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无痕渗透

2015-04-16 15:27张冰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审题德育作文

张冰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无痕渗透

张冰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教育学家曾就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研究,其中强烈要求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基于青少年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存在局限性这一问题,我国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道德情商与审美价值观视为重要内容。具体教学过程中,这一标准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教师们应该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内容贯穿于自身的教学活动中。换句话说,中小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传教解惑,更应该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德育教育,将语言文字作为表达情意的工具,让教育工作充满思想性,帮助学生塑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上的“灯塔”。

语文教育;熏陶;渗透;德育;亲身实践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教育改革也呈现出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公民教育这一趋势。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下,传统价值观正遭受时代的颠覆,一系列道德问题也相继出现,这就要求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一定的道德生活能力。显然,德育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过程中若是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能说明这是一场没有目的战斗;相反地,若是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进行知识教学,这又变成一场没有手段的纯目的性战斗。德育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科教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避免德育教育的政治性、功利性以及世俗化等。

那么,哪一门学科最适合渗透德育教育呢?中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在语文学科中不仅可以获取新知识,还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民族素质等。另外,相对而言,语文学科课时较多,教学时间较长,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思想性特别强的课文,所受到的德育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然之举。

“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是教育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经典主张。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若是让学生感觉到你在教育他,那么你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失败的。德育教育本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应该做到不露痕迹、悄无声息,让德育教育变得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等。换句话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并非是贴上去的,而是“润”在课堂上的,摒弃一味说教的形式,将德育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德育无痕。

一、基础教学中渗透德育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本身就与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便它们的题材、风格会有所不同,但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是具有统一性的。教师们只要有意识地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机,就可以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1、字、词认识,德育开始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几乎要认识2000多个汉子,教师在教学生认字、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汉子的结构来渗透德育,在分析字形时,让学生体会字形与为人处世是一样的道理,将识字、认词的教学与做人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字的结构时明白做人的道理,无声息地进行团结友爱、互谦互让、相互帮助、集体主义等德育。比如,学习“乳”时,从甲骨文角度讲解,它形如妈妈手抱着婴儿哺育,学生们在理解了这个字的来源之后,就能想象得到妈妈哺乳小朋友们的辛苦,这样学生们不仅可以记住“乳”字的写法、意义,更能加深对母亲的爱,让他们感恩、孝敬父母。

2、导语引入,德育突显

导语引入是一篇课文教学开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们能否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环节。若是无法生动有趣地引入导语,整堂课就会显得枯燥无味、毫无生趣,德育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导语引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谈话法、迁移法、复习法、提问法等,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投入,甚至可以将学生们隐藏深处的内心独白挖掘出来,那就是成功的,也是极具价值的。

3、深情朗读,德育深入

一节语文课少不了朗读,一节好的语文课更离不开朗朗的读书声。读可生情,读可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无痕地渗透德育,就必须认真贯彻读这一环节。首先,教师要以情激情,通过示范朗读,表现出鲜明的爱恨情仇,并深深地影响学生,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教师产生共鸣。其次,教师通过学生互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领悟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比如,《账单》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可以通过对比朗读妈妈的账单这一方式来表现。先由教师朗读芬尼,让学生体会;再交换角色,让学生朗读芬尼,这就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芬尼的分量,使学生爱无形之中受到爱的熏陶与感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4、联系实际,深化德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以课本为蓝本,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在领悟了课本所传递的思想情感这一基础上,让自己感同身受,受到课本思想的熏陶与感染。比如,课本《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让学生们感受“小萝卜头”的艰苦生活,从而对课文中的主人公所受到的非人待遇表示深深的同情,对国民党反动派极其的痛恨,并从中感悟出一个道理: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等。

二、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塑造学生健全心智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就认为“教作文与教做人是统一的”。教学生如何作文,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全面地观察身边、深刻地认识社会、扬善除恶、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弘扬实际生活中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抓准时机,让学生们结合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们在作文中悟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而有机地渗透道德教育。

1、审题,明确写作目的,突出德育要求

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学生准确无误地审题是作文的制胜法宝。审题正确,作文才能扣题,育人目的方可达成。反之,审题失误,作文必定离题,文章的意义全无。审题时,教师们要阴道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讨论,明确写作目的,或赞扬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或吸取某个教训、或给人某个启迪……学生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完成了作文育人的一半要求。

2、选材,来源真实,德育恰到好处

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于它的中心思想,那么,紧扣中心思想的材料就可谓是这篇文章的血肉。作文就是生活的反映,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发生的人与事,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能力,激发写作欲望,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其中记日记就是不错的方式。写日记就是在说真话,这必定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格。另外,写日记还能规劝自己上进、改正自己的缺点,甚至会教人向善、爱美等,久而久之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进行自我教育。

三、开发课程中渗透德育

霍夫,一个著名的教育家,曾经创造出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一个又一个完美教室的创造主要是因为他开发了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课程,阅读、吟诵课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的确,霍夫在任教期间,不仅仅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授业者,更是一个课程的开发者。通过开发生动有趣的课程,带领学生们跟着他德育的步调,阴道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如此,尽可能开发新课程,挖掘并发挥美好事物的魅力,将学生们的凝聚力汇聚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们在完成课程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

1、吟诵课程

新教材中有许多名人名言、古诗词等,而且它们所涵盖的德育思想较广,甚至有些还是对一些名人一生的总结,还有些学生们早已熟知。安排吟诵课程,专门吟诵这些名言名句、古诗,在穿越时空的状态下体会它所蕴含的哲理,总好过教师们在主题班会上苦口婆心地说教。每日晨会课前,教师们不妨出示一首经典诗词,配上应景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古诗词的魅力之中。教师们还可以声情并茂地示范诵读,再让学生在音乐背景声中朗诵,也可进行比赛、接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体会节奏的韵味,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2、阅读课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好书就像浮标,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并把我们带向远方。开发阅读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们爱上阅读,通过阅读与外界联系起来,从阅读的美好感受中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学生们的阅读之旅完全可以通过学校活动、班级活动、家庭参与等方式展开,并结合吟诵课程,让美好的事物真实地融入到老师与学生以及家长们的生命之中。比如,从图书馆借阅来的图书,可以通过老师朗读、学生自由阅读等形式开展阅读课程,还可以利用晚上或节假日,让学生、家长、教师一起阅读经典,教师或家长可以一起参与阅读,也可以作为听众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甚至可以记录下学生们阅读时的收获,让师生、家长们时时感受到书香的惬意。当然,为了将阅读课程落到实处,教师们还要让学生们将阅读时的感想、体会、经验等写出来,在班级内组织交流会,让德育潜移默化地进行。

总之,阅读使人进步,可以帮助学生们开阔心胸、丰富观点、提高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没有语文,德育就是没有绿叶的枯花;没有德育,语文就像枯竭的河流。语文中有德育,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德育,语文教学只是渗透了德育。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自身的特点,建立独特的学科魅力,而不能成为德育的附属品。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语文与德育的关系,让语文教学无痕渗透德育教育变得更加合理与完美。

[1]杨胜荃,张继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贵州教育,2013,(14).

[2]林弗尧.作品赏析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瑛.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2).

[4]严菊,刘冠军.语文学科中德育渗透点滴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

G623.2

B

1008-7508(2015)12-0022-03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B294,项目负责人:乔芳菲,参与人:张冰洋。

2015-09-13

张冰洋(1981-),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审题德育作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三招”学会审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