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伦理关怀
王莉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新型城市社区大量形成并在社会运行和管理中作用日益凸显,社区治理以多元、民主、合作为特征,能够更好实现公共利益而逐渐取代传统行政主导模式,成为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方向。伦理关怀是社区治理的人性要求也是其实施的合理性前提,在探寻社区治理中伦理关怀的内在价值基础上,构建社区治理中注入伦理关怀的现实途径是对今天仍然囿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下的社区管理的新思维尝试。
社区;社区治理;伦理关怀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型城市社区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单位”社区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也逐渐由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型。然而,当前由于社区治理的文化理念和内在道德评价标准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对居民进行以“人为目的”的伦理关怀,这使居民无法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社区的矛盾常常演变成激烈的冲突。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使居民对这种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的伦理关怀的期望值却大大增强了,社区治理中伦理的缺失与人们的殷切期望存在巨大反差,这成为新型城市社区健康发展、协调管理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社区治理在今天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①。这种功能定位是由社区的转型和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而共同决定的。
首先,新型城市社区已然不是传统意义上依据单位和行政体制划分的聚集体。“社区不再反映着传统的城市行政区划结构,而是体现着一种新的城市生活区域结构;不再是一种‘准政府’的社会组织形式,而是一种民间的社会组织形式;不再是缺乏私权方面的共同利益的居住场所,而是一个基于共同土地产权的利益共同体”②。新型社区的住户也由传统的单位成员变成了对于房产具有私人财产权的业主,“单位人”身份属性也逐渐向“社会人”过渡转化。人们的身份属性定位经历了家族——单位——社区的演变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对包含伦理道德在内的社区文化的心理需要,以满足人的归属感。
其次,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传统社会管理中以一元、强制和垄断为特征的行政主导型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而逐步让位于多元主体为特征的社会主导型。在这种新模式下,社区所承担的职能不再以综合行政管理为主,而以组织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的社会管理为主。从家庭、政府和单位转移分离出来的各种社会职能转而由社区组织承担,物业服务公司取代了房管所对社区进行管理和服务,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已逐步成为具有相应自主权的真正的社区组织和管理主体。
这种双转型使得社区已成为当今社会运行的基础平台,社区治理更是改变人们社会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的主要杠杆,从而成为体现今天社会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
社区治理的终极目的是走向善治,即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通过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来实现社区居民公共生活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善治实现的前提就是社区认同的形成,而基于心理归属感的社区认同的形成在更大的层面上来源于对社区居民个体的伦理关怀。
伦理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意义的深层次关怀,并“通过伦理的方式对关怀客体给予从生理到心理、从物质到精神、道德方面的关怀和帮助”③。社区治理过程中注入伦理关怀不仅有其产生的人性根据,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合理性前提。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有较大提高的基础上,开始产生对精神生活的巨大需求。社区不仅提供的是人们的栖身的物质之所,更应该承担着精神家园的功能。只有在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双重功能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才能产生。尤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血缘关系和家庭中心,人们长期习惯从“家”中落实归属感和亲情凝聚的需要。而今天这种传统的家族血缘关系和亲情纽带,在城市化进程中,已被城市改造和利益关系所冲淡,从而使得人性需求中必不可少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家园有所失落。因此作为人类心灵的普遍需要,中国的社区治理应该以构建人的精神家园为其重要内容。
其次,以多元、民主、合作为特征的社区治理本身就以伦理关怀为基础。和传统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不同,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在政府之外,还有其他治理主体,如企业、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以及社区居民,它们通过同政府机构,以及彼此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协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共同决定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同时社区治理的过程需要用伦理关怀促进社区居民内心的接纳和认同,才能形成共同行动,联合起来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良好的治理。这种多维度的协商合作、协同互动、协作共建必须立足于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关爱等伦理关怀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所以社区治理不仅是对于社区硬件和物质空间的管理,在软件上更要着重建立伦理关怀如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系统、关爱系统、情感凝聚系统以及和谐的道德氛围等。
