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未来3年以及10年的“互联网+”发展目标,提出包括智慧能源、便捷交通、普惠金融、协同制造、绿色生态等共11项重点行动。
在部署的11项重点任务中,针对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负责的“互联网+”智慧能源,《意见》指出,要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任务具体措施包括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
《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而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短评】可以说,能源互联网的出现给出了一个未来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美好远景。这一远景日益得到认同,但同时也给当前的电力装备制造和科研机构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与机遇,因为可再生能源的产生、存储和消纳,需要一个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电网对电能进行广域的传输、调度与分配。因此如何提升电力装备以适应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将会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研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