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15-04-17 06:34:51黄飞龙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花穗树势枇杷

黄飞龙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1144)

枇杷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黄飞龙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1144)

从园地选择、果园生草栽培、配方施肥、衰老果园改造、科学修剪、花果调控、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枇杷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枇杷;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枇杷是原产我国的一种兼具营养和保健功效的水果,其花果叶根均可入药,深受消费者青睐。莆田市现有枇杷种植面积2000 hm2,产量8万t,约占全国的1/5,多数为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不合理施肥以及滥用农药等原因导致了枇杷果品质量下降,商品率不高,造成市场销售不畅,成为制约枇杷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瓶颈。为提高果品的竞争优势,促进枇杷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笔者在莆田市枇杷园区开展了绿色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探索出一套枇杷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1 基地选择

莆田市枇杷适栽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21℃、日照时数1996 h、无霜期330~350 d、降雨量1400~1900 mm,常年多为东南风,气候宜人,温暖湿润,气温相对恒定,雨量充沛,土壤属南方热带红壤,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适宜发展枇杷生产。绿色枇杷栽培基地应选择海拔在300 m以下、坡度≤25°、园地及其周围特别是风口处无大气污染源、灌溉用水无污水排放源、土壤未受污染的山区及丘陵地带。

2 配方施肥

姚宝全等[1]通过对莆田枇杷园土壤与叶片的营养分析发现,枇杷园土壤普遍酸化,各种营养丰缺状况很不平衡,碱解氮、有效硼普遍较缺乏,有效磷较丰富;枇杷树体的氮、铁、硼和钼营养水平普遍比较适宜,磷、铜营养水平中等偏丰富,锌、锰营养丰富,甚至偏高,但钾、钙、镁大多表现为缺乏。而枇杷树体本身对钾、钙的需求量很大,枇杷叶片中的钾、钙含量远远高于磷含量,镁含量与磷相当。傅世宗等[2]也指出,莆田枇杷园交换性钙含量处于偏低水平。而配方肥的施用能够提高枇杷产量、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肥料按N∶P2O5∶K2O为1.1∶1.0∶1.8施用,其增产效果最为显著[3]。因此,对于成年结果树,根据枇杷的需肥特点和物候期安排,全年施肥2次,既达到增产的目的,又可节省农资、劳力。推荐采用省力化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2.1 采果肥

即基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入,以促进抽发强壮的结果母枝。以有机肥为主,混加少量的化肥,施肥量约占全年总施肥量的70%。株施鸡鸭粪等农家肥15.00 kg、钙镁磷肥0.50 kg、硫酸钾0.25 kg。

2.2 壮果肥

即追肥,根据枇杷不同品种的物候期不同,在11月至翌年2月施入,可供给果实膨大期所需要的养分。以化肥为主,施肥量约占全年总施肥量的30%。株施天人牌有机复合肥1.5 kg,在花期或幼果期,可适当加入0.2%~0.5%硼砂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

3 生草栽培

果园生草管理、适时清园、扩穴压青是减少病虫害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蓄养分、减少施肥而又能促进树体正常生长的有效手段[4]。通过套种豆科作物,结合深埋改土,实施春割、夏留、秋埋的生草栽培措施,形成枇杷园良性草种群落,既可防止果园的水土流失、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提供害虫天敌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孔隙度、显著降低土壤容重。

4 适时排水与灌水

枇杷比较耐旱,最怕积水。排水不良时易致主干腐烂,树势衰弱,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死亡。山地果园基本上排水都较通畅,而平地果园要在行间开深沟,梅雨季节注意疏通渠道、及时排水。在果实成熟期如遇连续干旱,则不利于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应及时灌水抗旱。

5 树体管理

5.1 对部分衰老树进行复壮更新

5.1.1 降低水位、防止积水 平地枇杷园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过高,排水不良,以至积水烂根,影响树势与产量。改造的根本措施是开深沟(沟深40 cm以上),以降低地下水位。

5.1.2 疏伐过密过弱树 对树势过于衰弱、产量过低的树,如树龄在20年以上,根系极度衰老的,应及时挖除。特别对栽植密度过高、树冠严重郁闭的低产园,可在确定保留树后,逐年有计划地疏除弱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枝展扩大,增加结果数量,提高产量。

