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现象的研究进展

2015-04-16 22:28王红亚王雪丽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元认知

王红亚+王雪丽

摘要: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state,简称TOT)是指个体确定自己知道某个词语或信息但暂时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自从Brown和McNeill(1966)首先提出舌尖现象后,对TOT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就铺展开来。TOT是伴随着提取失败或提取迟缓的体验,这会导致提取行为本身的变化,研究者借此可研究TOT的提取、表现及个体体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对侧重提取失败的直接-获取理论和侧重TOT体验的启发式-元认知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TOT理论的未来研究和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舌尖现象;元记忆;元认知;词汇提取

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过这种感觉,就是说话者不能说出某个单词,但是认为自己肯定知道那个单词,觉得它就在自己的舌头边上,只是暂时说不出来(郭桃梅,彭聃龄,2005),这就是我们通称的舌尖现象。

舌尖现象(以下通称TOT)是指当个体努力提取某个信息却暂时难以达到时伴随着提取认知过程的有意识的感觉。这里的TOT包含了两个要素:一个基本层面——认知层面,即努力从记忆中提取的行为;一个较高层面——元认知层面,即对认知水平的评价和反射(Bacon et al., 2007)。在较高的元认知层面,个体是有意识的:当个体经历一个TOT时,他能意识到来自这个较高层面的反射。在较低的认知层面,则是个体努力从记忆中提取一个暂时不见的信息。换言之,TOT可以理解为:个体确信将会回忆起某个信息,虽然他暂时想不起来。甚至,我们可以把TOT看作是一个有成功提取可能的征兆,而非一个提取失败的体验。TOT这两个层面的定义把TOT体验与人类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认知与行为表现是如何相关联的——心理学最早期的关注点联结起来(Tulving, 1989;Costall, 2006;Woodworth, 1931)。内省主义者对意识的本质感兴趣,但此类研究却屡遭失败,不仅是因为结果的不可重复性,还因为这些结果很难与可观测的行为相联系(Costall, 2006)。TOT是意识体验,但它不像早期内省主义者们的研究,它与特定的行为相关,即对具体目标词的提取。这就是本文提出的论点:研究TOT现象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作为一个研究人类主观体验及其与认知和行为的关系的案例研究。同时,本文还是关于TOT元认知研究进度的报告。虽然TOT研究不断成熟,但与我们看到的许多元认知现象的一般研究模式一样,TOT研究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地方。在本文中,作者回顾了以下问题:为什么很多研究者选择研究TOT,TOT有哪些影响,TOT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一、为什么选择研究TOT——现象学的案例研究

选择研究TOT,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象学的体验(下文简称体验)及认知和行为的关系的案例研究。本文列举了四点来说明为什么TOT可以作为研究元认知体验的典范。

1.普遍性

TOT是各种民族、各种语言的人们都有过的普遍体验。在一个语种研究中,Schwartz(1999)发现将近90%的被调查语种在表达暂时难以获取的感觉时都一致使用了像英语中“tongue”一样的隐喻。研究表明单语者与双语者均有此种体验(Gollan & Acenas,2004),美国手语者也不例外(Thompson et al.,2005),有联觉者也报告有TOT体验(Simner & Ward,2006)。从发展轨迹来看,TOT体验在儿童(Hanly & Vandenberg,2010)、大学生(Schwartz, 2006)以及老年人(Brown& Nix,1996;Schwartz & Frazier,2005)中均有体现。同时,TOT在很多神经疾病中也有体现,包括老年痴呆症、命名性失语症以及颞叶性癫痫等(Brown, 2011)。

2.频繁性

日记研究表明,TOT在年轻人中大概每星期发生一次,而老年人则增加到大概每天一次(Dahlgren,1998;Heine et al.,1999;Brown,2011)。这使得TOT与其他体验产生对比,例如“déjà vu”(法语,意为“似曾相识”)或许一生才会发生一次或两次(Brown,2004)。

