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选修课的魅力增值点

2015-04-16 00:32陈美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期

陈美琴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选修课应运而生。在众多选修课程中,语文选修课应如何凸显自身魅力,吸引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试从知识含量、生活气息、心灵碰撞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选修课  知识含量  生活气息  心灵碰撞

在新一轮课改中,各类选修课程应运而生,语文选修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在师生关系中,选修课的主动权更多掌握在学生手里,教师开出一门课程,学生可以决定选或是不选;即使选了这门课,学生在课堂上也未必认真听课。选修课没有了高考的保驾护航,从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通过课程本身而不是通过高考分数去吸引学生。那么,语文选修课该如何增长自身的魅力,笔者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笔者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界定:

一是此处所讲的语文选修课并非是指高中语文选修IA内容,也不是人教版、苏教版等出版社提供的选修IB教材,而是指学校老师自主开发的语文选修课程。即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特长及学校特色,自主开发出一些语文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与其他课程一起组成学校的选修课体系。问题是,在理科当道的大背景下,在如此众多的选修课程中,语文选修课如何脱颖而出,招徕学生。

二是在现行的选修体系中,学生所选的是否就是学生感兴趣的,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在高考压力下,高中生选课带有一定的功利力,往往偏向于那些高考中有用的课程;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等问题,学生即使不带功利也未必选得中自己喜欢的课程。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针对有些“不情不愿”来选读语文选修课的学生,教师又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综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为语文选修课找几个魅力增长点。

一、有知识含量

在选修课堂中,学生走入教室时可能并不是完全因为兴趣而来,但教师在学生离开教室里必不可让他们空手而归。一堂有含量有收获的课,是有吸引力的。在早些年的选修课开设中,语文校本选修课堂很容易被看视频听故事所取代,这样的课堂“水分”比较大,学生有兴趣也未必有收获。不同于必修课程,语文选修课在知识专业性方面可以表现得更深入。必修重在语文基础知识,选修则可以向专业领域拓展,如新闻、传记、诗词等等。笔者近期致力于《记者团》的校本课程开发,带领学生进行了八个方面的专题知识学习:新闻与记者、小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访谈录、消息、人物通讯、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特写。这些内容围绕“新闻与记者”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平时在必修课程中少有接触的,很有新鲜感。

语文选修课的知识含量除了专业性之外,更多地表现为实用性。教育原本是应该带给人愉悦感的,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能力增长的快乐。可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对学习深感厌恶,因为他们竭尽全力所学的很多是因高考所定而非自己生活所需。笔者认为,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方面,语文选修课在工具性上有着比必修课更大的发挥空间。正如英国在处理课程设置的三大基础(学生、知识、社会)中重视选修课与社会联系一样,语文选修课可以更倾向于实际应用①。以《记者团》这一门校本课程为例,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如何作采访写报道后,当学校举行诸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时,马上可以将所学的化为实用。学以致用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成就感。

当然,语文选修课在保证知识含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取向。在中学课堂里,有些校本选修课可以和校社团活动相结合,如笔者所带的《记者团》选修课学员亦即是校“小记者”的社员。在《记者团》的选修课程中,学生除了学习“新闻与记者”的相关知识外,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以采访报道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把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

二、有生活气息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知识的延伸、拓展是由内向外的,从书本走向生活。在语文选修课中,知识的构成可以由外向内,让生活走进课堂。即不同于必修课程中知识的载体多出于经典文献、大师之笔,语文校本选修课的内容素材可以来自身边,使课堂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避免知识的僵化与隔离。因此,语文校本选修课是开放的,是带有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的。如在《记者团》的选修内容中,校园新闻、校报、团学讯、当地晚报等媒体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生发地。这些素材具体、鲜活,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身边新闻的关注能带动学生的关注,学生一开始从对写新闻可能不感兴趣,但还是听新闻的还是有兴趣的,特别是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从听新闻到写新闻,兴趣一点一点培养起来。

当然,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如有关“新闻”这一专题的选修课程,人教版的《新闻阅读与实践》在新闻体裁方面作了详尽地编写。不同于这些专家学者,中学一线老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不必拘泥于知识体系上的全,而是可以将知识的触角伸向生活深处。如“通讯”这一模块,人教版选修教材中选用的阅读素材是《彭德怀印象》《世界选择北京》《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风雨入世路 ——中国与WT0》,这些文章经典,精致,但也有距离感,学生未必感兴趣。笔者在讲述这块内容时,恰巧接到学校要求采访一位知名校友的任务,因此,笔者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将内容锁定在“人物通讯”上,把媒体上对该校友的相关报道及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作为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有这样一段话:“语文与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②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开发选修课内容时,知识体系不必求全,而是求专,切口要小,操作性要强;知识内容上不必求深,而是求活,将生活搬进课堂。某种程度上讲,一线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其体验意义高于观赏价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是个参与者,亲历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心灵的碰撞

在高中语文的必修课程中,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很多内容都是教师一讲了之,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的个性化感悟都被忽视了。语文校本选修课不在高考之列,在教学进度上可以更从容,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更自由,让课堂从“考本”走向“生本”,从与考题的碰撞走向与学生心灵的碰撞。

1.有心灵的碰撞,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必急于教给学生结论性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体悟、交流、碰撞。笔者在《记者团》课程的“访谈录”这一教学模块中,教学步骤具体为:第一课时,介绍访谈录;布置作业,要求采访三个不同工种的人,拟写采访提纲,完成访谈录;第二课时,小组交流,课后要求完成“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的专辑制作;第三课时,课堂展示与评比。这三个课时中,除了第一课时是教师主讲,二、三两个课时则是以学生为主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鉴赏和评比。语文选修课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结构,其学习场所由室内延伸到校外,其学习方法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师传生受,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体。

2.其次是营造交流的氛围。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一下子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可能一时无所适从。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中肯说、会说。如上文所讲的访谈活动中,学生采访的对象有医生、教师、企业经理、柜台服务员、小区环卫工、门卫大爷等。一位学生采访的是珠宝店的柜台服务员,在课堂“展示与交流环节”她谈到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当时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采访这位阿姨的,因为在我们眼中营业员是一种很不起眼的职位,我想至少我们学校的学生应该不会有人把这个作为理想职业。凭着日常在购物时对这个职业的了解,我们问了一些问题,觉得与我们想象中不一样。因为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正有顾客在买车上的挂件,我们在旁等了一会,听她们讲翡翠,不厌其烦的推销,真是令我们佩服。后来我想任何职业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我不再认同“你是IT工程师,你就要懂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而如果你是一个清洁工,只要扫扫地就行了”这样的观点。无论是什么职业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哈佛毕业生回国当城管的事也有发生,只要我们抱有一颗敬重职业之心,我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焕发光彩!

这一番话引起同学与老师的思考,在这一堂选修课中,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写访谈录,还包括内心深处对职业对理想的探讨,知、情、意、行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去理解课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少有机会听学生讲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课堂中多是倾听与接受;我们往往要求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而少有时间让学生生生间对话,学生多是旁观者。在语文选修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同时也是倾听者;学生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倾诉者。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在课堂中,心灵的碰撞是最具有震撼力的,也是最有吸引力的。

最后,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在新课程体系中,语文选修课绝不是鸡肋,而是有其魅力所在。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所在和成长需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学生自然也就乐在其中了。

【注释】

① 杨云萍. 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同质化问题及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10期.

② 陈学中. 走进心灵碰撞的课堂[J]. 学周刊,2014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