5.1.3 短截回缩复壮更新 对部分疏于管理、过分挂果、肥料施用严重不足而引起的衰老树进行重度回缩短截,以促发新的枝组,形成新的结果母枝。具体方法是对高度超过3.0 m的树体进行短截主干,控制主干高度在3.0 m以内。在采果后7 d对实施回缩修剪分枝的枝干进行短截,即对2.0~2.5 cm粗的枝条,在距分枝处25~30 cm处进行短截回缩,保留副主枝及侧枝。短截后应用塑料薄膜包扎截面口,以防止水分过分流失而引起枝干枯死,待抽发的新梢叶片转绿后方可除去薄膜。短截后应及时进行抹芽定梢,以扩大树冠为主,每个枝干上根据不同的方向留芽3~4个。以后根据树势,以培养粗壮的结果母株为主,每个枝干上根据不同的方向留芽1~2个,以利于形成自然圆头形的树冠,为丰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5.1.4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改造后的枇杷园应及时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更新根系。自树冠内向外逐渐加深,深翻15~20 cm,然后株施有机肥40~70 kg。在其开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根外追肥,如用0.3%~0.5%尿素、0.2%~0.5%磷酸二氢钾、0.1%硼砂、 2%~3%过磷酸钙浸出液混合或交替施用,能促进树体光合作用,恢复树势,提高果树品质。

5.1.5 合理调节花果数量 适当多疏剪花穗,减少结果量,使树体迅速恢复。试验表明,以60%的花穗疏剪量为最宜,对次年的产量影响不大,可迅速恢复树势,又可提高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

5.2 培育矮化紧凑株型

整形修剪是调节枇杷树营养,平衡生长与发育,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目的的关键措施。采用自然圆头形是目前成年树整形最适宜的树形,其具有枝组分布合理、光照均匀、产量高等优点。具体修剪方法:内膛抹除过多夏秋梢侧芽,外围采用1枝主枝配置1枝健壮副梢的方法扩冠,适当剪除徒长枝、交叉枝,集中养分培育粗壮新梢成为健壮结果母枝,秋季结果枝数每株可达60~80条,树冠高度控制在3.0 m以内;结果树果实采收后剪除细弱枝、病虫枝、徒长枝、交叉枝等,初发芽时,每隔30~40 cm留1个壮芽,其余除去,一般分2~3次进行。随着结果树龄的增长,秋季回缩外移的多年生枝条或枝组,促发形成健壮枝梢,修剪时应“因树制宜”,防止因重修剪,导致养分过量流失,每年回缩15%~20%,以逐年轮换回缩修剪的方法更新枝组,确保内膛不空,外围不旺,树冠枝条分布合理,防止密度过大影响通风透光、加重病虫害发生。结果枝条间隔为左右45 cm、上下60~70 cm。树冠枝条稀密合理,以地面光照显玻璃影,光照率达40%~50%为宜。在树冠整形修剪中,重点培育来年轮换结果母枝,以当年修剪留下总枝条的40%作为第2年结果母枝,再培育20%当年结果枝条为第2年的结果母枝,周而复始地保证和控制当年结果母枝占总枝条的60%,实施这种修剪技术后,能培育枝条紧凑、内膛丰满、立体结果的高产稳产树冠,可使梢期整齐、花期集中,并能增加果园的通风透光,形成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小气候,对防控病虫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实现绿色无农药及高产优质稳产栽培奠定了基础。

5.3 疏花疏果

搞好花果管理工作是保持树势、防止大小年结果、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疏花穗时应在花穗支轴已成形但尚未开花时从花穗基部疏除,留穗量占全树总花穗数的50%左右,疏去早花的花穗和晚花的花穗,尽量留下中间花期的花穗,使果实成熟期比较一致,有利采摘时省工省力。对留下的花穗要进行适当的疏蕾,先摘除顶部支轴,再摘去底部1~3个支轴,留下中部3~4个健壮向外的支轴,并将留下的支轴顶部摘除1/3,疏蕾后1个花穗上仍有不少果实,盛花期后尽早进行疏果定果,枝梢粗壮、叶片多的留3~4个果。改常规蚕豆大疏果为花生米大疏果,疏果时疏去弱小果、病虫果、畸形果,留下生长较一致的果实。可以有效平衡枇杷不同年份的营养供给,防止大小年现象,提高果实品质,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6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可以阻隔果面与外界的接触,防止裂果、锈斑、枝叶磨斑的发生,明显减轻了风、雨、霜、灰尘的直接刺激,使果面绒毛完整、美观,还可防止鸟害,以及对蛀果害虫如枇杷燕灰蝶、食心虫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各种枇杷果实病害如日烧病、皱果病、紫斑病和炭疽病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应改变传统果实横径在2 cm以上时才套袋的习惯,提早到1 cm左右时套袋,采用全封闭套袋,套袋材料使用牛皮纸袋,大小为23 cm×30 cm。套袋前先用聚乙烯发泡网套住小果粒。套袋时先撑开袋口,使袋体膨起呈筒状,把靠近果穗的2~3片叶一并套进纸袋,扎紧袋口,可有效减少因冻害和燕灰蝶为害造成的损失。

