空间转换的思维,协助学生在二维图形与三围空间中构建转换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以及图纸阅读能力。所以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共同培养,而且要保证教学的连贯完整性,确保能与后续教学内容无缝链接。学生在大一刚刚进入学校时,正是大脑初步形成空间系统的概念,由于之前空间思维训练较少,导致学生基础较差,所以需要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实用”的原则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制图基础知识。针对目前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应当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所需要的知识框架结构。

2.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

随着科技进步发展,AutoCAD逐渐成为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目前现阶段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没有充分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AutoCAD虽然能够代替传统绘图工具,加大学生的技术容量,但仅仅掌握这些工具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在解决理论问题的同时进行技术更新,加强学生的三维空间与二维图形紧密联系的能力。

3.课堂上应采取互动式教学,带动学生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能够充分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提出不同的解法。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到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学生掌握三投影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概念,老师可以运用动画、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来给学生一个多维度的方式去比较观察。在讲解剖视图时,在剖视图很容易犯错的地方,用AutoCAD制作出各种形态的图形让学生上机操作,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机械制图制图,还提高了AutoCAD绘图水平。

4.选用适当教材,培养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前提。

针对目前市场以技术型人才为主要需求目标为前提,相应压缩“画法几何”的教学内容,在每个画法章节后面安排绘图习题,提高学生的实践绘图能力。我们对教材要进行适度地调整,首先删除过去那些理论性太强不适用的内容,增加一些与现代技术相关的知识。在机械制图的部分,我们应当减少手工制图的要求,但是在教材其他有关的的内容如图形投影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基本体投影及其表而上取点、线,立体表而交线、组合体作图等则是制图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是与以后教学内容有关,所以必须详细讲解让学生能够把基础知识抓牢。

总结:

关于机械制图相关专业建设以及教学改革一直是近些年讨论的热点,各个高校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中,对课程的改革应该是连续地、多方面地进行。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概念,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锻炼了实践能力。机制制图能够巩固CAD的相关基础知识,CAD制图能够辅助学生对机制制图的理解。两门课程必须相辅相成,从而培养21世纪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华红芳.《机械制图》项目教学课程的开发及教材编写[J].无锡职业技学院学报,2008(6).

[2]姚民雄.《机械制图》模块化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J].机械职业教育,2006(2).

[3]何谦.基于渐进式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0(4).

[4]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

[5]施瑾.浅析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猜你喜欢
制图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掌握基础知识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