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

2015-04-15 21:39:23付博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英语教学

付博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

付博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听的能力影响或制约着说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听力测试在检测性考试中占有一定比例,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的新题型中听力部分占总分的35%,听力水平的高低甚至决定着能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但听力的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本文意在分析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听力教学的技巧与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听力;听力教学;大学英语;策略

一、听力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的听说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重点不再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而听是说的基础,有效的交流必须是以听懂为前提,因此听力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听说能力是关键。Lynch(2011)指出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相对于其他三项,人们对听力的过程、教学模式和测试考核的研究显然不充足。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力排位第一,在语言交际行为中占最大比例,约45%,而说约占30%,读和写分别约占16%和9%。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听力作为主要的输入性技能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听力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听力教学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听力的练习上,听了很多材料,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仍然不能听懂说话者需要表达的意思,在四六级考试当中,听力部分的失分率最高。多数学生感觉听力就是一个不能控的部分,而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却能通过大量的练习得到明显的提高,长期以来,“聋哑英语”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听力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每个人的听力水平明显层次不齐。

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初高中的英语听力零课时,听力基础较差,因此在备考四六级时,对听力部分没有信心,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样的心理机制抑制了语言的习得,根本无法听懂。有些学生在听材料的时候,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试图听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单词,这样神经就变得非常紧张,注意力和听觉广度就会变窄,简单的语句都可能无法及时理解。有些学生根本不重视听力练习,在备考四六级考试的时候主攻阅读和写作,认为掌握好词汇语法、做好阅读和写作就可得高分,甚至认为能否听懂无所谓,主观臆断答案,能得几分就行,这样不重视听力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听力水平,一段时间以后,对听力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的心理障碍。

学生不良的语言基础一定会影响听力水平,如果学生的语音,语法和词汇量不好,势必会对听力理解起到负面的作用。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也会影响听力理解。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民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那么在听力过程中就会加大理解难度。如美式英语中restroom一词,是指商场、剧院或者大型建筑物中的厕所和盥洗设备,供员工和顾客使用,因此是卫生间和厕所的委婉语,而不是望文生义“休息室”的意思。如果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正确理解语料,因此教师在语言教学时应及时介绍文化知识,学生在平时自学时也要注意积累这样的知识,既能克服听力障碍,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力能力提高的方法与策略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听力理解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听力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项目以及独有的特点。听力内容和语速是学生无法预知和控制的,学生无法反复推敲研究所听内容,要在短时间内克服紧张的心理情绪并且接受听到的言语信息,并选择性存储记忆形成判断,因此提高听力水平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有目的的训练。

教师在设计和规划听力教学内容时应真正做到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兴趣点所在的听力材料,学生关心的并且和生活有关的听力内容势必会抓住学生的兴趣,这样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投入,提高听力效果。听力长度不宜过长,生词量也要有一定限制,因为对于一篇又难又长的听力材料,多数学生会产生厌倦、畏难心理,无法坚持到最后。教师可以在播放前,简单讲授听力材料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生词难词,以助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但是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不应只关注语言形式本身,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力内容的宏观理解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做积极的语言接受者,应尽量避免课堂上只管播放音频,然后逐字逐句翻译并回放,经验证明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一定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能力性和积极性。

听力独有的特点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如掌握坚实的语言基础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基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一些常用的惯用搭配,在正确发音基础上,掌握英语发音的语音语调,连读、弱读、同化和失爆等语音现象,这些有助于学生理解话语本身和掌握说话者的目的。熟悉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可减少学生在听力理解上遇到的障碍,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使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中国电视台的英语节目,而相异的文化背景就让我们理解VOA和BBC的广播节目加大难度。此外,其他学科的背景知识也会帮助我们扩大听力理解的思路。

听力是对听话者对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积极加工的过程,该过程瞬间完成并不间断进行。听话者无法掌握和操控说话者的内容和语速,加强听力的技巧训练能够提高对接收信息的加工和理解。基本的听力技巧是指识别并捕捉重要的信息流,抓住听力材料的关键词和要点细节,综合归纳出中心思想。其次,预测和猜测词义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听力技巧。预测能力是指听话者对所听内容的大致内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的推测和判断,可加强对听力内容的整体把握。学生还要能够根据上下文对生词和多义词的词义进行猜测,以便听力能够顺利的进行。此外,连贯记忆的能力也有助于有效理解听力内容。听到的信息稍纵即逝,信息符号具有不可重复性,很多学生出现听了后句忘了前句的现象,因此正确有效的听音习惯可提高听力理解,如精力集中,勤于动笔,边听边记等等。

三、结论

听力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也是一个语言运用的习惯,需要通过学习者正确模仿和反复操练才能形成的能力。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英语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听力理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方法新思路,推动听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听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有效的听力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除了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听力训练,学生必须在课下做大量的练习,运用科学的听力习得策略,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以及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1]REllis.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2]Lynch,T.AcademicListeninginthe21stCentury:ReviewingaDecadeofResearch[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 Purposes,2011.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李建夫.外语习得中背景知识与共有知识的互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5]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评述[J].外语界,2002.

[6]卡瑜.英语听力障碍及其化解[J].师院教育,2001.

[7]刘国忠.对听力教学模式的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0.

H319

A

1008-7508(2015)11-0140-02

2015-09-15

付博(1984-),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英语教学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