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

2015-04-17 02:49李志敏王衍宇
关键词:文创营造案例

李志敏 王衍宇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福建福州 350015)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是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宏观社会的缩影,需要满足人们生存生活、协同合作、意识交流等多种需求。社区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物质文明的建设过程,也是生活习俗、文化遗产等精神文明的积淀过程。历经20 余年的发展,我国大陆地区的“社区建设”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来看,社区建设所运用的资源日益丰富,尤其是基于文化资源对社区的营造,运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独具性、难转移性,着力培养社区的文化创意,打造覆盖文化创意经济、文化创意社会和文化创意环境的新型社区,日益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从外延来看,社区营造的研究对象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但并不是每个乡村社区都能千篇一律地走向工业化和城镇化,透过社区自主性的参与、经营、管理,将更能发掘出不同的社区特色。

就目前我国大陆社区营造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以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力式”规划为主,注重对物质空间实体的保护,忽略对人和文化的保护,最终造成村落空心化、旅游商业化、本土文化遗失等规划失效的现象。[1]而在台湾地区,自“社区营造”概念从日本引进以后,台湾“文建会”提出了“社区总体营造”的政策,发展出一套贴近社区需求、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启发社区创意的政策推动方式,将台湾的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相互结合,整合各地民众自发性力量,调动居民对社区对家园的共识性,发起了社区营造的运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大陆而言,台湾在通过生活文创对社区营造的实践经验方面具有可参考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整合多个台湾目前文创社区营造的相关成果,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尝试得出更为基础和一般的过程与规律,为我国大陆地区社区营造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经验,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文献回顾

欧美社会在快速都市化的同时,出现了环境危机等问题,并在1960年代爆发了大规模的都市暴动,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科学规划”的负面影响,而此时社区居民面对危机的自救意识和凝聚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台湾于1968年响应联合国的“社区发展”运动,由“文建会”颁布了“社区发展工作纲要”,但此时的“社区发展”是由政府主导,而非居民自主。[2]与此同时,日本在都市规划的过程中发展出新的趋势,称为Machi-ZUKURI(まちづくり),译为“造町”或“社区营造”[3],台湾“文建会”通过日本宫崎清教授在台湾关于传统手工艺振兴地区发展生计的讲学启迪,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于1994年正式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概念,引导台湾社会重新思考空间、文化、产业、草根民主整合等课题。

1.生活文创与社区营造的融合研究

台湾“文建会”在思考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其中,并将“文化”定义在更加广义的层次,形成了“文化即生活”的“生活文创产业”,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食艺游憩、自然乐活、心灵空间、茶禅一味、原乡风情、人文风尚、传艺体验等。[4]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社区总体营造”的重要内涵。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政府、市民对文化创意认同度的不断提升,文化创意呈现多元化、多方向的发展趋势,逐渐渗透融入到社区生活。在社区文创产品开发方面:伍立人通过木屐文创产品如木屐咖啡屋、木屐餐厅、木屐玩具等来凝聚社区价值观,打造社区文化特色[5];林荣泰等整合数字化、文化创意与社区营造,对北投温泉的文化人物进行故事化,使其变为文化创意产品。[6]在带动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王清华选取了七个产业较有特色、创意的社区,研究了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来重建社区产业的模式[7];陈思琦希望通过研究地方产业文化的内涵来将社区变为生活与经济的共同体[8];林束敏分析了原住民地区休闲农业结合文创资源的可行性及策略[9];廖哲强阐述了客家社区营造之初只注重“社区美化”到后期通过“客家文化”重构和再现文化空间的冲突与困境。[10]可见,将生活文创融入社区营造的过程,成为台湾社造运动的一大特色。

2.两岸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典型案例研究

台湾地区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的研究以个案为主,通过对台湾社区中“人、文、地、产、景”的充分挖掘形成了不同的主题研究。在生态文创社区研究方面,曾汉洲以牧场社区与仑顶里社区为例,研究了社区迈向生态化发展所必须的规划手段与环境条件[11];郑天明等以桃米生态村为例,以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桃米的生态意象、生态产品和生态创意进行研究。[12]在产业文创社区研究方面,李孟君以埔里酒厂、信义乡农会酒庄、车埕酒庄三个酒庄为例,研究了“观光酒厂”与当地社区营造的结合问题[13];郑幸真以新竹县宝山乡为例研究了在地产业对社区营造的提升作用。[14]在工艺美术文创社区研究方面,洪仪真以台南土沟社区为例,研究了多元文化下的社群艺术及治理模式。[15]在古迹文创社区研究方面,魏淑真通过桃园大溪老街社区的改造,探讨了其文化资产的运用与发展。在传说文创社区研究方面:林洋劭以溪头妖怪村为例,从溪头过往的景点观光到妖怪村创意的观光,探讨了溪头社区的生命力元素。[16]

