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晏武 程 旺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3)指导:陈仁寿
二至丸由女贞子、墨旱莲组成,原方名为“女真丹”[1]817,出自明·吴近山的《扶寿精方》。方中女贞子采集于冬至日为宜,墨旱莲于夏至日为佳,故其后明·王三才《医便》更方名为“二至丸”[1]450。陈仁寿老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近30年,学验俱丰,其常以二至丸加味治疗诸疾证属肝肾不足、内热亢盛者,疗效颇著。现将其运用二至丸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介绍如下。
卢某,男,25岁。2013年9月15日初诊。
患者下颏部皮疹暗红,面部油脂泛溢,自诉工作强度大,耳鸣健忘,形体偏瘦,偶有胁肋隐痛,纳可,偏食辛辣肥甘,鼻燥咽干,睡眠不佳,两目干涩,大便略硬,舌红、苔薄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粉刺病。辨证:阴虚火旺,湿热蕴结。西医诊断:寻常性痤疮。治法:滋阴清热,活血利湿。方选二至丸合滋肾丸加味,处方:
女贞子 10g,墨旱莲 10g,知母 10g,黄柏 10g,茯苓 10g,炒山楂 10g,生薏苡仁 15g,当归 10g,生地10g,熟地 10g,山萸肉 10g,肉桂 4g,赤芍 10g。 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2013年9月21日二诊:患者皮损减轻,未起新疹,油脂分泌减少,偶感疲乏,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原方去茯苓、炒山楂、赤芍,加丹皮、桑白皮、太子参各10g,继服14剂。嘱患者注意起居作息,少食辛辣刺激之品。
2013年10月5日三诊:患者面部皮疹基本消退。
按:本例患者面部痤疮轻重主要与生活作息有关,究其原因为现代人工作紧张,社会压力增加,易致情志内伤,加之饮食不节,使机体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同时产生雄激素,造成内分泌失调,刺激皮脂分泌增多,瘀积于皮脂腺开口处形成粉刺,故发丘疹。陈师认为该例患者痤疮发病根本原因为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致相火过旺,熏蒸于面。方中女贞子、墨旱莲平补肝肾,再以熟地、山萸肉加强滋阴之功,生地甘寒,与甘温之熟地相配,清补兼顾,使真水得充。滋肾丸由知母、黄柏、肉桂组成,原治膀胱湿热[2]。陈师用其知母、黄柏,苦寒坚阴;辛热之肉桂引寒达热;配合茯苓、炒山楂、生薏苡仁健脾利湿,除脂祛油;当归养血润肠;赤芍凉血散瘀;生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二诊湿热减轻,故去茯苓、炒山楂、赤芍,另加丹皮、桑白皮清肺凉血,活血而不留瘀,但时有疲乏,故加太子参养阴益气,同时嘱患者注意起居和饮食调护。三诊面部皮疹基本消退,达到临床治愈目标。纵观整个治疗过程,标本兼顾,药证合拍,终收良效。
蒋某某,女,27岁。2013年6月21日初诊。
患者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发稀疏、易脱落,头屑偏多,晨起咽中有堵塞感,咳痰色白质稀,夜寐多梦,月经量少色淡,时而耳鸣,头胀,面色萎黄,腰膝酸软,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脱发。辨证:肝肾不足,血虚脱发。西医诊断:脱发。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生发。方选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化裁,处方:
女贞子 10g,墨旱莲 10g,生地 10g,熟地 10g,续断 10g,当归 10g,鸡血藤 10g,怀山药 10g,清半夏10g,茯苓10g,桑叶10g,焦山楂10g。14剂。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2013年7月19日二诊:患者脱发现象改善,头屑减少,月经正常,纳差,治守原意,上方加谷、麦芽各15g,14剂,煎服法同前。
2013年8月2日三诊:纳谷正常,夜寐安,腰酸缓解,耳鸣、头胀未再发生,去熟地、续断、当归、茯苓,加泽泻10g、陈皮6g。继服21剂。
2013年8月23日四诊:毛发基本恢复之前浓密,守前方巩固7剂。
随访2个月,未有复发。
按: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七·毛发病诸候·须发秃落候》认为:“若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3]肝藏血,发为血之余,发的枯槁与荣润来自于血;肾藏精,其华在发,故发的生长与脱落根源在肾。陈师据其肝肾阴亏,化燥生风,燥盛于内,风搏于外的病机特点,采用滋阴养血、润燥生发的治法。以女贞子、墨旱莲、生地、熟地滋水涵木;怀山药益气健脾,兼补肺脾肾三脏;续断甘温补阳,反佐用之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茯苓、清半夏辛燥蠲湿化痰;当归、鸡血藤补血调经;桑叶轻清升散,生地养阴润燥,二药参合,清上滋下;焦山楂祛脂降浊。二诊血得充则精气得养,头发得濡,脱发改善,精神状况亦好转,月经正常,但纳差,故加可健脾开胃之谷、麦芽对症治疗。三诊肝肾亏虚之症已有好转,去熟地、续断、当归、茯苓等滋补之品,加泽泻、陈皮佐以化湿利浊。四诊时毛发已基本恢复之前浓密。诸药合用,补泻兼施,切中病机,故临床症状改善。
冯某某,女,38岁。2014年6月7日初诊。
半月前面部及上下肢出现水疱,瘙痒明显伴灼热疼痛,于某三甲医院诊为“湿疹”,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病情时发时止。刻下症见:精神尚可,腰膝酸软,月经推迟,伴有黑色血块,纳食尚可,口咽干燥,心烦,小便短少,大便不畅,二日一行,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湿疮。辨证:肝肾阴虚,风湿热郁结。西医诊断:湿疹。治法:滋补肝肾,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方选二至丸,佐以滋阴清热、祛风利湿之品,处方:
