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红,张晶瑜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质控科,吉林 吉林 303)
临床肌电图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除在神经内科范围以外,也涉及到神经外科、骨科、皮肤科、免疫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复科、泌尿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疾病的检查。但临床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较多,但完善其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很重要,建议将临床肌电图检查学引入医学综合院校临床医疗专业教学的理论教程中,从基础做起。
肌电图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必备的客观检查手段,是一项操作非常严格,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的检查,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结合临床问诊,尤其是细致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综合判定,同时与诊断医师的操作设计方案、严谨的操作方法和准确的技术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涉及周围神经病、肌病、神经丛和神经根病变及运动神经元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等内容时,因涉及大量肌电图的临床相关诊断结果,之前在诊断学或其他基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从未涉及到,使诊断学内容与内科学相关内容脱节,造成学生不知肌电图为何物,更不能理解其中感觉阈值测定、F 波、波幅等数据内容在该项检查中的意义,只能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忘得一干二净。目前我们所用的教材中,也无一本涉及有关肌电图的内容,而相对于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其他系统疾病的相关检查及常规检查项目手段在诊断学中均会学习到,为后期内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影像学中也有相关其他检查的教材、教程供学习,唯独没有肌电图的相关检查知识的描述。因此,是否将肌电图检查的技术、临床相关内容等列入诊断学中学习,其可行性值得我们探讨。
肌电图检查属神经电生理诊断学范畴,电诊断学检查就像病理学的活组织检查一样,只有通过详细临床体格检查确定病变的大体部位,对电诊断学检查部位进行导航,它才能够提供对病变进一步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有效信息,这也是之所以称之为是临床体格检查的延伸,而有别于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的原因。它要求临床医师应需要具备神经解剖学以及生理学的知识,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广泛。肌电图检查的全部目标就是帮助推测神经系统是否有问题,假如有问题,问题出现在哪里。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的目的不是定性,而是在定位诊断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因此有的放矢地选择检查项目非常重要,这样才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减轻经济负担和有创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目前肌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后期临床进修学习获得,但进修时间短,有的进修人员甚至无临床经验,尽管每年也有在肌电图领域的研究生毕业,但许多人此后并没有从事该专业。国家目前在对从事神经电生理专业的人员培养,还没有形成一个制度化、专业化的完善体制等,这些因素限制了肌电图的发展。而国外早已将这项检查列入神经科医生的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和腰穿、胸穿、腹穿、骨穿及各项辅助检查一样,需要医学生及临床医生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如果临床医生不了解肌电图检查的实质内容、方法、目的,那么,如果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时,若无相关体征支持,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检查后不支持,只能盲目提出肌电图检查,而无诊断思路,更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手段,提前发现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很多情况下,都是患者已经出现相关症状才检查,不能早期发现临床的症状及疾病。患者不了解肌电图的作用、收费情况,而临床医生也同样不了解,而临床中因为疾病不同,或表现的症状、体征不同,检查后肌电图的收费是不一样的,不像头部CT、MRI、彩超等检查都是统一标准,故很多患者为此不能理解及接受,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欧美的肌电图检查者均为神经科医生,需经过培训方能获得临床神经电生理的资格认证,且不脱离临床工作,而我国目前专门的肌电图检查医生数量少,且很多以实验室的技师为主,技师出临床报告,而他们多数都脱离临床,难以通过病情、体征进行综合判断,无法对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辅助依据。
相对于消化、呼吸、心血管疾病等专科的相关检查,腹部彩超、心脏彩超等临床常规检查项目在《诊断学》中学习过理论知识,甚至在课间实习时见过、接触过,有一定程度上的感性认知,在内科学习中涉及到具体的某种疾病的检查手段或诊断依据的描述时较易接受。相反,肌电图这一名称仅仅在具体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中才被提及。由于其内容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故学生在学习感觉阈值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电图、纤颤等词语极为抽象,不知为何物,更不知其临床意义,只能死记硬背,学科考试结束后,基本在脑海中已不知所终。而实际上,确有很多临床医师对肌电图检查内容、目的、操作流程、诊断分析等一无所知,究其原因,目前国内多数医学院的教学内容中多无肌电图学的专业设置与安排,临床医学系的医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知道肌电图检查为何物。因此,普及肌电图基本知识,对于提高医学生及临床医师的技能素质,推动神经电生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望肌电图检查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普及,成为神经内科医生必备技能及检查的常规手段。如果要建立完善的临床医疗专业肌电图学教学体系,就要从临床医疗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抓起,采用权威教材,多方认证。
建议将肌电图学纳入诊断学教程安排中,以期提高我国临床肌电图诊断水平,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神经电生理专业的发展,利于临床专业的归属。也可增强学院教学自主性。
肌电图检查是唯一一门将临床表现、分析诊断、有目的性检查结合在一起,包含诊断、分析,将解剖知识、电生理技术诠释完美的检查手段。授课人员绝不是只懂得操作的技师,而应选择真正从事肌电图工作的临床诊断医师,只有应用临床诊断依据结果才能进行肌电图检查方案的确定,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引入诊断学中辅助检查章节中,包括神经电生理学概述,肌电图原理,简单的技术操作介绍。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设为选修课或必修课。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日益普遍,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肌电图检查目前多在一些三甲医院才能进行,许多学生甚至临床医生都不了解其作用,故在讲解肌电图检查操作过程中,应采用视频及重要步骤配发文字的方式,加上老师详细的讲解,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规范化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及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免除教室上课时板书的劳累,使教学更加规范有序,教学效果好。另外,可结合PBL 教学法进行教学: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评价,检测矫正。
增加课间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医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习提高运用理论的实际能力。首先,观看肌电图技师的操作流程,选具有部分相似症状不同疾病病例,经肌电图检查后的结果判定,例如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损害在临床症状中具有相似性,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学生建立感性知识,拓宽思路,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
同诊断学中其他章节的考试方法一致,主要是理论考试,占80%,作为必修内容,闭卷考试项目,不同专业的考试内容深度要有所差异。结合平时表现综合评估(占20%)。要给予一定的压力,这样才能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临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进步,肌电图的检查方式及内容也在越来越深入,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模式及内容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知识要不断地更新,肌电图教学、教育的正规化将有利于神经电生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加大培养临床诊断医师及技师的前提下,重视肌电图学教学,普及肌电图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临床医学生及临床技师的技能素质,推动神经电生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