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喜欢自拍

2015-04-16 04:04晋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宜家折纸心理

晋争

自拍行为是当前普遍流行于年轻人中的一种“时尚”行为,它随着科技的进步应运而生,且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成为网络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拍(self-timer)在1984年首次出现时是指照相机的一种功能,即自行设定拍照时间。这个功能主要是给用户在单独使用相机,又想拍摄自己的影像时使用,因此,早期的自拍是指人们利用相机自拍功能将自己拍摄下来。当前年轻人中普遍流行的“自拍”行为已经成为了数码时代的一种“民间艺术”。一般而言,普通大众很少有机会让大家把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然而,人人都有被他人注意、肯定与欣赏的渴望,在网络的出现及数字相机普及的情况下,这种受人注目的渴望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同时,数码相片可以轻易修改,网络的匿名性又可以给人安全感,因此自拍在网络世界变成一种风潮。作为一种流行现象,“人为什么喜欢自拍”成为了心理学者们思考的问题。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人们的自拍行为?

一、自拍的相关研究

《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1]中首次对自拍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解读,报告认为,自拍的流行与心理因素是分不开的。随后有研究详细阐述了网络自拍与自我认证之间的关系[2];还有一些调查也试图为自拍行为寻找合适的心理解释,并得到了一定数量的报告[3]。2007年,国内学者柳燕[4]就自拍的传播心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了自拍行为具备的一些心理功能:首先,自拍图片具有吸引注意力、激发好奇心、消遣娱乐等心理功能;其次,自拍行为为自拍者提供了自我表露的平台,便于自拍者寻求自己的归属群体,满足了他们自主扮演转换角色的需求,同时,自拍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拍者的成就感,成就其虚荣的心理,自拍行为还弥补了自拍者的性欲望和窥视心理,为自拍者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渠道。研究还通过深入访谈探索了自拍的动机,认为人们在自拍时折射出社会交往动机、自我认知动机以及消遣娱乐动机。此外,还有研究基于失范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自拍的负面影响进行探讨[5]。

无论是先期对自拍心理功能的归纳,还是之后基于失范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析,抑或是基于文化传递的解释,概括起来讲,自拍行为的动机可分为自我的需要和渴望他人关注的需要。自我的需要包括自我认同、自我欣赏、自我实现等;渴望他人关注包括群体归属感、社会交往需要等。

然而,在自拍的行为层面,这些动机并不能完整解释其产生以至于流行的原因,也就是说,很多行为的产生都是可以用自我的需要和他人关注的需要来解释的[6],例如很多人喜欢拍照,并将拍摄的作品与他人分享,但这种拍照方式是他拍而不是自拍。对于心理学者来说,寻找该用何种心理机制去解释自拍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艾瑞里(Dan Ariely)提出的宜家效应,作为自拍行为中独特的心理机制,或许可以更好地解释自拍行为的产生和流行。

二、宜家效应的提出

心理学家丹·艾瑞里在他的著作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 中提到人们总是无可避免地对自己一手一脚创造的东西,包括子女,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因此会不自觉地高估它(他)的价值[7]。他进行了一项实验:一批受试者在研究人员引导下,学会用日式折纸折出纸鹤和纸青蛙。完成后,研究人员询问被试肯出价多少去买回他们亲手折的作品。这些受试者平均愿意付23美分去买回自己的折纸作品。但是,在另一批只观赏而没有亲自参与折纸的受试者眼中,这些小动物只值5美分,两组人的出价相差了近5倍。但他仍然无法从出价差别中确定估价差异的原因。是否仅仅因为创作者们大都喜欢折纸艺术,而非创作者对折纸艺术没有兴趣,或者是两组人对折纸艺术兴趣相同,但创作者仅仅因为自己亲手制作了这些折纸作品,而对其更加喜爱?换一种说法,创作组被试是喜欢所有的折纸作品,还是仅仅喜欢自己的作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艾瑞里请了两位折纸大师制作了一些精美的青蛙和纸鹤。然后,请另外一组非创作者对这些制作精美的艺术品客观地出价竞买。 这一次,他们的平均出价是27美分。这些非创作者对专业水平的折纸作品给出的价格与创作组被试对自己的业余水平作品的出价(23美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这一价格远远高于非创作者们对业余作品的出价(5美分)。这一结果表明,制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估价带有相当大的偏见。非创作者认为业余水平的作品毫无价值,但是对真正的专业艺术品却大加赞赏。与此相对,制作者们把自己的折纸作品看得与专业作品一样好。创作者与非创作者对折纸艺术的总体观点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创作者们对自己的作品更加偏爱。艾瑞里把这种行为称作“宜家效应”(IKEA Effect)。由于我们在自己创作的劳动过程中付出了时间和努力,比起纯粹买一件完成品回家,我们不自觉地注入更多感情[8]。即使每个人去购买同一件家具,在亲手完成组合后,外形看起来虽没有分别,但在我们劳动的过程中,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看法。它不再跟其他同样的家具同级,而是更独特,更漂亮。

