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华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苏中综合试验站 江苏南通 226011)
新常态下江苏茧丝绸产业定位思考
周家华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苏中综合试验站 江苏南通 226011)
笔者分析了新常态下,江苏茧丝绸产业遇到量减,创新和新品、市场开发滞后的困惑,同时也有弘扬丝绸文化、人们崇尚自然生态、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思考:茧丝绸产业融入林业、农业、大纺织业,突出丝绸文化元素,开拓国内消费市场,走综合发展产业振兴之路,是新常态下产业发展之道。
江苏新常态 茧丝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了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需求、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与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已发生趋势性变化。随着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政府要求在新常态条件下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更加重视满足人民需要,更加重视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重视引导社会预期,更加重视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重视全面创新,更加重视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更加重视生态文明。作为江苏传统的茧丝绸产业,也应转变思路,勇于开拓,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转换发展动力,方可在新常态大背景下,取得新的发展机遇。
茧丝绸产业是我省一个传统的优势产业,并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宋代形成黄河流域、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三大丝绸产业中心之一,元代江南丝绸生产的地位日渐突出,到明清时期,江南成为全国蚕桑丝织生产最盛的地区,丝绸生产除了四川地区稍可称道外,几乎全部集中到了江南;建国以来,茧丝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战后恢复,南桑北移,并以技术为先导,以产品为龙头,从优质桑、蚕品种培育和推广开始,解决原料茧生产、自动缫丝、无梭织造、精深印染整理的关键技术,强化桑蚕品种优化、改良以及基础性研究,逐步形成了江苏的茧丝绸产业特点,产量、质量以及出口换汇名列全国前列。茧丝绸曾经是江苏“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我国由几千年的农耕时代进入工业化乃至信息化时代时,茧丝绸产业所处的社会背景、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产业发展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后的新常态背景下,茧丝绸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许多困惑。
首先,赖以生存的产业基础已经动摇。丝绸以茧丝为原料,茧桑为基础。由于我省桑园零星分散,且从业者生产规模小,从业人员老龄化等多种因素,近年来蚕茧生产规模不断萎缩。据江苏省农委统计数表明,2008年全省发放蚕种263.57万张,生产蚕茧9.70万吨,2014年发放蚕种149.15万张,生产蚕茧5.98万吨,分别下降43.41%和38.35%。2015年统计全省发种量比上年又下降15%以上;丝绸加工企业只减不增,规模不断萎缩。以绸缎为例,据省丝绸协会统计,2008年江苏丝绸企业生产绸缎14637万米,2014年丝绸企业工业生产绸缎10459万米,下降28.5%。江苏茧丝绸产业的基础不断缩减。
其次,技术创新严重滞后,产业竞争能力不断下降。就茧丝绸产业前道的蚕桑生产而言,“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提高产量质量”等都是建立在现有“一家一户”栽桑养蚕生产模式基础之上的。而进入新常态,农业产业已进入集约化、高效化和现代化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创新方兴未艾。“生产分散、小规模、低效率”的蚕桑业已无法与大农业相提并论了;“蚕茧烘干、缫丝工业、丝绸织造、印染整理”等工业加工过程数十年一贯制,其核心装备的更新远远落后于大纺织业。
第三,新品开发缓慢,品牌建设滞后。一直以来,丝绸工业围绕着外商需求组织工业生产,既自豪(曾经的出口换汇大户,为国家换取外汇),又单调(若干年、一贯制,几个品种)。听得比较多的就是“双绉、乔其、电力纺、提花绸、斜纹绸、条纹缎”等,与大纺织新品层出不穷不能相提并论;品牌建设方面,还没有一个品牌能在丝绸界以外与其他纺织服装、家居家纺品牌中具有相近知名度。
第四,国际丝绸产品消费市场的变化未能促成国内市场对丝绸产业的关注。对于丝绸产品而言,传统的市场是欧美、日本及中东等发达国家、富裕国家中上层消费者群体。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原有消费市场在萎缩,丝绸产品出口量不断下降。而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开发滞后,缺少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适销对路的丝绸产品面市,在传统国外丝绸产品市场萎缩的同时,茧丝绸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关注、开发不够,众多企业陷入困境,茧价、丝价大幅下降,丝绸产品严重滞销。
