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升
(江苏东方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000)
近 10 余年来,人们普遍认为工程监理队伍的职业素质及服务质量呈下行趋势。而形成这种局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缺乏监理人才。如今,在监理企业改制与转型的形势下,认真总结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深入探讨监理人才缺乏的原因、明确监理人才的标准、如何发挥监理人才的作用,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用性技术技能等问题,对于改善与提高工程监理队伍的执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价值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连续从事监理工作 10 多年,期间曾涉足河北、内蒙古、新疆、陕西、江苏、浙江及上海等省市地区,先后参加了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水运港口建设工程、市政建设包括高层建筑和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等几十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直接或间接打交道的监理工程师数以百计。在此,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了解,谈谈自己对监理人才问题的看法。
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人才标准。
从理论上讲,监理工程师应是高智商的人才。与其他专业技术工程师相比较,要求知识更加丰富。其知识结构应包括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还应懂一点外语。这是根据工程监理工作性质特点提出来的。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论标准来衡量监理人才,目前在我国各建筑领城的工程监理行业中实属凤毛麟角。因此, 现在还只能说,这是我国工程监理队伍建设的远景规划或预定目标,是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执业能力要求或努力的方向。
目前的现状是,事实上已经将是否持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者,作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衡量监理人才的标准。比如,政府质监部门审核监理企业资质、建设单位(项目法人)选择监理服务单位、上级检查工程项目监理工作情况,以及监理单位所做的宣传广告内容与招聘监理人员的条件等,都全方位地突出了监理人员持证情况的重要性。同时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持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者,便是监理人才。这种做法是无可非议的。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具体的人才标准与执业条件限制,在工程腐败现象与行业不正之风一度甚嚣尘上的形势下,为保证监理队伍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能够胜任工程监理岗位工作者,便是监理人才。其中包含两个可变因素:一是“纵”向发展的衡量标准,即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与建筑业的发展及监理内容的更新同步,与时俱进。二是“横”向范围的衡量标准,即在特定的工作环境范围内比较,其表现出类拔萃者。通过实践检验人才的衡量标准,应该是最现实也是最正确的。但是,由于对于个人才能的品评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容易形成用人制度方面的漏洞。因此,即使社会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也不宜作为法定意义上的人才衡量标准。
在上述几个监理人才的衡量标准中,将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作为监理人才的标志,已经形成了具体的统一的衡量标准。如今,所使用的是通过组织评审与书面考试两种途径颁发的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因为评审制度早在多年前便已废止,在此重点讨论釆用书面考试形式确定监理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该肯定,由组织评审改为书面考试的方式确定监理人员的执业资格,是监理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进步。但是,也许囿于书面考试这种形式本身的制约,似乎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脱离现实的通病。因此,依然存在两个令人深思问题:一是根据监理工作的性质特点,通过书面考试这种形式,能否反映出监理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二是书面考试的内容,能否检测到监理工程师已经具备的技术业务水平。答案是不能肯定的。因为有些非工程建筑类学历、没有工程技术职称或者只有初级工程技术职称、甚至没有直接参加过工程建设活动与没有工程监理工作经历的人,也能通过书面考试获得了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也可以从中看出,采取书面考试形式确定监理资格所存在的某些弊端。
有关部门对应试者的资格,在专业学历、技术职称、监理工作年限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因为近年来有些监理队伍成份复杂、管理无序等不良现象,使有些人误解为监理工作轻松,就业门槛低。获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之后,能提高物质待遇。因此,监理资格考试吸引了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在职人员甚至无业游民参与。