3.可观察性

TOT在实验室可以很容易地被唤起(Brown,1991,2011;Smith,1994)。在一个只需半小时的实验里,研究者或许仅仅从一个被试身上就能发现很多的TOT,从而便于研究者检验数量、精确度以及解决情况等实验变量对TOT的影响。由于它很容易在实验室生成,所以TOT可以作为检验元认知体验的特点和影响的一个案例研究。

4.指向性

TOT可以作为体验的案例研究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与具体的心理指示物紧密相伴,那就是对一个特定单词的提取。这一事实让TOT与其他种类的体验形成鲜明对比。“Déjàvu”是一种个体之前曾经到过某地的模糊感觉(Brown, 2003, 2004),虽然Cleary等(2009)已经成功在实验室唤起了“déjà vu”,但是由于个体产生的熟悉感并没有像TOT一样与一个实际的、具体的目标相伴,所以仍然不能确定被唤起的“déjà vu”是准确的还是错觉。

总之,基于TOT的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频繁性、在实验室能轻松唤起的可观察性以及在相应行为中的指向性,TOT可以被称作一个重要的元认知状态。这使得 TOT成为科学研究人类现象学,特别是主观体验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

二、TOT的直接-获取理论和启发式-元认知理论

1.直接-获取理论

早期的TOT研究者(Brown & McNeill,1966;James,1890;Koriat & Lieblich,1974) 假设:TOT是在获取具体提取目标时无意识中引发的。这个理论认为,当个体试图提取目标词但被某些东西阻碍、扰乱或者阻止了对目标词的提取时TOT就会发生;目标词对引发TOT有充足的激活作用,但是不足以引发成功回忆(Brown& McNeill,1966;Perfect & Hanley,1992)。这个假设仍然指导着当前很多关于TOT现象的研究(GaldoAlvarez et al.,2009;Hamberger & Seidel,2003;Lesk & Womble, 2004)。然而,更新的研究模型则假定了提取的多重过程或再现的多重水平(Brown,2011;Gollan & Brown,2006;Kornell & Metcalfe,2006)。所有这些研究范例都把TOT看作是提取中断或减速的标记。很多词汇获取理论的研究范式集中在语义信息提取与完整的音韵信息提取的不同上,前者在大多数的TOT中都会成功提取,而后者的提取失败为引发TOT创造了条件(Gollan & Brown,2006)。根据这些研究范式可知,个体提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语义到词汇结点的激活,再从词汇结点到音韵的激活,而TOT的产生在于只有第一阶段而没有第二阶段的激活(苏玲,陈俊,2011)。

2.启发式-元认知理论

启发式-元认知理论解释TOT时集中于个体在达到TOT的过程中所用的信息来源(Dunlosky & Metcalfe,2009)。当个体回忆不出一个单词时,元认知加工就很快被激活,告知个体这个单词是否有回忆出的可能性。元认知监控系统通过检查已回忆出的相关信息、线索的熟悉度甚至最近是否有回忆过该单词的经历,来完成上述判断过程(Warriner & Humphreys,2008)。也就是说,并非具体单词对感觉的激活或对目标词的部分回忆引发了TOT,而是大量可用的提示和线索引发了TOT,它们可能包括对目标词少许意义的部分或全部激活,甚至在个体不确定答案是否正确时对整个目标词的提取。

三、TOT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TOT我们可以探究词语提取的特征以及提取失败的机制,同时也为现象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因此,TOT对现象学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TOT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它既可以为设计学习工具提供参考,也可以促进神经疾病的治疗。

研究表明,相比正常儿童,TOT在阅读障碍儿童中更为普遍(Hanly & Vandenberg,2010)。训练阅读障碍儿童克服TOT的方法(例如首字母线索)(Schwartz, 2002)可能会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更快地获取语义信息,处理音韵信息,从而阅读起来更顺利。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要鼓励儿童去提取一个他熟悉的词语而不是让家长或教师来制定词语,这样儿童就可以从他自身的提取体验中受益。提取可以充当有效的学习手段,这一观点得到了最近很多研究数据的支持(Kornell & Son,2009;Roediger & Karpicke,2006)。