女贞子 10g,墨旱莲 10g,生地 10g,熟地 10g,山萸肉 10g,续断 10g,丹皮 10g,丹参 10g,玄参 10g,赤芍10g,防风10g,蛇蜕10g,蝉蜕10g,徐长卿10g,生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2014年6月14日二诊:无新出水疱,灼热感、瘙痒稍减轻,月经正常,口咽症状缓解,大便情况好转,舌脉同前,守方续服14剂。
2014年6月28日三诊:皮损渐消,大便通畅,偶有瘙痒,舌淡红苔少,去徐长卿、防风。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2014年7月12日四诊:皮损基本消失,嘱患者适量运动。随访1月未有复发。
按:湿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明·陈实功 《外科正宗·卷四·杂疮毒门·黄水疮第一百十七》[4]254云:“此证初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溃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走。”陈师认为从患者腰酸、月经及舌脉等症状综合考虑,认为其未有脾胃之损伤,乃是肝肾阴虚之征。方中女贞子、墨旱莲佐熟地、山萸肉补肝益肾;续断阳中求阴,并能强健筋骨;防风、徐长卿祛风胜湿,清热解毒,得蛇蜕、蝉蜕祛风之功大增;另配生地、玄参增水行舟;丹皮清透阴分伏火;伍用丹参、赤芍加强凉血活血之力;当归润肠通便;生甘草清热解毒兼调和诸药。二诊诸症好转,效不更方。三诊皮损继续消退,不需过度祛风除湿,故去徐长卿、防风。四诊皮损基本痊愈,适量运动可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
侍某,女,36岁。2014年4月4日初诊。
患者近2年来面部逐渐出现色素斑,颜色加深,呈蝶状分布于两颊,口服维生素C不效。形体偏胖,腰酸乏力,夜寐不安,偶有盗汗,五心烦热,纳谷一般,大便黏,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黧黑斑。辨证:阴虚血瘀,夹有痰湿。西医诊断:黄褐斑。治法:滋阴和血,佐以化痰祛湿。方选二至丸加味,处方:
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熟地10g,山萸肉10g,续断 10g,白僵蚕 10g,当归 10g,泽泻 10g,炒白术10g,炒酸枣仁 10g,远志 10g,炙甘草 5g。14 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2014年4月18日二诊:自诉五心烦热、夜寐不安等症状大有改善,腰酸目涩,易疲劳,纳谷一般,月经量少,有少量瘀血块,舌红苔薄白,脉细弦。原方去远志、酸枣仁,加枸杞子 10g、白芍 10g、红花10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2014年5月2日三诊:色素斑明显变淡,月经正常,予上方继续巩固1月,色素斑基本消除。
按: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女人面生黧黑斑第九十五》[4]241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黧黑,色泽不枯”;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卷四》[5]中也提及“阴虚必血滞”。该患者天癸渐竭,肝肾不足,血弱不能华肉,痰湿凝聚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日久瘀血痰浊停留于面,故出现色素斑。陈师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舌脉,拟从肝肾论治。针对其阴虚血瘀,夹有痰湿的病机特点,采用滋阴活血、化痰祛湿的治法,药用女贞子、墨旱莲、熟地、山萸肉滋补肝肾,续断补肾阳,阳生则阴长;当归甘辛而温,为血中之气药,其性能走能守,补血活血;熟地味甘而微温,为血中之血药,其性善守,益肾纳气,补血养肝,与当归相合,互相制约,互相为用,滋补阴血之功益彰;白僵蚕退黑祛斑;炒酸枣仁、远志安神宁心;炒白术、泽泻相配可健脾益气,化痰燥湿;炙甘草调和诸药。二诊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已有改善,故去远志、酸枣仁,而患者腰酸、易疲劳仍旧,又出现目涩,乃肝肾阴虚之征,陈师加枸杞子、白芍以养阴明目,红花调经活血。三诊阴虚血瘀已大有改观,固守原意,继续以前方善后。此例患者虽有脾失健运之象,但总的病机实质是阴虚血瘀,夹有痰湿,故方中用药重在滋阴活血,而非健脾化痰。
陈仁寿研究员常将二至丸加味用于治疗以上四类疾病,其辨治原则须有舌尖红、脉细或细数或伴眩晕、目涩、腰酸、口干等症。二至丸药味甚少,剂量轻微,药性平淡,具有养阴而不滋腻之特性,故可用于以肝肾不足为基本病机的皮肤顽疾。临床运用时常与甘温的熟地、山萸肉等品联用,少佐补阳药以达阴阳互根的效果。对于伴有火旺、血瘀、津亏、风邪、湿热兼证,当以滋补肝肾为基础,配合降火、活血、生津、祛风、除湿清热等法。二至丸虽为养阴佳品,但清·张璐《本经逢原·卷之三·灌木部》[6]言女贞子“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卷之九·草部中品之下》[7]记载墨旱莲“性冷,阴寒之质,虽善凉血,不益脾胃,病人虽有血热,一见脾胃虚败,饮食难消,及易溏薄作泄者,勿轻与服”,因此对于脾弱便溏者慎用。
[1] 裘庆元,辑.何源,高希言,主校.珍本医书集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 金·李东垣,著.张年顺,校注.兰室秘藏.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0
[3]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06
[4] 明·陈实功,著.郭华,吕文瑞,校注.外科正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5] 清·周学海,著.杨洪霞,点校.读医随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9
[6] 清·张璐,著.顾漫,杨亦周,校注.本经逢原.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90
[7] 明·缪希壅,著.郑金生,校注.神农本草经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