实验告诉我们,如果制造某种物品投入了劳动,我们会因此对它产生依恋,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它估价过高。下一个问题是,对于这种因制作而产生的感情,并高估其价值的倾向,人们能否意识到呢?艾瑞里比较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拍卖结果,即“最高价拍卖”和“次高价拍卖”。如果使用“次高价拍卖规则”,被试只需要仔细考虑自己认为这个纸制作品值多少钱。与此对照,如果被试使用“最高价拍卖规则”,不仅要考虑其对作品的珍爱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别人会出什么价格。如果创作者意识到只有他们自己才会过高估计作品的价值,他们在“次高价拍卖”时出价更高,而在“最高价拍卖”时出价较低。与此不同,如果创作者并没有意识到只有他们自己高估了折纸作品的价值,并认为别人的观点和他们相同,那么他们在两种拍卖规则下出价应该是一样的。结果发现创作者们在单纯考虑自己对作品评价(次高价拍卖)时的出价,与同时考虑别人出价(最高价拍卖)时的出价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拍卖规则下创作者出价近乎相同,这表明人们对自己的作品价值高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意识不到这一倾向:我们认为别人也同样认同我们的作品。endprint

三、自拍行为基于宜家效应的心理机制

在自拍行为中,自己的身体是舞台和演员,自己同时也身兼导演和观众。自拍的过程即是创作的劳动过程,且这个过程不同于拍摄风景或者其他人物,虽然摄影者的摄影过程也可以被视为劳动的过程,但当被拍摄客体为自己时,这个过程比起普通的摄影(像)更加纯粹,它可以被看作完全的自我创作的劳动过程。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去中心化,从而实现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自我认同的过程本身又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在观赏过程中人会得到自我满足和强化。这是自我欣赏的需要。人类对自己身体的欣赏和关注从未停止过,现代化设备使人们的这种心理期待得以最便捷地实现。从宜家效应可以看出,由于自拍者完全的自我创造,作品价值被其放大,如此而得到的自我认同与人本来对自我认同的需要相重合,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被加深。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人们总是试图向别人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以获得赞美、接纳、认同。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也就是被他人认同的需要。自拍作品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流行,大量自拍作品被自拍者发布到互联网(当然不排除一些出于不良目的非自拍者本人上传的作品,这些作品多为不健康的)。随着消费社会、文化工业将越来越多的视觉形象、商品符号传递给大众,人们不仅开始关注自身,而且关注自己作为一种文化符码是否符合消费社会的符号规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受限于自己特定的身份,请别人评价自己并不适当,另外,现实生活中受到褒扬的往往是出众的人,一般人较难得到关注,这就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落与不安,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将这种渴望他人关注的需要投射到了网络上。宜家效应使自拍者认为他人会认同其创作出的作品,且他人认同的价值和自拍者本人认为的价值相当,而这个作品所展现的也正是他/她本人。如此得到的结果满足了人渴望被关注和确信会被关注的需要,但结果是否真的被关注,就像折纸作品最终是否被非创作者认同一样,已经不再重要。

四、总结

自拍不同于拍照,无论是用何种仪器对自己进行的任何录制都是一种保留(甚至包括声音),都可以看作是自拍行为。然而,本文关注的是自拍行为的心理机制,而不是自拍后将其与他人分享的心理机制,这是需要区分的。

自拍不仅仅是由自我欣赏和渴望他人关注的动机来驱动的,因为自我欣赏和渴望被关注是可通过许多行为去实现的;自拍也不能仅用特定人群的次文化的影响去解释[9]。除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宜家效应”使自我需要和渴望被关注都得到升华,并在自拍过程中使“被关注”自我实现,这是与其他行为的不同之处。虽然在自拍者记录性行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和普通自拍不同的心理机制,但宜家效应依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正是宜家效应,使得自拍这种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可避免地产生。

“网络自拍”作为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新鲜事物,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大量青睐,似乎,任何人都无法对自拍行为提出质疑,因为其并不损害社会和他人的自由和权利。然而,自拍记录下来的除了身体,还有一个敏感的领域,即性的纪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自拍者将自拍作品发布到网上,很容易对他人造成身心危害,尤其是未成年人,因此,注重引导人们在自拍之后的正确行为理念,尽快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体系,对于有效地防范自拍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 (2013QN41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 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R].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

[2]王玮,邱鹏. 网络自拍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06,4.

[3][4]柳燕. 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分析[D]. 中国传媒大学,2007.

[5]钱桐. 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2.

[6]Donald C, Langevoort. Ego, human behavior, and law[J]. Virginia Law Review, 1995, 3.

[7][8]Dan A.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M]. London: HarperCollins, 2010.

[9]台北县少年辅导委员会. 台北县少年爱情观、性态度与自拍行为之调查分析[R]. 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宜家折纸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2018宜家春季新品
折纸
Chinese Characters
折纸
宜家:为大众创造美好的生活
折纸
千纸鹤折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