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敏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上海某机场T1航站楼改造工程监理创新寻路
葛晓敏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通过上海某机场T1航站楼改造工程监理工作,论述了监理服务创新的思路与实践。
航站楼;改造工程;监理;创新
上海某机场 T1 航站楼改造工程监理单位经过市场公开招标,笔者服务的企业中标,在公司管理层的全力支持下以适应业主要求的主旨,寻觅监理服务创新之路。监理业务全面铺开,工程有序推进,企业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项目部实施初有收获。
T1 航站楼始建于上世纪 20 年代。该机场唯一的具有国际通关功能的建筑物,在上世纪 60、80、90 年代数次改造扩建,到现今必须彻底翻造改建才能适应国家及华东、上海民航事业发展的需求、发挥枢纽机场的效用。本工程为地下 1层、地上 4 层、建筑总高 24 m 的 T1 航站楼改造项目,有 A楼翻新及改建两大部分、划分 A、B、C、D 四个施工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施工内容;B 楼为内部整体性改造。总建筑面积 5.28 万 m2,地上 12.14 万 m2,地下 0.59 万 m2。计划监理服务周期 2014 年 12 月到 2018 年 3 月共 1248 日历天。
(1)周边施工环境复杂,管理协调十分困难。项目场地周边皆为上海市的交通主干道或次干道,在客机航班起降高峰及上下班高峰时非常拥堵;周边许多以航空物流及仓储为营销服务市场的车辆流量很大,昼夜如此,所以管理协调十分困难。
(2)工程改造范围内地下、楼宇里、屋面上的各种综合管线种类多、情况复杂、年代久远、资料缺失但机场方面对管线的保护要求高,施工及监管难度大,是保证机场不停航的重要工作内容。
(3)航站楼改造工程的基坑开挖深度达到地下 10 m,地勘显示还存在地下微承压水层,基坑周边在 1.7 m~4.8 m 范围内还紧邻航油管线、高架道路支墩及桩基等,所以监测控制基坑四周土体沉降、位移控等必须在设计容许限值范围内。
(4)施工期间组织好机场不停航工作十分重要,交通、翻交、人流、物流的组织,限行、扬尘、渣土、泥浆、异味及施工探照灯、塔吊、噪声等都是难度很大,并可能影响机场正常工作涉及不停航的工作。
(5)本工程是上海市的重大民生工程,机场又是上海面向国内外的重要窗口,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建成精品工程;业主和本公司也对工程监理服务有较高要求,必须精细化,标准化地开展工作,使生产过程信息化、达到更快、更好、更具创新的新层级。
本工程在国家及上海市的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候展开,笔者的项目部秉承精细化、标准化的企业服务主旨,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在 T1 航站楼改造工程的监理业务中创新地引入信息化,数字化服务尝试。
(1)管理体系标准化。按照公司的统一规定和业主对航站楼的专业要求,在编制监理大纲和规划时,有针对性地把:不停航、拆除旧建筑、保护各种管线、与建设新航站楼有机结合;在项目部建立标准化的组织架构时,配置专业监理工程师、安排人员及时到位、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使整个机场改造工程管理体系发挥严密的监理效用;我们引入并试用 BIM 体系,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插入、提取、更新或修改信息,以支持并反映参建各单位的职责与协同作业状况。
(2)文件编制标准化。按公司的统一规定、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经业主审批,本项目的规划、细则、各种方案、各种专业计划、记录及报表、会议纪要、上报文件、下发指令等全部统一的规格模式,以标准化的资讯出现在项目的信息管理平台上。
(3)过程监理标准化。考虑到参建的是上海具一流管理水平的施工队伍,我们项目部除了将监理服务标准化、制度化,也为团队配置齐备的质量、安全检测工具,包括各种摄录像工具等。为了在服务中引入信息化并试用 BIM 体系,我们还建设了项目部管理微信群管核心平台、团队成员 32 人,智能手机几乎每人一只,装备了 3 部台式电脑、22 部手提电脑、配备了办公室 OA 的必要装配。各种过程监管标准化装备的添置和应用,保证平行检测、旁站巡视、见证取样等过程监管的工作有效实施、施工效果及时得到核查。
(4)文件管理标准化。公司要求项目部建立管理微信群管理平台,使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能及时、即时地与领导沟通进而也能得到指导和帮助。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系统除了文字之外还可以传递图像甚至语音、视频,做到了既集思广益又留下痕迹。
(5)建立管理信息平台。按照公司技术管理要求、结合业主的创新要求,我们在 T1 航站楼改造工程监理接手伊始,就组织构建了项目管理工作的管理信息平台,在项目部成员之间建立了微信群与 QQ 群,并同时用于管理服务。向上游联系业主建设指挥部的信息网络,亦联系公司 OA 办公系统、及时获得上级的工作指令,给他们直观了解项目部工作状况的网上通道;横向联系工程总承包单位的项目信息中心平台,做到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工程运作子系统全面实现了网络联通。我们通过管理信息平台给业主和公司上级通过平台执行内业资料网上检查的可能与条件,全面促进了工程监理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在本工程的实施。
T1 航站楼改造这样的上海市重大民生工程占地广阔、施工现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繁杂、施工参与单位专业繁多,变动衔接十分频繁,所以总监或总监代表不可能每天在工程现场巡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时刻都在。但我们创新尝试的200 多个日日夜夜,组织好项目部的 QQ 及微信群管理平台,要求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及时将巡视、旁站的问题和发现的情况用简单的文字或照片传到微信群,让总监或总监代表及时了解现场施工的情况,真可谓“事无巨细了如指掌”,对问题处理意见能及时下达,让好的、正确的做法及效果照片发上微信指导工作。
在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方式日新月异,我们在监理工作中创新地引入五项尝试之后达到了以下效果:(1)系统化地收集信息、确保信息畅通;(2)统一化地管理了各种信息,规范了项目信息出口;(3)建立了顺畅的信息流,控制了信息流;(4)维护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系统有效运行。
T1 航站楼改造工程给工程监理服务,以升级创新转换了“添人加马”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机会,我们将在做好信息化管理服务工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BIM 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通信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安路88号。
TU712
B
1007-4104(2015)12-0051-02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