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成 福建省闽清县池园镇畜牧兽医站 350800
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黄道成福建省闽清县池园镇畜牧兽医站350800
2012年8月,某鸡场从省外引进的5 500羽罗曼商品代蛋鸡鸡苗,有一部分鸡只出现精神沉郁、呆立、少食、羽毛松乱、饮水增多、排黄白色稀粪,甚至有数羽侧卧不起。但大群精神状况良好,只有采食量略低。期间投放一些抗菌药物无效。经检查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流行特点为突然发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集中、并发症多。临床典型症状为腹泻、寒战、法氏囊和肾脏的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因此,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疫病。该病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省,并广泛流行,是目前危害我省养鸡业发展最重要疾病之一,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虽然经过广大兽医工作者三十多年的预防和控制,但至今仍屡屡发生。该病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病趋势,不仅免疫鸡群常发病、发病日龄两极化,而且该病的发生、症状及病理变化逐渐不典型化,给诊断和防治造成极大困难。笔者现将其中一例介绍如下。
2012年4月5日,某鸡场从省外引进罗曼商品代蛋鸡鸡苗5 500羽,之后一段时间内,雏鸡生长发育很正常,期间按常规经鸡新城疫疫苗三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二免、传支疫苗三免、鸡痘疫苗一免。但到8月下旬时,发现小部分鸡只精神沉郁,呆立,少食,羽毛松乱,饮水增多,排黄白色稀粪,甚至有数羽侧卧不起。但大群精神状况良好,只有采食量略低。期间投放一些抗菌药物无效。
病死鸡只膝关节及附近有点状出血;胸肌、腿肌少量出血;胸腺出血、萎缩;肝肾褪色、稍肿;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偶见充血或出血;多数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法氏囊轻微肿大或萎缩,囊外有胶冻样渗出物,囊内有黏液或干酪样物质、黏膜皱褶充血发红或有点状出血。
1)无菌取病鸡肝、脾等组织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见细菌。将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麦康凯培养基和S.S.琼脂上,置37℃培养24 h后观察,均未见细菌生长。
2)取有典型病变的法氏囊,用生理盐水冲洗,研碎加生理盐水制成1∶5悬液,反复冻融数次,以此悬液与IBD阳性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并设IBD标准抗原做对照,加样完毕置37℃恒温箱中,经48 h后观察。结果悬液、IBD标准抗原与阳性血清孔之间均出现清晰可见的白色沉淀线。
3)取上述悬液,经离心取上清液,加双抗处理后,接种10羽25日龄无IBD抗体的健康雏鸡,每羽口服0.5mL。接种后第2 d雏鸡开始出现精神不振,羽毛蓬乱,畏寒,食欲减退,排白色水样稀粪。第3 d出现死亡,剖检可见胸肌、腿肌条状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脏肿大,充满尿酸盐;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等。无菌采集法氏囊和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均呈阳性反应。
根据流行情况、临诊症状、解剖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1加强饲养管理,封锁隔离患鸡群对50多羽症状较重的患鸡注射抗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每羽鸡肌肉注射2 mL。痊愈后及时用法氏囊疫苗2倍量口服接种。全群饲料加倍添加复合维生素,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及诺氟沙星,连用5 d。鸡群很快恢复健康。
5.2全场强化消毒室内坚持用0.2%过氧乙酸和0.2%消特灵交替带鸡消毒,用具用福尔马林熏蒸;室外用2%烧碱定期喷洒。
1)经了解,该养鸡户已养鸡十多年,以往法氏囊免疫都采用滴口免疫,鸡群从未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病。此次由于农忙,二次法氏囊疫苗接种都采用饮水免疫。饮水免疫简便、省事,但如不严格按饮水免疫的要求操作,则易出现免疫失败。饮水免疫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饮完水,鸡个体间因饮水量的不同,易造成鸡群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同时饮水免疫还会受水质、饮水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使鸡群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造成鸡群后期IBD散发或非典型发病。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多采用滴口免疫,做到只只免疫而且免疫均匀。
2)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极为稳定,一旦鸡场被污染,将长期存毒,很难消除。现在各地的鸡群阳性率较高,经常发生亚临床型感染,因不易被人发现,其危害性更大。事实上,法氏囊病毒已破坏了鸡的免疫系统,增加了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使鸡群容易发病,引起生长发育受阻或死亡;同时鸡体也减弱对各种疫苗免疫的反应能力,不能产生应有的免疫力,导致免疫失败。在预防及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方面,目前许多鸡场仍仅重视采用疫苗接种方式。但过去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表明,仅仅通过开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接种的途经,根本无法杜绝此病,相反还出现更复杂的非典型病例,甚至还发现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存在。因此,今后也许采用加强营养管理、提高鸡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严格卫生消毒措施和疫苗科学接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才是防治该病的最佳途径。
B
1003-4331(2015)02-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