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能在阅读中领悟语言的美感,领悟作品的美好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在语文教学中应及时准确总结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1.阅读教学中没有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很多情况下,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分析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成了“陪读生”,这严重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弱化这种主体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偏离。
2.阅读目标不明确。
目标就是通过某种行为所要达到的预定要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使阅读的行为发生了,也只是匆匆而过,有口无心,仅仅是读过而已。至于读到了什么,则是“雁过无声”,“踏雪无痕”,这样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
3.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肤浅单一。
阅读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师以自己和教参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缺乏自身的感知与体验,缺乏与作品的对话,丧失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自主创造的能力,这样的阅读是缺乏深度的阅读。
二、抓好课堂教学,总结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1.抓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潜心读书。
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求知需要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教师要力求把对学生的教,变成对学生感受、质疑、钻研、讨论的活动的引导。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及阅历,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领悟,才能读到属于自己的感知。有了自身的感知,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日渐浓厚,阅读教学就有了良好的起点。
3.总结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做好阅读积累。
阅读本无法,但也有规律可循。如果要获取信息,了解大致情况,可以略读、范读;如果要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可以细读、精读。把各种阅读方法介绍给学生,启发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进行总结,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交流介绍,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尝试的热情。
三、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抓住课题质疑。
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看标题是什么结构,中心词是什么。
2.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
要求学生问本文是谁写的,写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3.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
告诉学生,文章哪些地方的词语和句子是关键词句。比如,描写事物的定语和动作的状语、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等。尤其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说明文中总结概括的句子、议论文过度的段落等,看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
总而言之,只有充分认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努力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阅读的积极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