考试管理的严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试题保密问题;二是考场纪律问题;三是试卷审核的公正性问题。对于试题保密和试卷审核方面的情况,老百姓自然不得而知。但在考场纪律方面,内蒙古地区流传着两则笑话:一是某身材魁梧的考生喝了点酒,似醉非醉。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发现他不遵守考场纪律,慢慢地踱到他身边。监考老师尚无任何表示,醉汉却向他恶恨恨地瞪了一眼。此后,他更无拘无束。二是某考生是一位年轻的小车司机,眼明手快,机敏过人。答题时东张西望,最终考试合格。而坐在他周围的几个正儿八经的工程师,反倒“名落孙山”。这些茶余饭后的笑谈,反映了有些人对于监理资格采取书面考试形式所持有的一种消极态度。同时也说明了任何细节方面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对考生技术业务水平的准确评价。
如果说, 考试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只是一种偶然现象。那么,试题内容方面的问题,则会造成一种必然的结果。
2.4.1 简单的计算式,不能反映考生实际工作能力。
例如:类似土木工程试验中的含水量计算。一般含水量是在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综合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沥青混凝土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承载比(CBR) 与标准击实试验、确定筑路材料“含石量—干密度工作曲线”试验等标准试验过程中的一个操作步骤,一个计算环节。只有在进行混合料拌合时,为了保证生产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对现场的地产材料如土、砂、石类材料进行含水量检测,才能算作是一个独立的试验项目。即使考生会熟练地进行含水量计算,也未必知道含水量试验项目操作规程,不会按照规范要求独立完成这项简单的实验工作。据笔者所知,很多没有搞过土建工程实验工作的考生,虽然顺利地通过了监理资格考试,尚不知上述标准试验项目为何物,更别说实际操作了。
再如:类似工程计量方面的材料单价计算。这是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相对固定的材料单价计算方法。但是,计算方法是“死”的,每项费用计算的内容却是“活”的。如材料合成费用中的材料出厂价、运输费、包装费、装潢费、采购保管保养费、供销部门手续费等,是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和不同时期内相关规定的取费标准来计算的。而且,材料单价计算只是在编制工程概(预)算过程中的一个操作步骤,一个计算环节。即使考生熟悉材料单价计算公式,也未必会算得出某种材料单价,更不能反映考生是否懂得各项工程费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4.2 考试没有突出专业技能
比如识图问题,这是监理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仅仅懂得三视图原理,而没有实物参照,是很难想象结构物(层)形状的。比如测量监理工程师,不但要能够熟练地使用测量仪器, 还应清楚工程结构物(层) 在不同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内容、施工放样方法、平面或空间测点位置的计算及测量成果记录等。如果没有亲历亲为,这些工作是很难进行具体描述的。倘若多一些类似专业技能方面的试题,或许可以避免当前考生鱼龙混杂现象。
(1)在很多工作单位,存在一种“鞭打快牛”、“能者多劳”的现象。有些技术业务能力比较强、积极肯干的员工,领导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往往安排的工作任务也比较多。而应付书面考试,“死记硬背”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相反,有些表现平平的“闲职”人员,相对投入应试准备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裕,却能更好地把握监理资格考试的机会。
(2)自从实行监理资格考试以来,社会上已经流行了多种版本的指导监理资格考试的参考书。在这些参考书上,不同的考试科目有相同内容的例题,但是答案却截然相反,自相矛盾;试题中有大量的选择题、填空题或判断题,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同样的问题却往往取决于决策人的意志,处理结果大不相同。这些反常现象,或多或少地会对有些实际工作经历的考生产生误导作用。反倒不如缺乏工作经历的考生,单凭死记硬背参考书中的概念,能考出较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监理资格考试偏重一些类似数学形式的计算式与一些专业理论方面零碎的概念。由于社会上有大量的有关监理资格考试方面的参考书,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检测到考生的大脑反映速度与记忆力,而不能真实地反映考生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也许便是有些“外行”能够通过监理资格考试的主要原因。
迄今为止,政府监督部门与业主(项目法人)对工程项目监理队伍审核与检验的合格标准,还仅限于持证人数能够满足合同要求。其实,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因为实践证明,有些持证人员并非名副其实的监理人才,犹如穿上绿军装未必是真正的战士一样。更重要的是,承担某些建设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项目监理队伍中,必须拥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出类拔萃的监理人才。
按照目前一般的专监岗位安排,有试验、测量、计量、结构、道路、合同、安全、环保监理以及施工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因为每熟悉一项专业工作,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实践的机会。所以,很少有人能够比较全面地熟悉上述各岗位的技术业务,更谈不上能达到亲自操作的程度。项目监理队伍中缺乏技术权威性的复合型人才,或在某专项工作中出现薄弱环节,很难获得业主(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的信任与尊重,也不可能有突出的表现。
