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信 蒋海峰
把握新常态 明确新定位全面推进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创新工作
江苏电信 蒋海峰
当前,电信企业的发展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就宏观环境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总书记在APEC峰会上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之一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就通信业发展来看,整个行业处在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期、政策适应期“三期”叠加下,中低速增长已是“新常态”。新常态为电信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技术融合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三网融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新词悉数出现,正如今年国际电信主题所展示——“电信与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的驱动力”,运营商全面推进创新大有可为。
十余年间,我们经历了从固定电话网到移动电话网,从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结构性变迁。事实告诉我们,不创新发展没有出路,创新发展的步伐小、速度慢同样没有出路。中国电信集团王晓初董事长指出,“创新驱动是行业发展新常态的最大引擎,中国电信在‘新常态’下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围绕大局,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行业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企业转型发展新机遇,找准切入点、契合点,切实做好“全面创新驱动的实践者”,推动各项创新政策和工作落实,在加快创新发展上增添新动能。
虽然江苏公司近年来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但在创新的职业化、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推广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江苏公司的创新工作必须着眼于提升差异化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客户规模份额、企业效益效率为创新落脚点,进一步健全创新体系,营造创新氛围,聚焦重点领域,加强政策扶持,激发员工活力,加快成果转化,深入推进产品、销售、服务和管理创新,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实现企业从“自发式”创新向“责任制”创新的转型。
一是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管理体系。认真研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充分领会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髓,全面完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在准确把握集团公司要求的基础上,明确企业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和优化创新预算管理办法、创新人才成长激励办法、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办法等制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互联网化产品为重点,明确各级单位、员工创意、创新、创业的管理要求,进一步丰富创新内涵,从产品创新拓展至机制、组织、渠道、IT、网络创新,逐步搭建起“三级”(集团、省公司、专业公司)、“三阶段”(培育期、独立期、公司化)、“三平台”(创新机制、孵化基地、资本平台)的创新体系,促进“自发式”创新向“责任制”创新的转变。
二是坚持以企业、团队、员工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按照“互联网+”战略布局,加快人才(信息化运营专家、大数据运营分析师、软件架构师及软件源代码编写能手)的引进和培养,建立自主创新的职业化团队。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和竞争机制,通过岗位激励、创业机制等方式,加快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以领军型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企业职业化研发队伍。加大对员工自主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扶持,鼓励来自员工大众的“万众创新”,不断提升员工自主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创新产品孵化运营。
三是全面承接、推进“互联网+”转型创新工作。中国电信集团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于今年“5.17”电信日前夕发布了“互联网+”白皮书。江苏公司将全面承接集团“互联网+”转型创新工作,务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工业制造”、“互联网+新兴服务”、“互联网+企业运营”等四大领域的应用实践,积极推进“互联网+”十大项目在江苏的落地实施,通过持续的“互联网+”转型创新,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和定位、安全、视频、支付、大数据等关键业务能力,以及运维、集成等服务保障能力。
四是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积极培育新业务。按照互联网化转型要求,围绕基础业务消费市场、互联网客户消费市场、互联网产业链市场,切实做好产品研发,推进创新以及合作创新。在集团指引下,围绕产业互联网化转型,把自主创新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建成2-3个以产业客户、互联网企业、知名品牌制造商为重点的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承接集团创新基地在江苏的落地运营,推进产研结合,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是加快创新成果向业务成果的转化。坚持市场导向,深化创新孵化体系建设,制定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和岗位激励政策,切实做好省级产品创新孵化中心建设工作,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市场化的用人与激励机制,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创新成果向业务成果的转化,推进创新产品产业化。
六是认真落实预算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创新型企业要求,在年度预算中预留创新资金,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政策、集团孵化政策,充分发挥创新预算经费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定恰当的措施对创意、创新、创业活动进行引导、调控和支持。
七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通过制定、规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创造有力条件。同时强化知识产权有效运用,以此作为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通过知识产权的取得,在市场中转化利用形成现实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