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何以需要评论

2015-04-16 18:22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建筑文化

金磊

城市建筑何以需要评论

金磊

建筑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空间,也是人所创造的社会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中国科技史大家朱亚宗教授在1993年著《中国科技批评史》中指出:全部人类的文化史,归根结底只有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的两条基本线索,即文化创造史与文化批评史。他认为人类第一个深刻的科技评价专家是2 000年前的西方亚里士多德,而东方的科学主义先驱当属1 700年前就明确提出数学美与科学美概念及价值观的中国数学家与思想家刘徽。建筑作为科学艺术的结晶,评介且分析建筑,评论显得尤其必要及迫切。当代中国建筑评论的系统研究者,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在他的《建筑批评学》中指出:“20世纪是批评的时代,也是建筑批评的时代……当代批评的文化转向,都与建筑批评有许多类同。”此外,郑院士以他二十多年建筑评论的教学与实践,极为详尽地揭示了建筑批评史略,介绍了国内外应关注的建筑批评大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也提出:“当下我们面临着建筑评论的贫乏和缺失。这可能是对社会上学术评论、文艺评论、音乐评论、建筑评论的共同认识。即以建筑业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镇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建筑业的规模、产值、影响都在社会上有目共睹。虽然在建国六十周年时的重点图书《建筑中国六十年》的七卷本中专门列出了建筑评论一卷,但在建筑创作的现实中,建筑评论常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表现在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可以自由展开建筑评论的环境和氛围;主管部门的权力和业主开发商的强势主导了评论的话语权;物质利益的贫乏,使得评论队伍成为偶一为之的兼职;在评论方式上评奖多于评论,更多是应景式、急救式、快餐式的文字,颂扬、溢美的自诩或吹捧时有成见,酷评又偏于情绪化……”。严格说创作和评论应是建筑事业不可缺少的两翼,就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才能运转顺利自如,如果变成了独轮车,自然就会歪歪扭扭,举步维艰了。同时,建筑评论的繁荣与否,也是建筑创作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所以,展开建筑评论不仅是要去掉行业及社会的种种误解与偏见,更为的是要写下思考,留下记忆,在一个个博弈、逃避、漏洞、非真相中触摸到乡愁,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建筑评论与时代的关系是尤应关注的,对此有太多的业界认知。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成为追求现代化、审视现实及建筑师需要反思的时代,建筑设计的职业生态环境、跨文化对话等需求也营造了日趋成熟的建筑评论的氛围。笔者1999年7月任《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后即从改版中,加大了对建筑评论、社会人文的刊发比重;并于自2003年3~4月间创办了随《建筑创作》杂志奉送的“建筑师茶座”。在此之前,于2006年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合作推出《茶话·建筑》一书及2009年末出版“建筑创作20周年”精品系列,它们都算是紧密结合“建筑评论”的文集。建筑的话题使我们观察到了城市面貌上极丰富的一页,围绕城市化高速发展,围绕城市事件与人;围绕那些喧嚣的真相与是非,建筑界内外都需要思考、批评与预测,如何把它们装入城市建筑历史的谱系中,如何读懂建筑与社会,如何从建筑与文化中感受到力量等都是创办“建筑评论”学刊的意义。至少它应包含丰富的城市记忆与档案内容,有一系列丰富的建筑遗产随笔类文字。在建筑文化与评论的“百花园”中,如邹德侬教授2011年8月推出的《看日出——吴冠中老师66封信中的世界》一书,就是一部极有建筑与美学遗产价值的好书,其话题至少传达出一种学科交叉的广博内容;“建筑评论”就应为其崇尚自由、百花齐放的思考去评说,这是业内鲜有的建筑文化与美术结合的评论典范,同时,邹德侬教授本人关于中国当代建筑思想的评说也是需要建筑评论予以深度挖掘与传播的。重要的是要用足够的智慧去获取自由,真正体现让优秀的头脑与文字来洞见“建筑世界”。建筑与民主一直是业界关注的主题,面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及其新馆设计展开的新中国“北京十大建筑”的历程,人们也难免会联想到权力建筑的种种雄辩术,如从希特勒、墨索里尼到萨达姆,所有这些20世纪的独裁者中,都在用建筑铺垫着自己的权力之路。希特勒曾疯狂的指出“宏伟的建筑是消除德意志民族自卑感的一剂良药……”对此哲人尼采也说“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再如纪念建筑或称“事件建筑”也是日益受到关注的实用性设计与文化的命题,在这方面的重要文论也必将引起高度重视。

