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情研究述评

2015-04-16 22:22杨琳孙炳海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述评研究现状心理健康

杨琳+孙炳海

摘要:当前,自我同情研究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自我同情概念的引入,为研究与自我相关的心理过程和情绪表现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研究心理健康提供了新途径。大量研究显示,自我同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都存在正相关。自我同情是指个体不回避自己遭受的痛苦或存在的缺陷,能客观评价自己,重视和他人的联系,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认同自己,不过分关注自己的消极情绪,保持身心和谐。本文对有关自我同情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自我同情;心理健康;研究现状;述评

一、自我同情思想的起源

1.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源自“仁”的本义。“仁”,即“爱人”,这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关照。爱人是仁的核心内容,对孔子而言,爱人不仅是爱自己,更重要的是爱他人。他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爱人、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

2.佛教的慈悲观

佛教认为,人无我,即人的存在是虚幻不真的,人生充满了种种痛苦,要消除这些痛苦,就必须勤修佛法、止恶行善。在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要解脱自己的痛苦,还要解除众生的痛苦,即抚慰痛苦、缓解痛苦、祛除痛苦,由此而产生了佛教修行的基本要求,即慈悲观念。“慈”是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拔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同情、爱护众生,帮助众生解除苦难,给予解脱之乐。

3.亚当·斯密的同情论

同情(empathy)是亚当·斯密同情论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凭借想象力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联想所产生的情感,是旁观者将自己设想为公正的第三者,并将自己置身于行为当事人的境地,进行设身处地的想象,从而产生与当事人相似的情感反应。同情简而言之是指人们对任何情感的共鸣,这种同情不单是指对他人不幸的情绪反应,也包含着对他人福乐的同感。

二、自我同情的内涵

自我同情是由Neff(2003)提出来的,她认为,自我同情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痛苦和失败不予回避,用开放宽容的态度加以感受,并给予无偏见的理解。我国学者张耀华、刘聪慧等认为自我同情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态度或情绪调节策略及情绪唤醒状态。

自我同情不是自我中心。许多心理学理论假设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对自己的关注多于对他人的关注。但普遍经验表明,人们通常对待自己更为严格和挑剔。这种对自己的挑剔可能源于对自私、任性或自我中心的恐惧。自我同情促进了对他人同情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看作是普遍的人类经历,承认不幸、失败和不足是人类的一部分,并且所有人——包括自己都值得同情,不必通过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比较来强化或保护自尊,从而避免了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同情不是自我纵容(self-indulgence)。自我同情并不表示对自己的弱点妥协或无为,而是鼓励自己在必要的地方作出改变,并纠正行为有害或无益的方面。相反,缺乏自我同情更可能导致无为。

自我同情不是自我怜悯(self-pity)。当个体感到自怜时,通常会觉得自己与他人高度隔离,变得全神贯注于自己的问题而忘了其他人正经历着类似(或更糟)的困难。个体因为这种感受而不能自制,也夸大了个人痛苦的程度。自我同情则相反,要求个体致力于认知之外的活动,让个人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相关的经历。自我同情抑制了孤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增加了人际相互联系感。

三、自我同情的结构

Neff最早研究了自我同情,她认为自我同情包含三个基本成分:自我宽容(self-kindness)、普遍人性(commonhumanity)和正念(mindfulness)。自我宽容指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予以理解。普遍人性是指个体对“人无完人”的接受程度,即认识到所有的人都会失败、犯错或者沉湎于不健康的行为,不孤立地看待自己的遭遇,强调个体与他人的联系。正念是指对当前情景的清晰觉察,既不忽视也不对自我或生活中的不利方面耿耿于怀(Neff,2003)。首先,认识到自我和他人一样都值得同情是十分重要的,客观地对待自己的经历;其次,不过分认同当前所处的状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及时作出调节。

这三种成分虽然在概念上存在区别,但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正念促进自我宽容、普遍人性。正念无偏见的公正立场减少了自我批评,促进了自我理解,因此直接增进了自我宽容。还有,自我同情所采取的平衡的视角直接作用于以自我为中心所引起的孤立感,促进了普遍人性感。其次,自我宽容和普遍人性感能进一步提高正念。例如,当某人停止责备自己一段时间,去体验一定程度的自我接受的感觉,将会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使得保持思想和情绪的平衡更为容易——而不是逃避或沉溺于其中。同样,记住苦难经历和个人失败可能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有助于将个人经历置于这种视野中,提高了思想和情绪保持正念的能力,并且不会过分认同它们。再次,自我宽容和普遍人性的感受彼此也能相互促进。当严厉地批评自己时,增强了自我意识,这种高度的自我意识增加了孤独感。但是,对自己宽容可减轻自我意识,产生更多的普遍人性感。反过来,意识到苦难和个人失败是与其他人共有的,能够减轻责备自己的程度,对个人经历的去个性化,使得对所有处在痛苦中的人,也包括自己在内,产生宽容和理解的感受。