我国大陆地区借鉴国外及台湾地区的文创社区营造经验,也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张智强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以厦门集美城内村为例,充分运用其城隍文化,提出了社区营造这种以社区为中心,以居民生活为主体,结合人文情感,自下而上的社区建设思路。[17]施玮等以福建邵武和平古镇为例,通过创意社区的手段对中国古城的开发与保护模式进行探索,构建闽北民俗文化创意城模式。[18]吕怡琦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探讨了历史街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驱动力。[19]

3.文献简要评述

从研究内容来看,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开展情况和研究成果有一项共同的特征是:地方文化的再生和应用,涉及传统老街的保存,少数民族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传统工艺产业文化及文艺等的传承,重视日常生活与地方文化的结合与发展。大陆地区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社区营造的时间相对较晚,对于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的发展轨迹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从研究方法来看,台湾社区营造多以实地调研和实际访谈为主,以某一社区为例进行深入的探讨。少数研究也从选择多个案例入手,如吴明儒、刘宏钰以台湾三个社区为例探讨了社区经济与社区发展的关系。[20]大陆地区多以经验借鉴为主,对日本、台湾的成熟社区进行分析来为大陆的社区营造提供可参考的意见,而基于多案例的综合分析较为少见。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以台湾典型生活文创型社区为研究对象,增加案例的同时可以达到信度和效度的提高,得出更为一般和可参考的经验及启示。

三、多案例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的选择

案例研究专家罗伯特·K·殷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众多方法之一。他把案例研究界定为一种研究战略,发展了案例研究设计,并描述了为多案例分析所必需的复制逻辑。[21]另一位案例专家凯瑟琳·艾森哈特也认为,多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的复制来支持结论,提高了案例研究的效度。[2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台湾生活文创型社区的营造过程,从社区营造产生到执行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前后相关的必然联系,而这些联系如何相互作用需要对案例进行详细剖析,进而得出结论,这样的研究适合以案例研究为其方法论。因此,本文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寻找案例之间的共同点,通过多案例研究的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来验证其可信度。多案例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可行的方法论,本文将遵循以下的研究逻辑展开:

(1)提出研究问题,案例研究善于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四个主要问题是:为什么产生社区营造?台湾文创社区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在营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2)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多案例研究的抽样理论,选择典型案例进行研究。(3)选取收集资料的方法,形成证据链,资料收集应该至少保证三个不同的来源,以此来提高案例的效度。当收集的资料不能对所研究问题有所说明时,应该根据问题重新选取案例资料。(4)在对资料进行分析时,先对逐个案例进行单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所有案例的共性内容。本文选取时序分析这一方法展开对案例的研究,顺着事情发展顺序展开研究,可以很好地展现其关联性。(5)进行案例的总结。在研究过程中,还会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可以支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多案例研究设计图

2.案例的选择和资料收集方法

(1)样本选择

台湾的社区营造已经有20年的发展过程,最新统计(2014年9月)显示,在台湾文化部门社区通注册的社区共有6014 个[23],各社区都有不同的生活文化主题,类型非常丰富。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邀请相关社区人员分享社造经验等,确定所选案例为台湾社区营造中相对成熟、知名度较高且具有在地特色的生活文创类社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创社区(南投县桃米里社区)、传统工艺文创社区(宜兰县白米社区)、艺术文创社区(台南市土沟社区)、古迹文创社区(桃园市大溪老街)和产业文创社区(泰山乡美宁工坊)等,见表1。以不同生活主题为切入点的社区营造,案例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点,通过对这典型社区营造案例展开比较研究,遵循多案例研究的逐项复制和差异复制原则,得出社区营造的一般性归纳。

表1 样本社区基本情况

(2)资料收集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强调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使用多种证据来源,即材料的收集应该来自于不同的渠道,主要包括:文件、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使用多种来源采集资料具有合理性,有利于研究者全方位地考察问题,单一资料的收集方法可能因为资料收集者的个人主观性偏好、知识结构限制等因素而造成资料效度的降低。把案例研究建立在几个不同又相互确证的证据来源上,研究结果会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本次案例分析中,研究团队的成员采取了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文件、直接观察、访谈,构成了证据三角形,如图2所示。

