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平,李斌杰,梁建元
(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灵台 744400)
塑料大棚苜蓿芽菜提早栽培技术
于建平,李斌杰,梁建元
(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灵台 744400)
通过近年来的生产试验,从培根、挖根、移栽、扣棚、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了甘肃省平凉市达溪河川区塑料大棚紫花苜蓿芽菜提早栽培技术。
大棚;苜蓿芽菜;提早栽培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属多年生豆科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粗蛋白含量一般在20%左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各类家畜都喜食的优质牧草[1~2]。其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被列为牧草之首,在世界上被誉为“牧草之王”[3~4]。其嫩芽也是北方群众普遍喜食的一种蔬菜,俗称“苜蓿菜”。苜蓿菜是北方地区露地菜中最早上市的鲜菜,因其味香、新鲜、无公害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为了让苜蓿菜在早春能更提早地与消费者见面,我们在甘肃省平凉市达溪河川区进行了塑料大棚紫花苜蓿芽菜提早栽培探索,秋季将紫花苜蓿的多年生宿根密植移栽于塑料大棚内,早春提前扣膜,即可抢先1个多月生产出人们普遍喜食的苜蓿嫩芽菜,产量达10 000 kg/hm2。
生产芽菜的苜蓿品种最好选择陇东小叶紫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及关中苜蓿其风味皆不如陇东紫花苜蓿[5~7]。3年生的苜蓿根系生长势最强,根径可达1.5 cm,上部蘖芽5~8个。于当年7月份刈割第2茬牧草后停止刈割,留苗养根。刈割后遇雨在雨前撒施硫酸钾150 kg/hm2、重过磷酸钙600 kg/hm2,以促使根系尽量多的贮存营养[4]。
秋后待地上部基本干枯,养分回拢后收割干草(收割的干草可加工成苜蓿干草粉),留茬1~2 cm。10月上旬土壤封冻前刨根,尽量深挖,不要损伤主根。也可用带单铧的拖拉机深翻刨根,翻1行,拣1行,但机械刨根对苜蓿主根破坏较大,需要剔除断根、破伤严重的宿根。
移栽的塑料大棚可大可小,没有严格限制。移栽前整地,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60 000 kg/hm2,不再施化肥。挖根后及时按行距25 cm、株距15 cm移栽于塑料大棚内(此时大棚不扣膜),或者随挖随栽。移栽时先开沟,沟深20~25 cm,然后在沟内均匀摆放宿根,方法同大葱栽培。粗根与细根搭配摆放,摆完后壅土埋根,将根颈蓿头微露出地面。栽后灌透水1次,并覆盖麦草或玉米秸秆保墒。
翌年1月中旬左右扣棚,扣棚膜前清除地上覆盖物,棚膜盖上后将四周压严,待棚内土壤解冻后灌水1次。此期外界温度较低,需要在棚内地表平铺覆盖1层地膜提温保湿(地膜上不覆土)。
苜蓿喜干燥、温暖气候,管理期虽是深冬季节,但也要注意通风排湿,睛天中午气温超过25℃时要及时放风降温,防止烧苗。扣棚10 d后即有新芽萌发,待新芽快顶到地膜时,揭开地膜。棚内行间及时划锄松土,清除杂草。苜蓿蒸腾系数高,生长需水量多,但又最忌积水,若连续淹水1~2 d即大量死亡[4],所以后期管理要小水勤灌,不可大水漫灌,以保持表土见干见湿为好。由于苜蓿菜生产期较短,通过降低湿度和温度调控即可预防病害,严禁使用除草剂和化学农药。
扣棚后30 d、苜蓿芽长至10 cm左右即可收获第1茬。收获时用刀具刈割,保持切口平齐。此期正值春节前后,鲜菜价格攀高,新鲜苜蓿市场稀有,加之苜蓿菜在生长过程不用任何农药化肥,完全属于无公害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收益相当可观。第1茬苜蓿芽收获后,继续加强管理,在15 d后又可收获第2茬,第2茬苜蓿芽仍然比露地苜蓿芽上市早,依然可以取得较好收益。第2茬收获后,即可铲掉苜蓿根颈及蓿头,使其不再生芽,然后直接移栽辣椒、番茄等春提早蔬菜。苜蓿属豆科作物,根部带有大量根瘤菌,不宜刨根清理,种过苜蓿的地块下茬种植其它蔬菜长势非常好。
[1]张延林,李天银.甘肃农垦紫花苜蓿产业发展刍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0(6):39-40.
[2]赵丽,柴小琴,刘娟,等.紫花苜蓿扦插繁殖技术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2012(3):57-58.
[3]黄善香.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M].海南:南方出版社,1992:736.
[4]王鑫,高同梅.陇东紫花苜蓿的栽培生产技术[J].甘肃农业,2003(6):48-49.
[5]曹宏,章会玲,马永祥,等.陇东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草业学报,2009(3):184-191.
[6]刘彬,张文忠.塑料拱棚反季节苜蓿菜芽生产技术[J].陕西气象,2005(1):29-30.
[7]张文忠.塑料拱棚反季节苜蓿菜芽生产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4(11):41-42.
(本文责编:杨杰)
S551.7
B
1001-1463(2015)05-0089-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5.032
2015-01-05
于建平(1974—),甘肃灵台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8009332209。E-mail:1034508929@qq.com
执笔人:李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