四、自我同情的研究方法

1.量表法

自我同情量表是当前测量自我同情水平的主要工具,由Neff依照自我同情的三个成分编制而成。自我同情量表共包含26个项目,包括自我宽容、自我批判、普遍人性、正念、过度沉迷几方面的内容。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3,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系数均较高,心理测量学属性较好。

2.实验室法

采用实验室诱导法也可以诱导出个体的自我同情。Leary等人(2007)采用实验室诱导法,使被试产生了状态性自我同情。实验者首先让被试罗列出自己和他人都经历过的负性事件;然后,让被试以对待经历负性事件的朋友的方式书写一段文字,对自己表达出理解、友善和关切;最后,让被试以客观冷静的方式来描述他们对负性事件的反应。结果发现,被试的状态性自我同情被充分诱发出来,并且诱发组被试经过负性事件的回忆后表现出了较少的焦虑和愤怒等负性情绪。

五、自我同情的有关研究

1.自我同情的理论探讨

(1)人本主义心理学

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都和自我同情有着强烈的共鸣。马斯洛提出“存在知觉”这个概念,即对自我无条件的、宽容的、富有爱心的接受。他认为接受和承认自己的痛苦、失败,对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完全坦率地对待自己是人能够做的最有益的认知努力。罗杰斯提出对自我的“绝对关注”,不是指绝对积极的自我评价,而是指在情感上对自我无条件的关心。罗杰斯认为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非裁决的、宽容的自我态度应该是治疗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埃利斯提出“绝对自我接受”,他认为忍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承认和原谅自身缺点的自我态度是个体实现心理健康的关键。斯耐德(1994)也指出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指导病人关注自己的情绪反应,帮助病人形成“内在移情”。

(2)自我关系模型

自我关系模型是Jordan等人(1991)在研究女性心理发展时提出的。在她的著作中,她简单地界定了自我移情,即个体形成非裁决的、开放的自我态度的过程。个体承认和接受先前否认了的自我方面,以富有感情的、联系的方式重新协调自我。Jordan指出,个体同他人情感上的联系以及对人类不可避免失败的认识,都有助于自我移情。自我移情最接近于自我同情,但由于Jordan局限于研究女性的心理发展,而没有从自我和他人这个角度讨论整个人类的体验,所以在之后自我同情几乎没有得到论证和发展。

(3)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指关注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唤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并在面对压力和痛苦时,设法改变负面的情感状态。通常情况下,个体的防御机制会回避当时的负面情绪,转移自己的注意,避免直接面对问题。stanton等人(2000)认为情绪应对可以采取一种更有建设性的前摄形式。他们提出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个体为了维持注意,探索和理解自己情绪作出的努力尝试,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在很多方面,自我同情都类似于一种有效的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自我同情同样需要维持对情绪的注意,用宽容和理解代替对痛苦情绪一味的回避,更清楚地理解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有效的行动,把负面的情绪转换成更加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改变自己和环境。

2.自我同情的实证研究

(1)自我同情的机能

Neff在对自我同情的研究中发现,得分高的被试对自己和他人同样宽容,而得分低的被试对他人更为宽容。男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在一组以佛教信徒为被试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佛教徒组的被试的自我同情得分显著高于另一组的在校大学生被试。另外,信教时间的长短也影响自我同情的得分,这进一步证实了其在时间上的一致性。

另外一些研究者探索了自我同情图式的有效性。Gilbert等人(2004)对抑郁患者的实验发现,高自我批评的被试与低自我批评的被试相比,他们形成自我同情图式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自我帮助组的高自我批评被试同意形成自我同情的图式有助于他们减轻抑郁。

最近,研究者们又验证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业成就目标与自我同情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同情减轻了对失败的恐惧,同时加强了能力知觉。自我同情和掌握型学习目标呈正相关,与表现型学习目标呈负相关。在一项对近期中期考试失败学生的重复实验研究中,发现自我同情的个体有更为良好的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他们在重新解释、自我接受和消除负面情绪上的得分达到显著的正相关。

(2)自我同情与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证实,自我同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自我同情和自我批评、抑郁、焦虑、沉思、思维抑制(Neff,2003)、表现—回避目标(Akin,2008)、顺从行为(Akin,2009)有负相关,与社会关系、情绪智力、自我决定(Neff,2003)、掌握成就目标(Akin,2008)、心理健康(Akin,2008)、学习控制感(Iskender,2009)、自我效能感(Isk-ender,2009)、学术成就(Conway,2007)存在正相关。研究发现,自我同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和正向预测作用(侯佳捷,2007;陈红,2008)。

(3)自我同情与跨文化研究

Neff、Pisitsungkagarn及Hsieh调查了泰国、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被试的自我同情、自我构建(selfconstrual)和心理功能。结果发现,泰国被试的整体自我水平最高,而台湾地区最低,美国居中(两两之间的文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甚至当控制了自我构建变量后,这些跨文化的差异仍然存在,表明自我构建的差异不能解释自我同情的变异(台湾地区和泰国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关联自我构建水平,但两者的自我同情水平却非常不同)。

