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长春市二道区中医院中医科,吉林长春 130031
中医护理是近年来受关注度较高的护理制度,但中医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这也决定了中医护理管理的操作难度更高,需要实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进行监督和完善,从而降低中医护理的相关问题发生率、使中医护理的效果提升。该研究根据该院近年来所收治的接受中医护理的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对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此次研究所涉及数据均来自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780例行中医护理对策的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其中管理组390例,男性254例,女性136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48.72±1.73)岁。对照组390例,男性221例,女性169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50.15±1.3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1 对照组 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管理对策,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日常护理、辅助护理、按时供药、护理监控、每日记录患者病情发展等。
1.2.2 管理组 为管理组中的患者提供优化管理对策,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护理监管。成立2~3人的监管小组,成员必须是有5年以上中医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其工作需深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之中。指出日常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以此为重点做重点完善。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指导和考核,包括护理人员的针灸手法、按摩手法等。定期对护理人员做中医临床知识普及,使患者了解中医用药方法、敷药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位医生服务。以月为单位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较差者做重点教学或更换职位。
②问题控制。以月为单位开展一次例会,对期间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做点分析,并尽快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并与日益及时实施。做好中医护理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对中医护理产生本质改观,从而接受并配合中医护理内容。建立问责制,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情况能够有迹可循,有人可追究。
③针对护理。对病情特殊者进行重点监控和护理,每日行按摩或针灸,由2~3人进行监控式护理,并做好相关的病情记录,以便优化管理。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理技能(20分)、护理态度(20分)、相应速度(20分)、问题解决情况(20分)、夜间巡房(10分)、自主评分(10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程度越好。
此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计算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9%,院内问题产生率60%,护理满意度评分(71.73±1.20)分。管理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7%,院内问题产生率20%,护理满意度评分(87.90±2.19)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统计表
根据目前中医护理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求在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前提下不断地深化护理管理的内涵建设和实际操作,同时也提出了中医护理管理的具体模式及改变的思路,结合实际地提高管理是目前中医院所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于中医护理各方面实现全面管理和质量提高已经是中医院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同时更需要正确运用管理的人本原理,注重人性化管理。在一切管理活动中,应围绕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行为,让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从此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9%,院内问题产生率60%,护理满意度评分(71.73±1.20)分。管理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7%,院内问题产生率20%,护理满意度评分(87.90±2.19)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良好、优化的中医护理管理制度对中医护理效果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更能够对治疗和患者满意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代医学理念下护理和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随着人们对中医越来越重视,中医护理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于临床。但中医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的中医护理知识和娴熟手法,而且中医护理效果不易显现和控制,这成为中医护理管理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真正反思了中医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找到一条适合中医护理管理的发展之路。
总而言之,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在于人员素质管理和护理质量监控,通过有针对性地对中医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有效降低护理期间相关问题的产生,更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应于临床做重点推广。
[1]熊艳飞.饮食干预结合药物对2型糖尿病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5(3):146-147.
[2]王洪阁.糖尿病科室的管理和对病人的饮食、运动、心理、药物指导[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3,11(2):265-266.
[3]何冬梅.饮食运动疗法在糖尿病康复中的重要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4(1):1151-1152.
[4]孙键.对3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的初探[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8(1):1143-1144.
[5]单丽囡,刘小虹.从痰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3,2(11):125-127.
[6]黄琛.肺原性心脏病的中医研究近况[J].河南中医,2013,23(3):323-324.
[7]朱进.关于中药治疗肺心病的几点感悟[J].江苏中医药,2013,11(2):231-232.
[8]陈宪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病机述要[J].辽宁中医杂志,2013,21(3):23-24.
[9]黄晓军,蔡智刚.益气滋阴、利水清痰法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7(23):64.
[10]殷丽,李明忠.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防治进展[J].光明中医,2013,21(11):256-267.
[11]刘汝青.被动吸烟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31(1):322-323.
[12]蔡玲玲,吴莎.婴幼儿喘息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染色方法比较[J].临床儿科杂志,2013,17(23):198-199.
[13]黄晓卫.自我管理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3(14):123-124.
[14]罗会玉,沈照波,汤昱.两种吸入方式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19(1):312-313.
[15]潘小安.支气管哮喘患儿父母心理状态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2,21(17)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