命名性失语症是指后天形成的在词语提取方面的不足(Laine & Martin,2006)。研究已表明,命名性失语症患者经常经历TOT(Funnell et al.,1996)。Funnell等人把命名性失语症描述为几乎处在TOT的恒定状态的症状,这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关命名性失语症的特点以及TOT方面的信息。

四、TOT探究的未来展望

在目标信息的提取过程中,虽然音韵信息没能获取,但对提取的语义信息的状态特征我们已有颇多研究(Gollan & Brown,2006),对TOT状态本身也有了丰富的了解(Brown,2011;Schwartz,2006)。我们仍然需要努力的是,把直接-获取理论和启发式-元认知理论这两种观点进行整合。

1.TOT综合模型的探索

一般来说,直接-获取理论和启发式-元认知理论一直被看作是相互矛盾的,最多不相互排斥(Schwartz,2002)。直接-获取理论假定是同样的事物引发了提取失败的TOT,然而启发式-元认知理论却很少直接提出导致提取失败的因素是什么。Gollan和Brown(2006)让被试在个体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快并有效地去提取期望的目标词,从而观察这个加工过程。然而,仅仅由单独的加工过程产生的提取失败是不足以引发TOT的。启发式-元认知理论对TOT体验作出了更好的解释。在实验中,先呈现一个提示(例如:哪个国家用卢比作为流通货币),以开启整个提取加工过程。很多信息将会被快速提取,同样的,很多信息也会提取失败。但如果这种失败发生得快速且确定,它将不会引发TOT;只有当提取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获得了足够的相关线索信息,此时监控系统才会介入并引发TOT。TOT在元认知层面是有意识的,并且通过显示一个足够的信息累积标记来对基本的认知过程进行反应。TOT本身也具有激发性:它提示个体还有可能对目标进行成功提取,应该继续努力积攒相关信息。这个观点提醒我们,慢速费劲的提取与潜在的对TOT的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比想象中复杂很多。例如,回答“哪个国家用卢比作为流通货币”的问题时,我们推测提取失败的原因或许有两个:第一,提示不能与目标词发生足够的联系来激活它;第二,目标词本身没有足够的激活能量以至能被快速回忆出。也就是说,提取失败可能是由于提示与目标词间的联系微弱,或者是由于目标词本身没有足够的力度来促进回忆。在第一种情况下,卢比与印度的联系不够强烈,但是若呈现另一个提示(比如:圣雄甘地来自哪个国家),此时“印度”或许就能被激活。在第二种情况下,不管提示怎么变化,“印度”都不能被提取,因为目标词本身的激活程度不够。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不同类型的提取失败是否引发了同种TOT,每种提取失败是否有它们各自不同的主观体验?未来对TOT的进一步研究需要首先弄清楚提取过程或TOT的形成过程,以及促使这种感觉状态发生的元认知加工过程。

2.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就是TOT与情绪的关系。许多研究报告把TOT与情绪联系起来(James,1890),然而,研究并没有说清楚TOT与情绪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猜想情绪反应也是促使TOT产生的信息来源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提示或问题唤起了被试的情绪,那这个情绪性信息或许就增加了TOT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Schwartz(2010)发现能引发情绪的问题确实比中性问题产生了更多的TOT。另一方面,提取失败本身是令人沮丧的,而对提取失败的认知更让人有挫败感。Brown和McNeill(1966)就曾把TOT的体验比作一种“轻微的折磨”。如此看来,或许是已经发生的TOT促使了情绪体验的产生。

虽然TOT仍然有未解决的问题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但是国际上对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引发TOT的潜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TOT通过提取失败机制以及监控提取和激发再次努力的元认知机制,不断让我们对认知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TOT的研究为元认知与行为控制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平台。TOT的综合理论模型描述了一个累积的提取过程,即个体提取的信息或许来自各种领域,但其中足够的信息量引发了TOT状态。与TOT的两阶段的直接-获取观不同(Gollan & Brown,2006),综合理论模型提供了一个可以同时包含侧重提取失败的两阶段观和侧重现象学的元认知观的架构,同时囊括了心理语言学和元认知的研究资料。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TOT在引导个体进行更深层次的记忆提取和词汇获取进程上的作用。也就是说,TOT的功能在于提醒我们,当前表面上的提取失败在之后是有可能成功提取的,因此它指挥我们继续付出适当的努力。对TOT这项功能的研究或许能广泛地应用于涉及TOT的各个领域,例如老龄化、阅读障碍或命名性失语症,也可以使普通大众对TOT的角色有更深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郭桃梅,彭聃龄.舌尖现象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 2005,28(2):494-496.