世界经济发展的路途大体都是相同的。两百年前(1800年前后)的欧洲,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在能源(蒸汽机技术革新,推动了煤炭业的发展)、材料(冶铁业)、交通(火车和轮船)、金融(银行的出现)等四个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傲视全球。很快,这些技术传播到欧洲大陆,荷兰、法国也先后富裕了起来。后来的美国、德国、日本,再后来的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以及韩国也不例外,总是先由落后的农业国(工业也只主要以食品业和纺织业为主,农场蓄牧,种植棉花,茶叶,粮食,加工纺织品大量出口,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向着工业化转变,开始一般都在沿海从小到大兴起工业集中区(开发区),随之通过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开发、城市化、投资证券化等形成完整的基础工业、能源工业、建筑业、交通业、信息体系、金融体系,大幅度提高工业化水平,实现工业化。这一阶段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劳动力紧缺、成本上升、污染加剧,股市投机气氛狂热,房价高涨,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当时的美国,现在的中国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这一调整过程。而调整是漫长的、持续的,但决不会回到过去。我们如果将这种调整的开始看着是“新常态”的话,也就是现代化征程的开始。当年美国的调整,建立、完善了“石化、电子”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一阶段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化产业开始繁荣。尽管后来信息产业掘起,科技革命仍在继续,太阳能、移动互联网、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3D打印、智慧城市,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但文化产业的繁荣一直是这个社会的标志。所以,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一个社会经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相推进的发展史。
进入新常态,我国的产业结构必然要进行调整,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茧丝绸产业是否能遇到新的发展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
新常态下,人们由过去物质短缺年代形成的对物质的强力、单一追求转变成对物质、精神、生态的多元追求,文化与精神会被人们普遍重视,文化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丝绸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丝绸之路”,充分反映中华民族“和平交往”、“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民族特性。而“丝绸文化”是由茧丝绸产业延伸而来,“丝绸”既是“产业”,又是“文化”。在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今天,江苏立志建设文化大省,具有悠久文化底蕴和良好产业基础的江苏茧丝绸,一定会引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常态下,人们关注生存质量,关心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夙愿。茧丝绸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生丝和丝绸加工,桑树除了生长出桑叶供给家蚕食料,生长过程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氧气,改善生态环境效能显著;另一方面,蚕桑生产又是环境状况的试金石和风向标,只有环境好、无污染,才能栽桑养天;蚕茧、蚕丝是组成真丝绸的天然蛋白原料,对人体皮肤的保护,早已被世界所公认,这是丝绸产品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当今国人从经济条件和认识上都具备消费这一“纤维皇后”的基础,国人兴起使用丝绸产品的消费高潮一定会到来。
新常态下,传统产业都要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时代潮流洗礼,农业产业通过机械化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纺织业通过纺织机械设备智能化,大幅度提高产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产业效能。传统的茧丝绸产业运行模式在这股时代潮流中必然遭至淘汰。总量的减少,必然回归丝绸的文化价值、精品价值,一个集文化与精品为一体的产业,必然会得到政府的重视、市场的关注、资本的青睐。用江苏领先的产业技术综合开发能力、资本投资能力和人才集聚资源,改造、升级复杂的茧丝绸产业,形成江苏新的茧丝绸产业竞争优势。江苏的茧丝绸产业一定能浴火重生。