如果将监理工作业务水平分为被动监理和主动监理两个层次。目前,能够勉强应付专项监理工作的人多,达到主动监理水平的人少。其中主要原因,是对专项工作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技术业务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1)从专业基础知识来说。比如识图问题:如果严格地要求,每个监理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看懂并熟悉施工图纸,否则便不能独立地顺利地开展工作。包括安全监理人员也应做到这一点,否则便不清楚安全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和方法。所编制的安全监理方案、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等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直到如今,监理人员中看不懂施工图纸的人不少,这是监理队伍整体职业素质较差的表现。
(2)从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来说。比如现场监理工程师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了解总体工程项目设计意图;熟悉各分项工程的结构形式与工程量;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熟悉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清楚分项工程监理内容和监理细则;了解主要建筑材料的工程特性和技术特性;懂得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清楚各分项工程质量标准及工程质量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检测方法;熟练填写各项工程施工监理记录等。实际情形是,恐怕很多现场监理工程师自己都不清楚,应该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倘若能够粗通上述专业知识,已经难能可贵了。
因为工程建筑专业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在此,联系工程监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某些薄弱环节,举例说明这个问题。
(1)监理工程师应具备与所承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适应的一定的设计理论水平,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比如,应在开工前准备阶段,发现工程设计方面明显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提出纠正或改善意见。而普遍现象是,在图纸会审时,往往是由施工单位提出在恢复测量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细枝末节方面的问题。而在整个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变更报告接连不断。监理工程师在这项工作中,大多只是扮演了被动地履行签认手续的角色。
(2)监理工程师应在所承担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必须具备有关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对有些力学问题进行复核性计算的能力。比如,道路施工各结构层的允许弯沉值计算、预应力构件施工预拱度计算及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空间结构物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支撑结构与模板的强度与稳定性计算、大面积构造物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灌注桩浇筑混凝土初灌量计算、机械吊装结构物的安全性计算等等。据笔者所知,即使在大规模建设工程监理队伍中,能够熟练地进行上述计算的人也非常少,对计算结果具有审核水平的人也不太多。只要查看施工技术资料,就能证明这一点。
例如:在 2013 年的苏州市轨道交通 2 号线延伸线建设中,某施工单位承建甲、乙两个地铁站,设一个工程监理部。两个地铁站的钢筋混凝土围护结构相继完成,后续工序便是挖取围护结构内土方。为抵抗围护结构外侧水土压力,设计要求在两个纵向侧墙之间,设置 4 道水平分布的若干数量的钢管支撑。不同层面及不同长度的支撑钢管,所需施加的轴力也不相同。设计图纸上分别标注了每根钢支撑的设计轴力和预加轴力两组数据,设计轴力约是预加轴力的2.44~3.39 倍。奇怪的是,在根据千斤顶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对应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换算各钢支撑的实际施加轴力时,甲站以图纸上标明的设计轴力为计算基数,乙站以图纸上标明的预加轴力为计算基数。而且,乙站又在这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除以 2,使两个地铁站实际施加支撑轴力的差距更加悬殊。据说,乙站在施工监测过程中,发现围护结构的位移情况一度达到报警值。所幸钢支撑只是为安全施工采取的一项临时措施,由紧密衔接的后续钢筋混凝土底板、中板施工替代了钢支撑的作用,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不良后果。令人不解的是,这样重要的工序,如此明显的错误,竟然顺利地履行了书面申报和监理审核程序。在其后的多次内业资料检查中,也没人发现和提出这个问题。