7 病虫害防治

防控原则:加强病虫测报,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注意保护天敌,积极采用生物、农业、物理防治措施。冬季清园,全园彻底清除恶性杂草如芦苇、白茅、芒其骨等,及时剪除病虫枯枝并集中烧毁。实施生草轮换栽培法,可增加捕食螨、草蛉、螵虫、肉食性寄生蜂类、蜘蛛、螳螂、蚰蜒等天敌的数量,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4]。扩穴压青,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时施肥,科学修剪,适时灌水,以培养强壮的树体,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每2 hm2安装1盏太阳能自动金黄色荧光灯,捕杀趋光性害虫。每667 m2可挂甲基丁香酚诱笼5只、糖醋液药罐1瓶(糖∶醋∶水∶酒为3∶4∶2∶1),诱杀趋味性害虫。将含有黏着剂、农药的黄色塑料板悬挂在果园内捕杀害虫。

7.1 枇杷枝干腐烂病

一般在每年2月上旬发生,发现病株应彻底刮除主干、主枝的病部后用波尔多浆涂干。增施有机肥,促进树体生长健壮和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平地果园应降低地下水位,雨季及时排水。发现病死株应及时挖除并集中烧毁。

7.2 枇杷叶斑病

一般在5月中旬发生,发现病株可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施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和合理修剪、增强树势,剪除过密枝、重叠枝、徒长枝,控制株间不封行,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冬季清园,刷白树干,可清除多种越冬病菌,减少冬、春季初侵染源。

7.3 枇杷叶尖焦枯病

一般在7、8月份发生,发现病株应立即剪除病梢,促进新枝梢生长。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促进树体生长健壮,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能力,降低果园温度。

7.4 枇杷黄毛虫、舟形毛虫

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发生,可用10%高效灭百可5000倍液喷施防治。在初龄幼虫群集新梢叶面时,进行人工捕杀。安装太阳能自动金黄色荧光灯,捕杀成虫。

7.5 桑天牛

每年在秋分时节及清明节前后发生,经常检查树干分叉产卵处,用利刀刮卵及皮下幼虫,钩杀蛀入木质部幼虫,并捕杀成虫。冬季清园,树干刷白。

7.6 枇杷灰蝶

果园内悬挂昆虫性引诱剂,捕杀成虫; 全封闭套袋防虫,在果实横径1 cm左右时及时套袋。

8 及时采收

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采收时要轻采轻放,果梗留10~20 mm,容器内应垫有软质材料,避免机械损伤。 采后果实放置阴凉处,挑出伤果、裂果、病虫果、畸形果和不合规格果实,然后按果实大小分级包装。

[1]姚宝全,黄梅卿,郑福粦,等.福建莆田枇杷营养状况的调查与评价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33-35.

[2]傅世宗,庄绍东.莆田枇杷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J].中国农技推广,2004(6):42-43.

[3]刘国强,郑国栋,彭建平,等.配方施肥对枇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5):190-193.

[4]黄飞龙,彭建平,刘国强,等.橘柚绿色生态栽培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13,2:37-39.

(责任编辑:林玲娜)

Green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oquat

HUANG Fei-long

(Putian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FujianProvince351144)

This paper summarized green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oquat from some aspects including orchard selection, grass-covering cultivation, formula fertil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aging orchard, scientific pruning, regulation of flowering and fruiting periods, fruit bagging,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and harvest.

Loquat; green foo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5-10-21

黄飞龙,男,1968年生,农艺师。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S0013)。

10.13651/j.cnki.fjnykj.2015.12.007

猜你喜欢
花穗树势枇杷
阴雨寡照天气枇杷花穗腐烂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
枇杷
儿童时代(2022年1期)2022-04-19 12:42:16
枇杷
不同负载量及花穗整形斱式对‘户太八号’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2020年2期)2020-07-25 02:14:28
疏剪花穗对石硖龙眼开花座果的影响
农业与技术(2019年2期)2019-01-06 13:48:00
枇杷
夏月枇杷黄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3
柑橘促花技术
湖南农业(2017年8期)2017-02-25 08:20:23
榆叶梅修剪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