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贤而疑
《刘廙政论》上说,“自古人君,莫不愿得忠贤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访之于众人也。忠于君者,岂能必利于人?苟无利于人,又何能保誉于人哉?”
译文:自古以来,当君主的人,没有不想得到忠贤之士而任用他们的。而得到这些忠贤之士之后却又免不了去向众人调查,问问这些忠贤之士究竟如何。但是忠于君主的人,哪里能够事事都有利于他人呢?如果有一件事得罪了人,没有给人带来利益,那怎么能够让众人都称赞他,在众人中都得到好的名声呢?
二、求全责备
《袁子正书》上说,“故凡用人者,不求备于一人。桓公之于宁戚也,知之矣。”
译文:凡是君主用人、领导用人,都不能够求全责备。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求全责备。齐桓公与宁戚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能不当官(所谓的“能不当官”,即人的能力与其所担任的官位不相匹配。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力低者被授予高官,另一种是所担任的官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管子》上说,“明主之择贤人也,言勇者试之以军,言智者试之以官。试于军而有功者则举之,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
译文:考察一个人的才能,明智的君主选择贤人必临之以事而验其能。在试用的过程中,能够看出这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这是避免不能称官的有效途径。能不能称官,要看他的能力和官位是否相当。能力很低,就不能授予高官,反之亦然。
四、德不当位,功不当禄
《潜夫论》中记载,“是故先王为官择人,必得其材,功加于民,德称其位,此三代开国建侯,所以能传嗣百世,历载千数者也。”
译文:古代的先王为官职选择人才,一定要得到德才兼备的人,使他功劳惠及于广大的民众,他的德行和他的位子相称,这是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建立国家封侯的根本,所以能够传承百世,历载千年。
五、偏信壅塞
《政要论》上有这样一段论述:“为人君之务,在于决壅;决壅之务,在于进下;进下之道,在于博听。”
译文:君主的要务在于排除蒙蔽,不要受人蒙蔽,排除人蒙蔽的关键就是在于使下面的言论都能够传达到君主这里。“进下之道,在于博听”,而能够使下面的言论传达到君主这里,最关键的在于广泛地听取众人的意见。
六、妒贤畏能
《孙卿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明主好同,暗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飨其盛,暗主妒贤畏能而灭其功。”
译文:明智的君主喜欢和大家共同商议事情,而昏庸的君主喜欢独断专行。明智的君主尚贤使能,进而使国家得到治理,人民安居乐业。而昏庸的君主妒忌贤德的人,畏惧有能力的人,结果就毁灭了他的功绩,致使国败家亡。这表明妒贤嫉能的人做不了大事,而且还把已有的功绩丧失掉。
(摘自《群书治要》)
编辑点评:
以上是《群书治要》中论述的用人大忌。用人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用人得当与否,直接攸关国家的兴衰成败和社会民心的和谐安定。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德”是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应进一步提升“德”的分量,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 以德修身是基础。良好的品德不仅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修德,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之要。领导干部的道德好坏具有放大和示范效应,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和带动他人。自己身正行端,才能有威有严;以德服众是重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官德失范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有威信,也不可能在群众中产生凝聚力。以德服众,就是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以德领才是保障。“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德是第一位的。以德领才,就是要始终坚持德比才重、德在才先的理念;以德润才是关键。从古至今,凡能够成就伟大事业,为社会和人民作出贡献而青史留名者,必定以“大德”润“大才”;德才兼备是根本。这是党选拔和任用干部的原则。
总之,对一个领导者而言,要真正任用贤才,使人尽其能,必须力免用贤而疑、求全责备、能不当官、德不当位,功不当禄、偏信壅塞、妒贤畏能这六个倾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贤者竭其力,百姓服其治,政治清正廉明,国家长盛不衰。(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