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现存的寺庙道观不多,其中有很多的寺庙道观是建国后重建的,如:大悲寺、牛庄观音寺等,在这些寺庙道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海城关帝庙和三学寺,这两座寺庙也分别代表了道教和佛教的道场,这里的管理比较严格,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较高,所举办的庙会规模也比较宏大。
一、海城庙会的历史渊源
从现有的资料记载来看,海城庙会始于唐代,兴盛于清代。清康熙八年(1669年)建衙神庙,十三年(1674年)建城隍庙,二十一年(1682年)建关帝庙,四十五年(1706年)重修三义庙,每座庙宇皆有庙会且各有不同,庙会祭祀规模空前盛大。据重修三义庙石碑的碑文记载“兹地善事佛老及诸不经之神,结会演戏,奔走士妇而观之,自春阻无虚日,浪掷金钱不顾,相率以为乐。”从此可见当时海城庙会已经把祭祀、商贸活动、物资交流、文化娱乐融为一体。据海城民间艺人介绍:当时海城庙会名震东北三省,各地游客车如流水,人如潮海,各种戏曲、杂耍、民间艺术荟萃,当时艺人们光吃豆腐脑就用360斗黄豆,吃葱花都用铡刀铡。可见其会之盛。
当时每逢庙会之时,一连数日庙内香火不断,供品不断更新,曲艺演出五花八门,祭拜人流络绎不绝。此时的海城庙会已淡化商业氛围,而比较侧重于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统一。如:在戏曲演出中锣鼓仪仗均经专门训练,敲打套数,排列秩序亦有讲究,献演的戏剧有的聘请专业班社,有的是地方曲目义演。
海城的各个庙宇在清代后期发展为辽宁地区重要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不但规模较之以前更为宏大,而且参与的人不仅限于商贾和地方名人,更重要的是广大的普通民众广泛参与进来,使海城庙会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海城庙会的广泛传播和流传至今创造了条件。
民国初期,海城庙会继承了清代祭祀的传统仪式,规模也与以前相差无几,而且较清代更加注重文化娱乐方面,根据《海城高跷秧歌》记载:公元1900年至1930年是海城高跷极盛时期,曾有过跳正月、闹二月、唱三月、赶四月、离离拉拉到五月的顺口溜,另有迎神演会,祈祷求雨,盂兰盛会,拜山还愿等一年到头应接不暇,一时间成群结伙,搭班行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采取殖民化统治,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背景下,海城庙会作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依旧如期举办,但这时的庙会已人丁凋落,也不见昔日的繁华富庶。庙会的演出曲目也较为简单,主要通过文艺形式表现“忠”、“义”、“信”、“勇”,如:《桃园结义》《单刀会》《三英战吕布》等,表现民族大众团结对外、寻求解放的奋斗精神。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东北地区疯狂搜刮财富,抢夺年轻人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庙会被迫停办。
解放后,特别是1982年海城市文物保管所成立后,专注于民间文物与民间文化的保护。1987年开始复修海城关帝庙,建立庙会文化活动空间,之后开始筹备庙会,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逐步展开。
二、海城庙会的现状
由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文革时期的长时间停滞,海城庙会有近60年没有正式举办过,这也导致在这一段时间内,海城庙会的内容无法正常传承,到了80年代,由于对海城庙会有深刻了解的老艺人相继去世,对庙会程序了如指掌的人寥寥无几,1983-1996年间,海城市文物保管所对海城庙会的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发掘,并于1993年在海城关帝庙成功举办了关帝庙会,这对海城庙会的复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曾经参加过1993庙会的如:蔡志久,龙飞,包于和等十几位老同志成为对海城庙会有较深了解的传承人。
海城庙会具有佛道二教并存,相互竞争发展的特点。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活动于民间的各种社团、会所组织主动前往各地庙会集会助兴,如:海城高跷艺术团、海城锣鼓社团等等。因此在海城庙会期间常常上演大量的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如传统的二人转、高跷、扭秧歌等等。庙会期间,许多民间艺人也纷纷前来献艺,无论是街头还是巷角,总能看到团团围观的人群,中间的艺人各自舞弄着自己的“绝活”,如:民间杂技、捏泥人、皮影戏等等,可谓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
为了寺庙、道观的修建和争取信徒,招来群众,举办庙会的寺庙道观除了举行“行像”大礼之外,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接受信徒民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如关帝庙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民俗文化庙会,庙会的首要内容就是祭祀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关羽,不但要供奉瓜果等大量的珍馐供品,在祭祀时要请出家的道人举办道场。由五至七名身着红色艳丽道袍的道人在关帝庙院内正殿前的空地上净场、迎神、诵经、祈祷,同时道家的剑、铃各种法器都派上用场,场面上剑光飞舞,火光四射,铃声不断。虽然围观道场的群众人山人海,但却鸦雀无声。每年的道场都要进行两个小时左右。
海城庙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些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不远千里专程前来朝拜。期间的民间文艺大汇演,更是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民间的歌舞、杂技、以及体育活动,可谓民间艺术的摇篮。老百姓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很多离不开庙会,它已成为周围上百里地区民众主要的娱乐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再加上庙会上货物多、品种全,贵重的有金玉绸缎,廉价的有粗碗废铁,高雅的有字画图书,日用的有布帛菽粟、花鸟鱼虫,不但有风味小吃,还有风车、面人、窗花、空竹等手工艺品及土特产品。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可以说这些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带动了周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海城庙会属于传统的宗教祭仪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虽然人们喜爱庙会这种民俗文化,可是随着现代大众媒体网络和人民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城庙会这种民间文化活动在群众生活中的地位逐渐缩小,观众流失十分严重,尤其在青少年的心中更是可有可无,这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渐渐失去了它特有的“市场”,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危险。2007年,海城庙会被确定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综上所述,对庙会的保护就是对历史的保护,就是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海城庙会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集民间艺术展示、商贸旅游开发、宗教信仰祭祀为一体的群众文化活动空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简介:李久(1980.11-)女,辽宁海城人,本科,中级职称,工作单位:海城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