依托伦理关怀建造人的精神和物质双重家园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更是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以及社会凝聚整合的重要任务和手段。社区治理要注入更多的伦理关怀意识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有效的心灵整合,进而达到善治的目的。
首先,营造伦理关怀的亲情氛围。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认同首先源于家庭,因为家庭中的亲情凝聚容易产生对于自我和他人的同一感和互爱性。因此,社区治理中的伦理关怀首先应该为社区认同营造亲情氛围。就现代社区生活而言,人们享受着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但居住环境的高层化、别墅化、单元化又易使人们“不相往来”,人际情感关系和互助互爱等伦理关怀氛围欠缺。“加之许多社区服务的市场化甚至商业化,使人们感受不到社会应有的人文的或伦理的关怀,精神孤独、缺乏社会归属感和依赖感”④。
因此,社区治理不能仅仅建立在冷硬制度和规则上,更要寓伦理关怀于体制和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社区体制、组织及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方面的伦理安排,加强亲情化管理和精神家园的建设。社区治理对管理机制进行伦理化设计,能够产生“大家庭”式的亲情管理方式,形成“一人有难大家帮”的伦理关怀氛围,从而让居民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凝聚力,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另一个方面要发展社区文化,居民对社区文化氛围的认可,对社区产生的人际关系依赖和心灵情感依赖,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形成对社区的家园归属感。社区服务也不能纯粹是商业运作,有商业运作也要有超越商业目的的亲情服务,有了亲情服务附加值,才能实现真正的社区服务,体现社区治理中的伦理关怀。
其次,完善社区治理的伦理规范、激励和监督机制。传统的社区管理以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为主导,缺失柔性的伦理规范引导,导致社区无法建构和谐关系。社区治理应该把善治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纳入到社区规则和实施中,以明确的伦理道德规范为治理主体提供基本的行为期待,才能确保社区治理的主体的活动以伦理关怀为指向,社区才能够不仅成为社区居民的栖息地,也能够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善治才得以可能。
在形成伦理规范的基础上,社区治理还需要明确不同治理主体的伦理需要,以一定的奖惩措施来激发和引导社区治理主体的治理行为中能够可持续的注入伦理关怀,并将主体行为引向更高的道德水平。社区治理主体的行为不仅是自身利益的表达,同时也是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如一些非营利组织以扶贫济弱为目标在社区进行项目运作,满足他们的这种价值需求能从更广泛的社会利益层面上激发他们在治理过程中注入更多的伦理关怀。
同时,社区治理主体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对公共事务进行参与,其“行为的公益性理应受到社会的、文化的以及个人高尚道德准则的制约”⑤。因此,对社区治理主体进行伦理监督,以品性和行为作为道德评估的内容并进行反馈,形成伦理监督机制,以此引导和增强道德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社区治理主体注入伦理关怀的实效性。
最后,以公民教育来培育伦理关怀的公民。社区管理中的伦理关怀所要形成的认同、关爱、和谐等目的能够在亲情氛围的营造下产生,但亲情氛围的营造不可能真实的等同于家庭。那么在现实的生活中如何让陌生人打破最终的藩篱走向联合,进而互爱?俞可平认为,善治有赖于公民教育的普及和认同,“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⑥。社区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政府与社会分权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公民参与网络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居民以独立的公民意识参与社区事务,这就为社区认同的形成提供了社会性的动机——参与社区,关爱他人。
因此社区治理中的伦理关怀必将表现在社区公民教育的开展的各项措施和活动中,社区需要以其治理的伦理制度和规则引导人们树立权利和义务意识和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行为,在社区文明温馨氛围中体会文明生活方式及其伦理道德教育。在这种社区公民教育基础上,每个人基于独立意志而产生的道德”应当”不断渗透在制度管理和伦理关怀生活氛围中,首先生长出了对社区的关爱和责任感,进而培养起互爱互助、责任自律的道德素质以及社区参与的民主法律意识,最终形成互爱、自治具有伦理关怀的社区治理模式。
此外,面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给社区治理注入更多的伦理关怀,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也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社会伦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治理与伦理的结合有效克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更好的体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文明道路上的自我开拓,也充分展示了未来中国和谐、人文和宜居城市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史柏年.社区治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131
②王福霞.和谐社会与社区伦理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6).
③李俊奎.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9,(3).
④葛晨虹.伦理关怀与社区管理[J].伦理学研究,2005,(1).
⑤丁瑞莲.全球金融机构的伦理冲突 [J].道德与文明,2010,(5).
⑥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5
D922.6
A
1008-7508(2012)12-0056-03
2015-08-15
王莉(1979-),女,江苏泗洪人,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区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