图2 资料收集证据三角形

3.多案例的分析

社区营造并非只是针对社区中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而是指社区中所有的资源。根据日本社区营造的经验,日本千叶大学社区宫崎清教授主张将社区营造的议题分为人、文、地、产、景五大类。而社区营造是一个时序很强的过程,很多学者就社区营造的阶段进行了探讨,如陈亮全将社造阶段分为酝酿期、宣导期、扩展期、构建期、调整期[24];王本壮将台湾整体社造运动分为点的示范阶段、线的联结阶段和面的扩散阶段。[25]在调研和考察过程中发现,在营造过程中,社区除走向成熟与永续发展以外,部分社区也存在营造失败走向衰亡的现象。以此为思路,本文将社区营造的阶段分为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社区营造的目标是走向永续发展,但在营造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因营造失败而走向消失,如图3所示。

图3 社区营造的阶段

(1)起步阶段营造分析

通过思考社区营造的原因、可以利用和挖掘的资源、营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来思考营造的路径问题。我们通过对五个样本案例的考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1)在社区营造初期,都有相应的触发事件。如桃米里是9.21 地震后变危机为转机,从最初重建家园的简单目的,发展出社造的成果;白米社区与台湾水泥厂比邻而居,造成了环境污染,因而引发了社区居民改善生活环境的思考;土沟社区因为人口外流而发起“拯救最后一头水牛”行动,唤起大家对土沟共同的记忆;大溪老街由于都市发展计划,面临拆除改建的可能,加之居民本身对大溪独有的老街文化资源不重视,导致老街一度没落,进而从美化生活空间入手进行改造;新北泰山乡美宁工坊曾经因是芭比娃娃的故乡而文明,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产业优势不再而一度没落,为了振兴当地产业发起社造运动。2)在资源利用方面,由于社造运动处于起步阶段,社造最后的走向并不明朗,从整体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并不现实,因此社区营造大多从局部入手,挖掘社区特有资源,如桃米里在集集特有生物中心的帮助下,挖掘出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从而定位为生态社区;白米社区有传统的木屐产业文化,以木屐文化为营造资源来改变环境污染的现实;土沟社区和一般的农村相比,并无特别明显的产业或文化,但是却积极创造出“水牛”的文化符号,深化了记忆的认同;大溪老街拥有老街和街屋历史文化遗产,独有的历史遗迹成为了社造最重要的资源;泰山乡曾是有名的代工厂聚集地,电子、工业设计和芭比娃娃代工厂都聚集于此,社造初期泰山乡选取了和生活结合度高的“芭比娃娃”产业为社造的独特资源。3)营造过程是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丰富营造的内容。社造的初期大多是以非政府组织(NGO)或者居民中的少数人怀着对社区的情感进行思考,普遍存在居民参与度低的现象。社区营造组织者在营造初期都以培养居民的认同感为主要的目标和唤醒大家参与意识为主要途径。由于参与的各方在合作开始还处于磨合期,存在沟通不畅等现象,构建一个合理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至关重要。见表2。

表2 起步阶段营造过程分析

(2)成长阶段营造分析

成长阶段是社区营造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由于经过了前期的探索和思考,社区对于自身的定位和需求都逐渐明确。在此阶段:1)前期发现的问题成为了推动社区继续发展的动因。如桃米里确定为生态社区之后开始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来开发旅游观光产业;白米社区开始建设初期只是简单的为了改善环境,但当社区营造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开始塑造观光意向;台南艺术大学学生和老师的加入,为土沟社区带来了大众艺术的发展特色;大溪老街的特色建筑在引起大家重视之后,开始对老街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从而有了打造商街的想法;泰山乡美宁工坊由于资金赞助减少,引发了对娃娃产业的多元化开发思考。2)在资源利用方面,除了前期重点打造的资源外,各部门和社区居民开始从日常生活出发挖掘社区其他方面的宝贵资源。如桃米里将青蛙开发出不同的产品,并利用“生态”打造产业化发展;白米社区对传统的木屐文化进行开发,通过结合彩绘、衍生产品开发等周边产业打造了木屐产业链;土沟以“艺术”为主题,在社区内开始积极造景;大溪老街除了将历史遗迹文化作为开发重点外,也开始培养当地的特色产业木艺家具和传统豆干;泰山乡美宁工坊在注重娃娃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对硬体空间进行改造。3)成长阶段经过前期发展以后,思考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在这个阶段社区基本都会遇到经费和利益分配、特色产业持续推动等问题,此阶段参与人员和部门最多,居民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对于问题的解决大多数采取共同参与思考的模式。见表3。

