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芋大田高产早栽技术

2015-04-16 08:28:22修崇基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种芋槟榔大田

摘 要:介绍了武平县槟榔芋大田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选地、科学种芋处理、盖膜保温、培土施肥、合理控苗、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并通过适时早栽技术,提早采收上市以提高种植效益。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 9799(2015)01 - 0042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10

作者简介:修崇基(1963-),男,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栽培

High-yielding Early Planting Techniques of Binlang Taro in the Field

XIU Chong-ji

(Wuping Vegetable Station, Wuping, Fujian 364399)

Abstract: The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Binlang taro in the field at Wuping county were introduced, which include reasonable land selection, scientific processing of seed taro, keeping warmth by covering plastic film, hilling up and applying fertilizer, reasonable regulating seedlings,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and other technical measures.The economic benefit can be increased through timely early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earlier.

Key words: binlang taro;high yield; early planting technology

槟榔芋属天南星科,也叫荔浦芋。形似椭圆,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称“槟榔芋”。槟榔芋是淀粉含量颇高的优质蔬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肉质细腻,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粗蛋白、淀粉等多种成分,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 [1]。武平种植槟榔芋一般为3月初下种,10月中下旬收获,由于从9月下旬开始市场上已有大量槟榔芋上市,其价格比8月至9月上旬上市的价格已大幅降低,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武平县采取保温早栽技术,把下种时间提早到1月份,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可收获,一般产量可达1 500 ~2 000 kg/667m 2,其产品能提早上市,槟榔芋可高价位销售,能极大的提高种植效益。现将武平县槟榔芋大田高产早栽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地选择

槟榔芋是块茎类作物,而且块茎是从下往上生长,选择田块时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为宜,并要求光照条件良好、排灌方便,前作水稻为最佳,不得选择冷烂田、锈水田和地势低洼田块。

2 种芋的选择处理

品种选用长汀槟榔芋,应选用饱满、均匀,无病害、虫口、伤口的种芋,单芋重50 g左右,一般用种量为45~60 kg/667m 2。播前对种芋进行药剂处理,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浸种1 h,捞出晾干待种。

3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整畦前芋田应进行深耕、晒白,撒施生石灰50 ~75 kg/667m 2进行土壤消毒,按畦带沟宽1 m整成深沟高畦,畦高30 cm以上。规模种植时,为节省成本要用起垄机进行整畦。施基肥时要开沟施入,施好后将面土整细,基肥一般施商品有机肥300 kg/667m 2。

4 盖膜保温种植

1月份气温较低,露天种植极易造成冻害,应采用盖膜种植。按株距50 cm单行种植,每667m 2栽植1 150~1 200株,穴深20 cm,每穴种1株,在种芋上盖一层火烧土后再盖上黑地膜,黑地膜两边用土压牢。盖黑地膜既能保温防冻又能防止杂草生长。在芋芽萌发,顶起黑膜后用小刀划开黑地膜,让种芋露芽生长。

5 大田管理

5.1 培土施肥

槟榔芋是喜钾作物,在基肥已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每667m 2施40%硫酸钾复混肥(N、P 2O 5、K 2O比例为15∶5∶20)100 kg,分别在2次培土时各施50 kg。第1次培土在芋苗长至5~6片叶时进行,第2次培土在第1次培土后25 d进行,每次培土厚度为5~6 cm。

5.2 人工除草

采用黑地膜覆盖的槟榔芋种植畦前期基本不长草,在种植穴旁长出的少量杂草用手工拔除,中、前期的沟中杂草结合2次培土人工铲除。槟榔芋长到1.2 m高时已全面封行,在芋苗遮光下长出的一年生杂草如不茂密,不影响槟榔芋生长,如过茂盛,可用稻草或现场割除的部分杂草在种植畦上覆盖,控制杂草生长,沟中培土后长出的少量杂草一般不需再防除。原则上不使用除草剂,减少农药污染。

5.3 合理控苗

槟榔芋的苗高度可达到1.8 m,苗架过旺不但影响块茎的生长,还会造成田间喷施农药等作业的困难,因为人站在种植沟中时,对垄上高度已有1.4 m的芋苗来说,其总高度已达1.7 m高。应在芋苗高度1.2 m高时用多效唑进行控苗(用15%多效唑500倍液,每株用250 ml从芋株株心往下浇灌),把苗高控制在1.3~1.4 m较为合适。

5.4 科学管水

槟榔芋由于植株生长量大,需消耗大量的水,在需水时段上为前少后多,在5叶前应掌握干湿交替,沟内不得积水,5叶后因气温高,芋株需水量大,应勤灌跑马水,在沟内可保持5 cm左右浅水层。

5.5 病虫害防治

槟榔芋的主要病害为疫病和软腐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斜纹夜蛾。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在种植安排上应进行水旱轮作,在栽培上应注意保护害虫天敌。

药剂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疫病,选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和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喷雾交替防治,如连片规模种植,以发现芋叶发病开始时(约3月下旬)喷药防治,每隔10~15 d喷药1次,一直到8月下旬止。软腐病一般发生在生长前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淋根1~2次即可。斜纹夜蛾为害时间也较长,应根据虫情选用2%甲维盐乳油3 000倍液和10%溴虫腈(除尽)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交替防治。防治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6 适时采收

由于提早种植,8月下旬到9月上旬绝大部分母芋已达750 g以上,符合市场需要,如价格较高,即可采收销售,如市场行情不好,可一直推迟到12月中旬采收。

采收前3 d灌水至畦面浸1 d后排干,以利对母芋的采收,采收时双手握紧芋株将母芋拔起。对当地市场销售的小芋留在田中随销随采,留种小芋在霜冻来临前采收。

猜你喜欢
种芋槟榔大田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湖北植保(2021年3期)2021-12-07 20:38:24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有利有害的槟榔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海峡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 13:35:54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现代园艺(2018年23期)2018-01-18 10:55:46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读书文摘(2017年10期)2017-10-16 14:26:57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梦回槟榔园
民族音乐(2016年1期)2016-08-28 20:02:52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魔芋种芋的越冬贮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