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却同处一个农耕时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正由“农业国”向着“新兴工业化国家”转型,“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正由“新兴工业化国家”向着“现代化国家”转型。从时代造就产业这个角度而言,过去五千多年形成和运行的茧丝绸产业模式,很难在新常态下继续运行。笔者认为,新常态,必须要有新思路。
首先,必须弱化茧丝绸产业的概念。茧丝绸产业中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栽培为农业产业中的种植业。蚕为动物,饲养为农业产业中的畜牧业。缫丝织绸为加工工业中的纺织业。过去的做法,将茧丝绸从所在的大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运行的产业,从表面看,比较专业。但从封闭运行的结果看,产业的社会关注度削弱,产业的延伸功能发挥受到限制,产业的创新和科技进步严重滞后。笔认为,在新常态下,特别在互联网条件下,我们应当开放产业链,将茧丝绸产业融入社会、融入大产业。具体目标是:桑,融入林业;蚕,融入畜牧业;丝绸融入大纺织业。
桑,首先是个树种,在新常态条件下,植树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从保护和改良生态环境角度考量,无疑桑树的栽培更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桑树在治理西北部沙漠化、西部石漠化地区绿化保水土、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保持水土不流失等都发挥着其他树种所无法发挥的作用;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每667平方米的成林桑园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00公斤以上、二氧化硫68公斤以上;另一方面,桑树又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家蚕生产丝蛋白提供蛋白原料。所以,栽桑既具有生态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其绿化林和经济林应当享受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
家蚕,一种需要特别饲养的动物,回归畜牧业后,借助这些年畜牧业大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家蚕饲养中的“人工饲料化”和“生产规模化”两大瓶颈,彻底改变几千来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落后状况,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丝绸,由一个特殊蛋白纤维织造而成的纺织品,独立成为一个行业以来,科技进步远远落后于大纺织业,现在还处在“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阶段。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我国制造业将努力实现“工业4.0”,丝绸业融入大纺织,才有生存和赶超的机会。
其次,我们应当强化茧丝绸的文化元素概念。丝绸业是从产品、产业升华为文化的。产业成为文化后的弘扬,是否还只是围绕着原有产业的产品呢?笔者认为,也要升华。这种升华是从丝绸产业和产品中寻找丝绸的文化元素,推而广之,形成弘扬。例如,我们可将传统丝绸织造工艺的“纺、绉、缎、绫、纱、罗、绒、锦、绡、呢、葛、绨、绢、绸”融入大纺织面料的产品中去,有天然真丝绸元素,但不一定全部是真丝绸;再如,可将“蜀锦、云锦、宋锦、”、“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融入服装、融入家居家纺、融入布艺……,笔者深信,占纤维量0.2%“纤维皇后”——真丝纤维,一定能形成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取得更高的产业效益。
第三,我们应当将以国际市场开发为重点转为国内市场开拓为重点。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真丝绸产品的70-80%用于出口,这是一种缺失。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老外丝绸消费能力大大下降,而富裕起来的中国市场还没有真正得到开发,整个产业处于尴尬境地,转移消费市场的战略已成为必然。笔者认为,中国真丝绸消费市场的开拓不同于国际市场,国际传统的丝绸消费市场对真丝绸的消费趋于成熟,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要高于品种和款式,而国内丝绸消费市场还处于开拓阶段,一般是品种和款式要求要高于品质要求。另外一方面,国内消费者需要平时打理方便的丝绸产品。鉴于此类原因,设想将丝绸文化元素融入各类产品中,一定会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开拓。
第四,我们应当走综合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新常态,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国内国外市场融为一体、并在国内告别了物质短缺时代条件下的产业运行经济,对各行各业都要提出了新有要求。就茧丝绸产业而言,在产业基础技术和装备跟上时代步伐的前提下,大力弘扬丝绸文化,开发产业观光旅游,开发各类融入丝绸元素的产品,培育丝绸文化元素品牌,高效开发桑、蚕药用资源,是传承和振兴丝绸产业的光明之路。
B
:1003-9910(2015)06-26-04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高品位家蚕新品种繁育及其推广》(编号SXGC2015108)
作者:周家华(1958—),男,江苏南通,本科,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