表3 成长阶段营造过程分析

(3)成熟阶段营造分析

成熟阶段是社区稳定发展的阶段,社区逐渐找到了营造的平衡点,在此阶段:1)社区大多制定了永续经营的目标,作为社区营造的最终动力。此阶段社区营造的主导者发生了质的变化,多数以社区居民为主。如桃米里在营造后期各方投资减少,不得不思考社区自主运营的出路;白米社区的知名度和游客数量都有所提高,此时要想回馈社区居民必须整合资源进行永续发展的发展路径挖掘;土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开始思考多样性艺术来营造农村的路径;大溪老街也将营造的主体回归居民,让居民以主人公的身份思考社区未来的发展;美宁工坊也因为经费减少面临运营亏损的问题。2)在资源利用方面,从前两个阶段的以点为主,开始辐射到面,基本上社区的资源涵盖了“人、文、地、产、景”。3)以点为主的开发发展到后期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是社区资源没办法整合利用,造成了资源开发的浪费和不协调,致使很多社区走向了发展的瓶颈期。此阶段对于社区的存亡非常关键,资源整合成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会使社区走向解体。如美宁工坊因为经费和人力的问题无法平衡而解散,调查中还发现,大溪老街的传统木艺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社区特色的培养。见表4。

表4 成熟阶段营造过程分析

四、经验及启示

1.文创社区营造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五个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文创社区营造的一些共同特性和发展路径,如图4所示。

图4 文创社区营造路径

(1)在社区营造的初期,社区都是在经历了一些事件后引发了部分人对社区营造的考虑,进而这部分人开始对社区营造的想法进行构思,由于处于政府积极推进社区营造的背景中,容易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此时在政府和NGO 的主导下,社会力量开始集聚,共同为社区的营造献计献策,从而找到切入点。此时,政府引导、NGO 发力,但是居民还处于观望的状态。

(2)在社区营造的成长阶段,已经通过各方力量寻求到了人、文、地、产、景等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如何组织起来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很多社区不缺资源,但是缺少资源组织的独特思维和方式。上述社区在成长阶段都选择了重点改造的对象,在对这些对象改造成功后,居民看到了实质性的好处,此时在居民自发的参与下,营造工作可以顺利推进,如桃米就形成了居民自行开发的生态池,而土沟居民也自动认养植物和道路,对其进行维护。除了政府、NGO、居民外,学术组织和媒体也是此阶段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进而在各方宣传下,社区知名度得到提高,引来游客的观光,为社区的营造提供后续的资金来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3)当社区营造逐渐走向成熟后,各方资金和支援开始减少,此时社区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永续发展的目的。在前期组织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该阶段社区开始考虑资源的整合问题,如桃米在永续发展阶段建立起了新的管理组织,目的是从原来的分块管理提高到社区整体管理,避免资源的浪费。此时,居民成为了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通过前期的培训、教育、观摩,进而走向创新和传承,使社区的生活、产业和文化融为一体。

2.文创社区营造的对策设计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较之大陆时间更早,而同宗同根的文化可以为大陆地区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经验值得参考。

(1)要有一个符合社区实际的营造切入点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发起过程,政府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而并非主导的参与者,因此并没有强制性改造。在台湾社区营造的相关案例中曾提出:“每个社区都有一个身世,已经消失的并非不存在。”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社区的特点来选择切入点,不应该由政府制定改造的策略,因为往往策略的制定者并非社区真正的利益相关者,对社区的了解知之甚少,不具备实际的社区营造和勘察经验,对切入点的把握往往不到位。当然政府的引导力量不容忽视,合理的引导措施可以让每个社区都积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切入点,而强制性的改造措施创造的是千篇一律的文化和创意,达不到百花齐放的效果。

(2)要以培育一个“小而美”模式社区为营造目标

一个很小的主题,就能迸发出很大的创意,如桃米在发现生态这一资源以后,抓住生态的建设,让“青蛙成为了社区的老板”,进而围绕生态的主题,展开了生态产业、生态厨艺、生态雕塑等一系里主题相关的改造。土沟在没有可利用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水牛精神创造了“艺术馆”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艺术相关的主题改造。由此可见,社区的发展不一定追求大而全,而应该遵循小而美,即用一个很小的主题,集结各方力量,在不断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创意,进而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3)要有一个合理的社区文化资源整合方式