工程施工过程,就是按照设计意图和要求,将各种建筑材料通过多种操作方式构造为实物的过程。这里更多的是需要实用性技术和技能。比如常见的测量、试验、钢筋加工、支立模板、支架搭设、砖石砌筑、混凝土构件预制安装、水泥混合料拌合运输浇注振捣、稳定土混合料拌合运输滩铺碾压、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滩铺碾压、不同类型的桩基础施工等等。可以说,其中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道工序中,都含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在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方面,主要是依靠实践经验和操作熟练程度。工程监理作为参建者,虽然有些事不一定需要亲自操作,但应储备一定的应用性技术知识。大到熟悉施工规范,小到琢磨细节操作,都值得狠下功夫。在有些时候,这些知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钢筋混凝土构造物施工,拆模后发现外观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这样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一般采取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拆除返工,这样处理意味着必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 2004 年施工的上海国际洋山深水港进港道路、高架桥 B 标段的 32 号桥台台身,因为局部混凝土表面不光滑、有光泽、模板拼接处有错牙现象、对拉杆口处理不美观,因此拆除返工。另一种办法是通过仔细修饰弥补缺陷。如 1999 年施工的石家庄—黄骅港高速公路深州段内京津灌区大桥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因为使用了一部分经过多次使用的拼装式钢模,立柱表面局部呈现明显的凹凸形状。因大桥下面有干线公路穿过,立柱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如果严格要求,当拆除返工。但是,施工单位请来了 4位“能工巧匠”,竟然将这些立柱修饰得几近完美,而且看不到经过修饰的痕迹。期间,曾有内蒙古交通系统组织的参观团路经此地,围观者都对立柱的外观质量赞不绝口,许多人摄影留念。两相比较,立柱比桥台的外观缺陷更为严重,修补的难度更大。但是,立柱得以保留,桥台却炸除重建。两种不同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实践经验与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在此需要说明一点:经验不等同于经历。有些人以为参加过工程建设活动,便有了实践经验,这是一种误解。
有人说到有关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勘察设计、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与施工等各部门行业的技术人才问题,往往将监理行业排到最末位。笔者以为,不同的工作岗位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特点。所谓“隔行如隔山”, 就如优秀的工程勘察设计人员,未必能够成为合格的监理人员一样。这样比较排列是否科学合理,似乎还有待商榷。但是,工程监理队伍的职业素质确实不尽人意,已成为社会公论,也就无须多言了。
其实,所谓缺乏监理人才与发挥监理人才的作用,属于同一个范畴的问题。人们常常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类字眼形容监理队伍,说明并非没有监理人才或者缺乏监理人才。只能说是监理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关于监理人才问题,主要受到下列不利因素的影响。
(1)由于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市场运行不规范,监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现象,使一些监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淡薄,对于企业的美誉度问题重视不够。因而不重视培养人才和利用人才,忽略了监理人才的潜在作用。
(2)工程监理的定位不明确。有些工程项目的监理有责有权,有些有责无权,有些则无责无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消磨了一些监理人员成才的积极性。由于人类固有的惰性,监理队伍的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下滑。
(3)普通监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有些监理企业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降低了监理服务的标准。在低待遇与低水平的相互适应与平衡过程中,监理队伍的服务质量每况愈下。
(4)监理人员内部“同行必妒”的陈习陋俗、某些项目监理组织管理混乱状态、监理人员无序流动现象等因素,缺乏培养和造就监理人才的环境。同时,也造成了监理人才的不断流失。
(5)很多年轻的监理人员对电脑作用的过分依赖,而不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积累。往往满足于应付日常事务,对技术业务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本职工作中难有出色的表现。
(6)监理资格考试这种形式,对监理人员学习和提高专业知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鞭策作用。但是,很多通过监理资格考试的监理人员,还需要将专业知识继续充实完善系统化、提高实际操作熟练度。
(7)有些所谓的“监理人才”,有了满意的监理岗位或工资待遇后,不再继续努力钻研技术业务。其中,不少人把注意力转移到获取个人利益方面。
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是为业主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所依托的是人才资源。监理执业能力不能与建筑业发展同步,难以实现应有的社会价值。其结果,便是催化了某些工程建设领域监理企业改制与转型的进程。但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方面的改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监理职能的积极作用。其中有一项重要措施,即有些工程项目由政府或业主(项目法人)对执业个人直接进行监管,实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因此,随着工程监理体制的深化改革,真正的监理人才不但会有用武之地,而且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