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扶贫方式的新思考

2015-04-16 12:20高权
商业文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开发式民心着力

高权

一年来,扎旗委党校教学人员开始了新一轮的基层调研,在深入基层的走访和交流中,本人就自己关注的扶贫问题,简单的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众所周知,所谓的扶贫就是帮扶贫困户或者贫困地区的发展,改变贫困面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业,也不是简简单单,小打小闹就可以收到成效的事业。扶贫工程是事关一个地区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工程,也是一个地区、一个旗县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地区要富和要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短板。本文主要是谈扶贫方式的一些思考,对于扶贫的重要性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笔者认为要想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一是要转变观念,二是转变途径(也即着眼点),三是转变机制,四是转变目的。

一、观念问题是思想问题,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总开关

扶贫开发方式转变,观念能不能转变、思路能不能拓展、头脑是不是清醒至关重要。转变到不到位首先是认识到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被忽视的恰恰是认识问题。现在有些干部比较浮躁,坐不住,成天都在“动”。好像只有跑来跑去、走来走去、颠来颠去、吃来吃去,那才叫工作;坐下来研究些问题、思考些问题,就不算工作。这是不对的。坐下来研究些问题、思考些问题,观念更新了,思路开阔了,办法就有了。就比如我们下去调研,在其他的一些地方总会有一些同志抱怨资金不够、项目太少,实际上,相同的经费、同样的项目,放在不同的地方、叫不同的人去干,效果可能大不一样。我们党校资金同样紧张,作为旗县党校项目自然很少,但是,我们仍然能拿出像样的调研文章出来。为什么?就是观念有差距,思路有差距,素质有差距。有的等米下锅,有的找米做饭,结果当然不同。扶贫开发给经费给项目要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则有着广阔的空间。年初的时候,盟委就要求思想要要解放,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等靠要的僵化思想。强化区域经济自身的后发优势。

解放思想是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往往是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来了,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领导干部要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服务水平。

二、扶贫方式转变的着眼点:着力民生、着力民心

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必须持续扶贫开发成功的经验做法,不断积累“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的实践成果。“重在持续”,目标是发展,要求是注重积累,方法是不间断、不停顿推进,根本落脚点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持续发展的意识,把“发展”作为制定扶贫开发政策措施首选的价值取向和检验扶贫开发成效的主要标准,把“着力民生、着力民心”,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实惠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连片开发、竞争式开发、参与式开发等行之有效的开发模式,注重扶贫开发的成果积累,在量变中求质变,在渐进中求突破。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具体实际,要把科学发展作为本地发展的理论指导,既不能搞一刀切的僵化模式,也不可随波逐流。敷衍了事。我旗的南北经济有差距,在扶贫过程中要考虑南北的具体情况,考虑每个村屯的具体情况。

在精力投向上,不能只重开发前、开发时,不重开发后;在项目功能上,立足持续发挥效益,防止“一锤子买卖”;在绩效评价上,既注重当年、当项、当效的评价,更注重隐绩、长效的评价;在扶持措施上,坚持把开发时的“输血”转变为开发后的“造血”,组织、依靠贫困群众,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成果积累上,变“掰苞米”为“滚雪球”,积小成为大成,积小增长为大提高,积脱贫为致富。扶贫开发要坚持持续抓、抓持续,长期抓、抓长期,一直到抓到成绩不变,抓到群众满意。

三、转变机制:落实“重在统筹”

转变扶贫开发方式,落实“重在统筹”,必须统筹扶贫开发的规划与实施,逐步提高“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的综合效益。“重在统筹”,前提是“筹”,即搞好规划、谋划;要求是“统”,即搞好统领、统揽;方法是“做”,即搞好运作,运作要科学到位,要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实干实效。做大、做强、做好扶贫开发事业,要统筹规划各项扶贫措施,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源,统筹安排扶持对象,做到政策上同向、投入上同步、措施上同力,实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开发式扶贫,从操作层面讲,是一种特定的扶贫方式,有别于单纯“给予式”低保。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扶贫工作还要不要搞;另一个是扶贫工作应该怎么搞。有人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了,经济实力雄厚了,城镇一体化加快了,整村推进搞完了,贫困人口减少了,“低保”已经“覆盖”了,扶贫工作不重要甚至不需要了。实际上,按照人均年收入1196元这样的标准,目前我国还有4千万贫困人口,这个数目仍然是巨大的,要让这部分人脱贫致富,任务依然长期而艰巨。即便以后发达了、富裕了,也还有个相对贫困问题。欧美发达国家也很重视扶贫,因此,扶贫工作没有也不会过时,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扶贫工作应该怎么搞?是像“低保”一样把贫困人口“包”起来,给几个钱了事,还是继续走开发式、自主式、“造血式”扶贫道路?从我们的国情、区情和30年开发式扶贫的实践经验看,“包”起来,财力不足;“包”起来,也会是死路一条。开发式扶贫能充分发挥有限财政扶贫资金的“酵母”作用,数倍放大其功能,有效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开发式扶贫能充分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真正解决脱贫致富的动因和根本力量问题;开发式扶贫本质地区别于单纯“给予式”低保,能实质性地解决扶贫工作的定位问题。我们在调研中特地了解了巴彦高勒镇四方城子村的扶贫进程,该村是自治区党校的帮扶对象,今年一改往年的帮扶做法,由给钱给物到栽果树、谋发展门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予式到造血式的转变,反映的是扶贫方式上的科学转变。因此,开发式扶贫方针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四、扶贫开发的目的:重在为民

转变扶贫开发方式,落实“重在为民”,要破解扶贫开发瓶颈和难点,切实保证“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的实际效果。重在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体现对人民负责。比如,领导干部比较关注GDP,但老百姓不太关心;领导干部比较关心产值,甚至少数人认为环境、资源问题可以放一下,但老百姓却不赞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正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重在为民”,必须“着力民生、着力民心”。扶贫开发是扶贫济困的德政工程,也是关切老百姓实际利益的民生和民心工程,体现“重在为民”必须在破解扶贫开发的难点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柏晶伟杨良敏;为了救助弱势群体[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2]田继明;对风景区旅游扶贫的几点建议[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周天勇;农村扶贫方式、成本和效果的反思[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猜你喜欢
开发式民心着力
党心民心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民心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浅谈初中美术开发式教学模式
例谈高中数学开发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