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乡的中国年味

2015-04-17 00:10
关键词:糯米饭糍粑压岁钱

不知不觉间,新的一年已经悄悄来临。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这些传承多年的民俗为我们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喜气和年味。你的家乡还有哪些新奇有趣的新春习俗?本期就让我们一同寻找家乡的中国年味——

山西:元宵塔火

“耍十七、闹十八、十九起来灰塌塌。”这首民谣说的就是我的家乡山西平定的春节习俗——元宵塔火。元宵节前几天,家家户户的大人们就开始张罗着垒砌这种别名“棒槌火”的塔形炉火。它以煤炭为燃料,用黄泥做塔身,塔顶有泥质或铁质的生肖造型。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各家各户都会点燃自己砌好的塔火。一家人围坐在塔火前,欣赏着从塔身的孔洞里射出的红彤彤的火焰,唠家常、烤花馍,热热闹闹,其乐无穷。

(山西省阳泉市新华小学 邵聿聪)

广东:抢炮头

“砰啪——”礼花射向夜空,绽放出绚丽的烟花。不过,聚集在周围的人群却无暇欣赏,一拥而上争抢着、捡拾着、分辨着地上的炮头。抢炮头是我的家乡——广东遂溪特有的新春习俗。这些点燃的烟花中有一个烟花筒带有特殊标识,它就是人们口中的“炮头”,预示着抢得者明年诸事顺利,平安如意。不但如此,抢到炮头的人还会得到事先准备好的奖品——一个红包、一只鸡、一只鹅和十六只鸭蛋。

(广东省广州市赤沙小学 黄也夫)

江西:打糍粑

腊月二十六,天刚蒙蒙亮,我便被外面外公、外婆“乒乒乓乓”的忙着准备打糍粑的声音惊醒了。早饭过后,打糍粑正式开始了。外婆把蒸好的糯米饭倒进粑槽,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抡起粑锤,使出浑身力气重重地打在糯米饭上。伴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乒乓”声,粒粒分明、晶莹剔透的糯米饭渐渐变成了细腻的糯米粑。我趁别人不注意,迅速抓了一团糍粑塞进嘴里,软糯筋道的糍粑带着淡淡的米香和甜味令人欲罢不能。我三口两口吃完,便又伸手抓去。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第六小学 李颖鑫)

内蒙古:迎喜神

大年初二,我特意起了个大早,穿戴整齐后跟着村里人一起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地直奔西山去迎喜神。迎喜神是我老家的一个新春习俗,每年正月里都要进行,具体日期要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确定。据说只要这一天到山上热热闹闹地放鞭炮庆祝,喜神就会悄悄溜进家中,赶走这一年的霉运,保佑全家平安幸福。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地来到山顶,村长领着几个叔叔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大家互相拜年道贺,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流露出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团结二小 梁晨烨)

江苏:爬门取红包

吃完团圆饭,我就兴奋地催着爷爷和爸爸赶紧把压岁钱放到门楣上。然1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将大门关上,瞧,门楣上那两个厚厚的压岁红包正在向我招手呢!老家的大门是由一根根横木拼成的,木条间的缝隙刚好为我爬门提供了便利。我踩着缝隙迅速地往上爬,越爬越高。爬到最后一根横木时,我已经气喘吁吁,腿怎么也抬不上去了,只好像青蛙一样挂在门板上一个劲儿地蹬腿。在旁边看着我“表演”的爸爸笑着走过来,托着我的小屁股轻轻地往上一推。借着这一推之力,我总算成功登顶,拿到了那两个装满压岁钱的红包。

(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小学 徐周宇)

结语:无论是奔波在返乡旅途中的游子,还是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选购年货的主妇,抑或是望着绽放的烟花欢笑的孩子……春节是我们心中共同的文化密码。这些家乡的新春习俗饱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刻在骨子里,流淌在每一代人的血脉中。它们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带着亲情的温度随我们四处奔走,无惧时光荏苒,无惧岁月变迁,始终飘洒、荡漾着浓浓的故乡情、中国味。

猜你喜欢
糯米饭糍粑压岁钱
五彩缤纷的糯米饭,可以吃吗?
小年夜里赤豆糯米饭在飘香
谁来保管压岁钱
压岁钱
糯米饭
跟踪导练(一)2
做糍粑
压岁钱驾到
二十八,打糍粑
压岁钱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