当下的时代何以需要建筑评论,当下的时代语境的斑斓且丰饶何以需要建筑批评审视的力量,这里有建筑理论与建筑师技能训练上的被误读,更有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领衔下“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的系统化成果剖析与论断,它所揭示的建筑设计现状是:城市建设乱象与价值观的混乱;城市建设文化的同质化与泛西方化;政府权力决策代替科学与法治;混沌的建筑学科地位与建筑师创作生态环境危机等,都对跨文化对话、展开经常性有深度的建筑评论寄予期望。风骨或风格是建筑评论应坚守的,没有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做导向,没有犀利且独到新颖的观点做基础,是难有真正的令业界信服的建筑评论平台及品质的。从此种意义上讲,建筑评论一定应成为整个中国建筑文化自信、自强、自尊塑造所需要的“工程”,它可能并不浩浩荡荡,或许还默默无闻,但它折射出的建筑人文精神及后劲却是永恒的。应说明的,不要太指望数量巨大的评论文章背后的一系列理论与文章,它恰恰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失去活力的表现,那将是一种悲哀。我们推崇的建筑评论语境是拥有多元文化的界面,其“后劲”来自于敢于不断洗涤某些作品身上的文化污垢;敢于正视太多的不确定性的“风尚”及“口号”之冲动;敢于担负起批评与评论之社会责任;敢于融通古今中外建筑文化的多样化胸怀并发现真正的可贵力量;敢于坚持建筑理论的风采与思想设计与传承的魅力,用启蒙之光去找寻学思历程……。据我所知,马国馨院士、郑时龄院士均认为:评论是一种理性的分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感觉到体悟的过程。需要身份独立化的专门建筑评论的职业队伍,根据专业程度划分为4类:专家、艺术家、公众和业主。其实专家和艺术家有相近之处,他们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背景,具有经过长期专门训练和培养的批评意识。或者说他们应是有社会正义感、有社会良知、富于人文关怀、为追求真理和探索事物规律而坚持自己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和成果与公众共享。这种学院式的评论,由于有自己的知识准备和术语探索,具有一定权威性。再如过程的“地域之见”有时也是有害的。对建筑文化而言,没有对乡土的热爱,没有使命感,恐怕是难以研究透彻的。但如果将乡土意识、乡土情感过多地掺入学术研究中,则是学术之大忌。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人类理性之准绳。因学术而情感,才能摒弃世俗,因情感而学术,则易先入为主,泯灭学术的客观标准。所以,要把控住地域文化之度。

如同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只追捧成功者一样,同样一个城市建筑的评论机构、学刊及其主题也不应人云亦云,这是因为建筑师的人文修养需要表述,建筑创作中的社会良知尤其是设计品质的“功与过”更需要认知。如原创设计随着全社会的人人创新之追求,变得越来越被建设方所推崇,但事实上真正的创新设计谈何容易,也是难以做到的。现实中建筑师往往忽略着对中小型项目精当的且“本分”的创作,尤其是放松了在诸多“为民设计”作品上的追求。建筑的原创力,是创造自我建造规则的能力,其结果的获得取决于建筑师的自我意识、取决于建筑师面对他人视野下的抉择。建筑设计与某些类型的设计不同,不能凡事必求创新,在业界内倡导原创能力已是一种高标准,已是一种重要的品质维度。因此,建筑评论在这方面确有“功与过”的评说空间,建筑评论在这方面的“贡献”将是对时代有价值的。

2012年10月《建筑评论》学刊创办,我在编后中对“建筑评论”的使命作了如下归纳:

1)评论是一种解惑,因为结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的,批评家必得通过证据一步步地将它提示出来。

2)评论的最高境界是对话,不管它讲出的是公认的真实或者是少数的真理。

3)评论的文风是内敛的,要杜绝思维的单一、文体的八股、语言的贫血,以及用偏激充斥着创新。

4)评论要同时兼顾以人和理为重,只有人、文的互动才可总结出不可回避的经验。

5)评论是以真理与善美为目的的文字,是一种既绝美,又深刻的过程。在评论与传播时有的关键词不容不重视:进一步省思,建筑评论应有的学术求索应坚持如下原则:其一,它从评论话语权与“事理”分析视野上搭建起以建筑批评为中心的跨领域、跨文化、跨学科平台;其二,它在坚持方针导向的基础上,确保评论主题既尊重潮流和方向,又对行业发展有指导性及前瞻性;其三,它不是平庸的建筑设计作品的“护身符”,更反对“任务评论”与“被动评论”等泡沫化,要坚持以作品为中心的评论原则;其四,建筑评论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不能只是体验、感悟和表象的评说,而要从文化发展的视野看其作品与理念是否能领悟现实、服务社会并传播公众等。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7.008

金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总编辑。

猜你喜欢
建筑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谁远谁近?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