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哲
(身份证号:130129198703011640)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分析
姜旭哲
(身份证号:130129198703011640)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质量的好坏,进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要点展开论述。
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要点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质量、成本和工期等,更决定着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笔者认为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几个关键点上进行探讨。
园林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发包人和承包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法律性文件,也是双方必须履行的技术经济性文件。在实践中应把施工合同视为项目管理的核心,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1.1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一定要做好合同的交底工作,集中组织所有人员认真学习工程施工项目合同,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树立全局观念,要求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按照合同办事,并且要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1.2健全和完善合同,做到有章可循
在工程项目中,公司除了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外,还可能与劳务分包商、材料供应商机械租赁商等签订相应的合同,在这一过程中,都应建立相应健全的台账,纳入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范围。
1.3建立保证体系,保证合同实施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协调好各方面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关系,使工程合同在程序化、规范化的条件下做到高效实施。在实践中:①每个项目都要设独立的合同管理人,并进行相应的培训与管理。②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例会制度,这样可以保证合同实施得到很好的协调和控制。
1.4做好合同跟踪,实施合同监督管理
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需要经常性地对所有合同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不断找出偏差,分析产生原因,制定有效措施调整合同实施。对于非企业原因所造成的工期延误或费用增加,一定要按合同规定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申请,从根本上维护公司的利益。
施工组织设计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施工组织设计涉及到项目施工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由于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必须对施工现场实行动态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
施工组织设计是在项目开工前,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等原始资料和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点要求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结合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实际出发制定保证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这只是项目实施前期的整体策划过程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进展和市场的影响,施工现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场管理人员要经常性地将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节点目标、质量标准、成本控制等与现场实际进行跟进和比对,当发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和方案优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维护施工组织设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调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期间的超前预测和动态管理。
随着项目法施工的运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也逐渐的提上了日程,对员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于新承建的工程项目由项目经理对其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和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实行合同目标管理,确保提高工程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的代理人,受企业法人的委托,指挥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决定项目内部分配方案和分配形式,处理有关的外部关系。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按照合同和有关规定都有一定时期的质量保证期,如绿化工程多为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各公司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这一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工程保修金,更关系到公司的声誉。我们应该多采取定期回访与不定期回访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遭遇恶劣天气时,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回访,并做好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尽早恢复原有景观。对于回访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制定措施,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质量提供依据。
为了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科技的进步,提高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推动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每年可以由省风景园林协会组织一次风景园林优良样板工程的评选活动。公司可以利用评优这个平台,鼓励各项目部在管理时要有争先创优的信心。一些成果的取得既是对项目部管理成果的最高肯定,也有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中占优势。
总之,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抓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园林工程过程中的失误,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1]郭亚卓.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09(31).
[2]莫裕辉.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2011(8).
TU986.3
A
1673-0038(2015)31-0208-01
20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