在台湾文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资源的利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社区本身的自然、产业、景观、文化到社会资源的运用,都走出了一条合理配置的道路。如政府起一个牵头搭线的作用,NGO在社区发展的初期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对于自然、产业、景观和文化的创意,很多都来自于不同组织、协会的交流和探讨。此外,资源整合的重点随着社区改造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最后让居民自己主导整个社区的建设,走向永续发展的道路。

五、结语

在大陆地区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整合五个台湾目前文创社区营造的相关成果,通过对每个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案例的比较研究方法,得出以“生活文创”型为主题的社区营造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发展的重点内容:起步阶段需要找准切入点,为社区的发展把握方向,成长阶段需要利用资源优势,辐射社区营造的其他方面,成熟阶段需要整合资源,平衡社区营造的各个方面。

本研究以多案例方法为主,但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有待改进。(1)台湾社区营造已经开展20年,积累了很多典型案例,但由于资料收集途径的限制,很多经典案例没有纳入研究体系,且台湾生活文创型主题除研究中所提及的五种之外,还有其他主题的社区未纳入到研究体系中。(2)所选案例现在是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的案例,在案例选取过程中也发现了失败案例,还有刚刚建设兴起的社区,这些还没有纳入到本文的研究体系,失败的案例同样具有可以参考的价值。未来研究可以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完善。

注释:

[1]黄璐:《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梅州客家古村落保护和更新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江秋君:《以历史变迁观点探讨社区营造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屏东科技大学,2008年。

[3]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王惠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台湾经济部:《创意生活产业发展计划》,台北:经济部工业局,2011年,第28-42页。

[5]伍立人:《从传统中寻找新生命的文化创意产业——以白米木屐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2002年。

[6]林荣泰、王铭显、洪德仁、孙铭贤、孙俊彦:《社区文化之创意产品设计模式—以北投温泉精品计划为例》,《艺术学报》(综合类)2006年总第 79 期,第 93-108页。

[7]王清华:《九二一震灾重建区以社区总体营造方式重建社区产业之探讨》,硕士学位论文,逢甲大学,2005年。

[8]陈思琦:《地方文化产业与社区营造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新竹教育大学,2008年。

[9]林束敏、潘立甲:《原住民地区休闲农业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之研究—以屏东县为例》,《慈惠通识学术专业期刊》2011年第 12 期。

[10]廖哲强:《诏安客家文化再构建—云林二仑来惠社区营造个案》,台北:2014年度客家委员会奖助客家学术研究计划成果报告,2014年。

[11]曾汉洲、陈冠位、欧阳宇、陈昭旭:《社区居民环境认知与社区情感对生态社区发展之影响—以台南县牧场小区与仑顶里小区为例》,《公共事务评论》2009年第1 期。

[12]郑天明、邱国盛、陈零、黄洛敏、陈彦佐:《桃米生态村发展历程之质性研究:兼论价值创新策略的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 9 期。

[13]李孟君:《用文化与创意来酿酒》,《第一届文化资产与创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光大学文化资产与创意学系,2010年。

[14]郑幸真:《客家聚落文化创意产业再造:新竹县宝山乡产业文化廊道建构研究》,《桃园创新学报》2013年总第33 期。

[15]洪仪真:《村即是美术馆,美术馆即是村:台南土沟农村美术馆的叙事分析》,《现代美术学报》2013年总第26 期。

[16]林洋劭:《社会变迁下的旅游地生命力—以溪头观光发展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新竹教育大学,2014年。

[17]张智强:《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农村社区更新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城内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13年。

[18]施玮、吴赢、李鹏云:《创意社区视阈下的古城镇开发与保护模式构建研究——以福建邵武和平古镇为例》,《小城镇建设》2014年第 6 期。

[19]吕怡琦.:《历史街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驱动力—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商业时代》2014年第24 期。

[20]吴明儒、刘宏钰:《社区经济与社区发展关系之初探—以台湾三个乡村小区经验为例》,《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广州:两岸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2011年,第447-468。

[21]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5页。

[22]李平等主编:《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3页。

[23]台湾文化部门:《政府施政绩效—社区营造》,http://www.moc.gov.tw/ business.do?method=list & id=5,2014.9/2015.2.

[24]陈亮全:《近年台湾社区总体营造之展开》,《住宅学报》2000年第1 期。

[25]王本壮:《社区总体营造的回顾与展望》,《政际关系研究通讯》2008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文创营造案例
陶溪川文创街区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