有些学者从集体主义取向和个人主义变量上对自我同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作用显著,东方人的自我同情水平显著高于西方人。但是,也有研究显示亚洲人比西方人倾向于更多的自我批评,表明亚洲人可能自我同情水平较低。

六、提高自我同情的技术

1.同情注意训练(Compassionnate Mind Training,CMT)

Gilbert(2005)指出,自我同情之所以能够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是因为它有助于个人感到被关心、相联系,有助于情绪冷静。他认为自我同情带来的安全感和依恋感解除了自我的威胁—防御机制,激活了自我安慰机制。自我同情能增强个人的亲密能力、有效的情感调节、自我探索和对环境的成功应对。Gilbert和同事发明了同情注意训练,一种基于自我同情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习惯性自我批评的患者。治疗帮助患者在面对自己的失败和缺点时,能够安慰自己,恢复信心和热情。虽然这种心理治疗方法还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但是已有研究证实CMT可以显著减轻自我憎恨、焦虑和抑郁,甚至使患者的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

2.完形双椅对话技术

Kirkpatrick(2005)使用完形双椅对话的方法(Gestalttwo-ehairdialogue)检验心理干预是否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同情水平。被试分别在两个椅子上扮演冲突的双方:体验者 (experiencing chair)和旁观者 (other chair)。体验者很快从抱怨转变成自我审视;旁观者由最初的外部说教转变成内心探索,更能理解和接受自我。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呈现出了自我水平提高的倾向。

3.压力减轻训练(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

基于注意的压力减轻训练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压力管理项目,能够非常有效地减轻个人的压力和相关的症状。Shapiro等人发现,参与了MBSR的被试,六个星期后自我同情水平显著提高了,结果还显示压力减轻的程度是由自我同情这个中介变量调节的。

七、未来研究展望

1.测量工具

自我报告的量表在测量个体自我同情水平的准确性上必然是有局限的,因为很多人可能并不非常清楚自己的情绪体验,意识不到他们自我同情的程度。那些压抑或回避自己负面情绪的人,难以用自我报告的形式准确测量。因此,应该发展其他的方式以更准确地测量个体的自我同情水平(比如通过临床评估)。

2.自我同情的缺陷研究

尽管自我同情显示出一定的优点,但还应探究其存在缺点的可能性。比如自我同情是否也会有适应不良的情况,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自我同情对情绪调节会有反效果。有时,自我同情也可能成为某些不良情绪的伪装,比如自我怜悯、自我放纵等,目前对此的研究还很不深入。

3. 自我同情的临床研究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自我同情对过分自我挑剔的个体非常有益,因此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调查自我同情在临床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发挥自我同情的临床优势,以确定哪些干预技术对于提高个体的自我同情水平是最有效的。

4. 情境事件研究

在已有的研究中,被试所面临的情境,相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困难来说太轻微了。未来研究应检验自我同情的个体是如何应对严重的真实生活事件的(比如重大疾病、严重生活变故等),以便了解在多大程度上的自我宽容有助于缓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严峻挑战的冲击。

参考文献

[1]陈红.大学生自我同情对消极事件的缓解作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侯佳捷.大学生自我同情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07.

[3]徐东明.关于佛教慈悲观与孔子仁学观的比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55-108.

[4]张耀华,刘聪慧,董研.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

[5]Ellis A.Humanistic psychology therapy: Therationaemotive approach[M]. NewYork: Julianpress, 1973.

[6]Gilbert P. Compassion and cruelty: A biopsychosocial approach[M]//Gilbert P(Ed.). Compassion: Conceptualisations, research and use in psychotherapy. London: Brunner-Routledge, 2005: 9-74.

[7]Jordan. Empathy and self-boundaries[M]. NewYork: Guilford, 1991.

[8] Leary M R, Tate E B, Adams C E, Allen A B, Hancock J. Self-compassion and reactions to unpleasant self-relevant events:The implications of treating oneself kindl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92): 887-904.

[9]Maslow A H. Towardas psycholoy of being[M]. NewYork: van Nostrand, 1968.

[10]Neff K D. Self-compassion: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J]. Self and Identity, 2003,(2):85-102.

[11]Neff K D.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mpassion[J]. Self and Identity, 2003(2):223-250.

[12]Neff K D, Pisitsungkagarn K, Hsieh Y P. Selfcompassion and self-construal in the United State, Thailand, and Taiwan[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8, 39: 267-285.

[13]Rogers C R, Stevens B. Persontoperson: The problem of being human[M]. MoabUT: Real People Press, 1967: 133-154.

[14]Snyder M.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telligeneein psyehothey[J].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994, 34: 84-108.

猜你喜欢
述评研究现状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