[2]苏玲,陈俊.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TOT现象发生机制之争[J].心理科学.2011,34(1):77-81.

[3]Bacon E, Schwartz, B L, Paire-Ficout L & Izaute M.Di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gnitive process and the phenomenological experience of the TOT: Effect of the anxiolytic drug lorazepam on TOT states[J]. Cognition and Consciousness, 2007,16: 360–373.

[4]Biedermann B, Ruh N, Nickels L & Coltheart M.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tip of the tongue states: New data and methodological advances[J].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008,37:171–198.

[5]Botvinick M.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decision making: Reconciling two perspectives on anterior cingulate function[J].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08,7:356–366.

[6]Brennen T, Vikan R & Dybdahl R. Are tip-of-thetongue states universal? Evidence from an unwritten language[J]. Memory,2007,15:167–176.

[7]Brown A S. A review of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3,129:394–413.

[8]Brown A S. The déjà vu illusion[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13:256–259.

[9]Cleary A M. Relating familiarity-based recognition and the 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Detecting a words recency in the absence of access to the word[J]. Memory & Cognition,2006,34:804–816.

[10]Cleary A M, Konkel K E, Nomi J S & McCabe D P. Odor recognition without identification[J]. Memory & Cognition,2010,38: 452–460.

[11] Cleary A M, Ryals A J & Nomi J N .Can déjà vu result from similarity to a prior experience? Support for the similarity hypothesis of déjà vu[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9,16:1082–1088.

[12]Costall A. “Introspectionism” and the mythical origins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06,15:634–654.

[13] Galdo-Alvarez S, Lindin M & Diaz F. The effect of age o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 associated with face naming and the tip-of-the-tongue (TOT) state[J].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9,81:14–23.

[14] Gollan T H & Acenas L A. What is a TOT? Cognate and translation effects on tip-of-the-tongue states in Spanish– English and Tagalog–English bilingual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4,30:246–269.

[15]Gollan T H & Brown A S. From tip-of-thetongue (TOT) data to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in two steps: When more TOT means better retrieval[J].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6,135:462–483.

[16]Hanly S & Vandenberg B. Tip-of-the-tongue and word retrieval deficits in dyslexia[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010,43:15–23.

[17]Jonsson F U & Olssen M A. Olfactory metacognition[J]. Chemical Senses, 2003,28:651–658.

[18] Kornell N & Metcalfe J. “Blockers” do not block recall during tip-of-the-tongue states[J]. 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2006,1:248–261.

[19] Kornell N & Son L K. Learners choices and beliefs about self-testing[J]. Memory, 2009,17:493–501.

[20] Lesk V E & Womble S P. Caffeine, priming and tip of the tongue: Evidence for plasticity in the phonological system[J].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04,118:453–461.

[21] Maril A, Simons J S, Weaver J J & Schacter D L. Graded recall success: An event-related fMRI comparison of tip of the tongue and feeling of knowing[J]. Neuroimage, 2005,24:1130–1138.

[22] Roediger H L & Karpicke J D. Test-enhanced learning: Taking memory tests improves long-term retention[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17:249–255.

[23] Schwartz B L. Tip-of-the-tongue states as metacognition[J]. 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 2006,1:149–158.

[24] Schwartz B L. Working memory load differentially affects tip-of-the-tongue states and feeling-of-knowing judgment[J]. Memory & Cognition, 2008,36:9–19.

[25] Schwartz B L. The effects of emotion on tipof-the-tongue states[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10,17:82–87.

猜你喜欢
元认知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口译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应用实证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英语写作元认知的构架研究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