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大潮的深度冲击下,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在深刻调整: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分化,信息爆炸,思想多元,权利觉醒……与此同时,以微博、微信、论坛、社交网络等网络传播媒介发展迅猛,日益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中,成为各种利益诉求表达的舆论场和社会思潮交锋的重要平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舆情日益复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或传播者,个人言论有可能会左右他人的判断和选择,影响新闻事件的走向。应对舆情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不同行业、领域的管理者和宣传工作者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杜绝坐等观望的被动应对,敢于在纷繁复杂的声音中“主动出击”,做到敏锐捕捉舆情、客观研判舆情、正确引导舆情。
一、理性看待新闻舆情
公民民主意识增强成为新闻舆情的源动力。随着法制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这成为个体发起、参与舆论的源动力。同时,个体诉求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利益,进而延伸至对体制的关注,对政策的思考,对服务、行政、执法等部门的评价。
工作缺位、不当引发不满是形成新闻舆情的主因。由于少数部门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造成工作缺位、失职、不当,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损,引发不满情绪,进而诱发舆情。
突发事件成为新闻舆情兴奋点。除了部门工作外,部门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行、个人修为等都有可能成为突然引发舆情的兴奋点,进而可能被无限放大,从针对某一个体升级到针对其所属单位,甚至把单位所属的全系统推到风口浪尖。此外,少数人以拿着放大镜的心态,将发生在少数个体身上的偶然现象大肆渲染、传播,从而制造出吸引公众眼球的热点舆情事件。
不同媒体交相互动成为新闻舆情升级的推手。一些舆情事件往往是首发于互联网,传统媒体跟进后,互联网再次转发,由此交相互动,推波助澜,导致舆情不断升级演化。个别媒体为抢先发稿,在新闻竞争中占领先机,核实、把关不严,造成报道不实、误导公众;极少数媒体人员以“爆料”为名,恶意炒作。
二、目前新闻舆情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
缺乏敏感性。任何一起舆情都要经历发起、酝酿、推进、高潮、平息等一系列过程,由于舆情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一些部门的领导者、决策者和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舆情敏感性,对媒体运作的过程不了解,对一些可能引起重大影响的舆情苗头认识不清、预估不足,错失最早、最佳处置时机,从而酿成大范围的舆论事件。
缺乏公信力。面对突如其来的舆情,一些部门目前尚存在手忙脚乱、无章可循的情况,回应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力,甚至采取“堵、躲、糊、瞒”等消极态度应付,封堵媒体,不公开,不回复;装聋作哑,甚至锁门、关机、藏人;态度不诚恳,一味糊弄了事;怕曝光,对公众隐瞒,对上级隐瞒,越描越黑。
缺乏可调度的资源。应对舆情往往需要调度大量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媒体资源。一些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官方网站等自身形象建设滞后,缺少有效的应对资源,难以协调传统权威媒体,一旦有舆情出现,往往会陷入“真相出不去,谣言止不住”的尴尬局面。
缺乏专业人才。舆情应对人员需要具备较全面的个人素质,并且经过专门培训,具备敏锐的舆情研判能力、良好的媒体沟通协调能力、政策解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目前,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企业,都亟需这类专业人才。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比较欠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没有丰富实践的积累和成熟的经验可供“传、帮、带”,造成在舆情面前“群体性失声”。
缺乏判断力和追寻事实的精神。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媒体、宣传部门而言的。客观、准确是媒体进行宣传的最基本原则,媒体报道舆情事件时应严格遵循新闻的六要素“5W+1H”,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How(怎样),阐述清楚“出于哪些背景和原因,哪个部门或个人在何时,发生了哪件舆情事件,事态进展或结果如何”。但实际中,这一点很多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存在很多欠缺,事实未经认真核实、深度挖掘,便草草发稿,导致失真信息被传播。
三、积极主动进行新闻舆情的管理与引导
迅速反应,处置舆情。对各类媒体上出现的负面舆情,要第一时间反应,准确研判事件性质,客观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上报所属上级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方案。要重点进行事态、民意研判,明确事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状态,了解包括传统媒体、意见领袖、民众在内的社会整体舆论的态度,必要时还要进行法律、政治等方面的研判。与此同时,要追踪溯源,寻找舆情事件的起因和发起端,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经调查情况属实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并将调查处理情况以有效形式公开,把舆情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向社会公众传递不护短、不手软的讯息。对经查由少数人发布的虚假信息、不负责任言论所产生的失实或误导性的舆情,要依法予以回应,澄清事实真相,避免以讹传讹,并在必要时追究法律责任。
主动公开,引导舆情。“谣言止于公开”,要正面引导、主动公开舆情事件真相,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和纠纷。首先应把好时效关,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布已被证实的信息。针对舆情的澄清与解释工作应扎口管理,把好内容关,最好在部门内指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和接受采访。针对不同的舆情,把好方法和平台关,灵活采用新闻发布会、信息通报会、新闻通稿和网络发布等不同方式进行舆情回应,也可以邀请权威新闻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当外界有疑虑时,可邀请第三方如专家学者、舆论领袖等发表意见,增强说服力。涉及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舆情,可以请权威机构、权威人士进行专业解读,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同时,避免信息传播失真、失控。
健全机制,管理舆情。一要建立舆情监控机制。把舆情引导和应对纳入日常工作,并明确职责,条件允许时可设立专人专岗。完善舆情监测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监测员队伍,实时浏览主流媒体并利用专业监测软件筛查监测舆情,早发现早处置。网络监测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重点网站、论坛和微博等言论活跃区域的监控,采用人工监控和软件“关键字”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二要健全舆情处理机制。做好应急处置方案,在必要时即使开启。坚持新闻应急、舆论引导与事件处理同步推进,第一时间启动舆论引导应急预案。处置事件时要实行事件处置和舆论处置的双处置,确定新闻发言人和联络人,确保在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能引导有序处置得体。三要完善与媒体的沟通机制。善待媒体,善用媒体,由专人进行日常沟通、交流和协作,支持媒体正当采访和报道活动,共同维护规范、健康的舆论环境。
居安思危,预防舆情。“上医医未病之病”。做好舆情管理工作,最根本的还在于加强自身建设,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防患于未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一要拓宽工作宣传渠道,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理性的声音占据主流。积极推进门户网站建设,将信息公开作为必设栏目,方便公众查找、阅览有关信息。规范工作程序、方式,明确评价工作的标准、条件、时限和责任。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二要抓好队伍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法治文化和集体荣誉感的培育,让每个人的工作和行为有约束有规范,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要抓好法律保障工作。设立法律顾问,外聘律师或者法律专家,明确职责,使他们在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处理突发情况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事求是,审核舆情。作为新闻舆情事件的传播者、报道者,新闻媒体应时刻谨记自己是社会的守望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要对所有新闻舆情进行必要审慎的核实,进行客观、真实、公正、公平的评论和报道。与此同时,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视媒体和刊物出版的控制,从源头杜绝失实的负面新闻和评论出现。在处理突发性、灾难性的新闻舆情报道方面,应该以国家通讯社和中央媒体消息为准,以维护社会稳定。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大众媒体早已不是传播信息的唯一渠道,正因如此,主流媒体的正义之声来引导舆论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我国的新闻产业正处在转型时期,应加强对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公信力是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黄明辉;谈城市化、财政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3年11期
[2]江刚成;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