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心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浅谈视频类课程的自我包装
卜心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传播的视频类课程门户网站日益兴起,并达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类型繁多的课程,在为学习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一定的选择盲从性和视觉疲劳。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本文意在通过对视频类课程包装上的探讨,使得这一类型的课程更加具有学习性和可观赏性。
视频课程;包装;内在包装;外在包装
包装一词,源自产品,是为了让消费者在美感享受中了解产品的特性。并通过一系列的形象设计与策划,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市场营销。当下,因其意在树立品牌形象与建立营销策略,故被广泛应用于广告、电视等众多领域。电视包装是指对电视台、电视频道、电视栏目和电视节目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其主要形式体现在运用声音(如语言、音乐、音效等)、图像(如片头、片尾、字幕、特效、动画等)、颜色(如布光、色彩等)等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达到凸显自己个性特征、增强受众对自身识别能力,确立品牌地位的目的。
视频类课程,作为一种借助视频形式授课的特殊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与电视在外延表现上,是相互重合的——即均通过“看”、“听”电视或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获得信息与知识。因而,我们在谈及电视包装时,也可以把这一概念应用在视频类课程的建设中。网络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视频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013年伊始,大量专业的视频教育网站层出不穷,显现出一种百花争鸣的景象,如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腾讯精品课、淘宝大学等。各门户网站的激烈竞争,使得学习者在面对视频课程时即有选择的宽泛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盲从性。而从视频课程本身出发,在众多资源中,如何脱颖而出并使得学习者真正理解,体会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知识也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包装则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鉴于视频类课程的特殊性,在对其包装的手法上,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探讨:外包装与内包装。
由于视频类课程所依托的主体是视频这一传播媒介,因而,在讨论包装时,我们首先可以从其外包装下手,即通过特殊的手法对视频本身各个元素进行重新编辑与整合。
1、巧妙设计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可以说是一门课程的门面和精髓所在,大有点睛之笔的意味。一个好的、合适且讨巧的课程名称,可以让课程在众多学习资源列表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学习者的目光。课程名称要既贴近课程内容又有特点。可以是简单明了,使学习者一看便知整个课程所讲授内容所属哪一方面的,如电子科技大学公开课的《线性代数与信息科技》,首都医科大学公开课的《医学心理学》。这类较为直观的课程题目,简化了学习者在资源浏览时的繁琐辨析归类过程,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也可以是富有一定趣味或人文气息的名称,如天津大学公开课《力学诗趣》、剑桥大学的《美》。这类名称,从表面字义上很难推断出课程具体讲授的内容是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使学习者更加愿意去点击观看,一探究竟,充分满足学习者的猎奇心理。
2、精做片头与片尾
片头和片尾是视频课程中相对教学内容而言,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其同电影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片头与片尾有着相似的功能——承上启下。如果说,片头是一节视频课程的序幕,那么片尾则是这门课程结束的跋幕。在当下,大部分教师在制作视频课程时,较为常用的软件是PowerPoint。由于软件本身简单易操作的特性和教学内容在文字上的偏重,使得由简单动画组成的动态PPT片头与片尾大量出现,给人以千人一面的审美疲劳感。
应杰,许小荣在《AfterEffects影视特效与电视栏目包装实例精粹》一书中说道:“片头作为影视作品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体现作品的总体风格,因而片头的设计作为一种艺术造型设计,是追求形式美与内容美有效统一的一种设计。”①可见,一个精彩的片头与片尾,可以更好的烘托出视频课程的美感,使课程变得更加精彩、出众。不同类型的片头与片尾,在每门课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营造出的氛围、产生的艺术效果均是不同的。那么,教师在制作片头与片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风格的选定。如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学类的课程可以采用具有水墨风格的片头与片尾;党史类课程的片头与片尾需端庄、严肃、大气;经济学类课程的片头与片尾可以简洁明了、同时带有一定的现代感。其次,在内容选择上,既可以是抽象的图案,也可以是教师从课程中遴选出最能表达课程主旨或教师风采的镜头语言与画面。再次,制作的技术手段上,教师可以不仅仅依托于简单的PowerPoint,同是Adobe公司出品的Flash、AfterEffects以及3DSMAX也是很好的选择。这几款软件所制作出的片头与片尾,一改以往PPT的乏味枯燥,画面变得极具动感,拨人心弦,引人遐思。最后,在片尾的制作上,可以突破简单制作人员介绍的常规,引入电影的手法,在其中加入一些小花絮,或者课外小常识,小的知识点等,让视频课程的头尾相呼应,整体风格达到和谐统一。
3、充分运用镜头语言
视频课程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讲课”二字。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它与传统授课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除教师讲课与板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强课程的观赏性。目前,很多视频课程过多的依赖于PPT,课程只是简单的人像与PPT之间的切换,忽略了镜头语言的力量。在视频课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很多成功电视节目的形式,比如访谈类、新闻类,纪录片类。例如,将古板的PPT换成与课程风格、内容相统一的动态画面;将教师讲课的讲坛换成新闻演播室中的虚拟背景;将一些原理或者故事情节拍成小型短片进行情景再现,这些画面所组成的课程将带给学习者全新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在视觉效果上推动学习者对知识点的记忆。
成功的外包装应该不仅仅是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还要对画面的色彩,声音的运用,特效的叠加上予以关注,力求做到形式上的多样化和丰富化,让视频课程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上文讲述了视频类课程的外在包装,那么什么是内在包装呢?教师,是整个视频课程的灵魂,与电视节目不同,视频课程中,教师需要大量出镜,那么,对教师的包装,即为内包装。
1、专业化包装
通常,在传统授课方式中,我们在听一门课程的时候,如果这位教师对本门课程所在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或者说是比较了解这一领域,且口才相当,侃侃而谈,那么无疑,这门课程是会十分吸引学生的。在视频类课程中,同样有着这样的定律。也就是说,把教师塑造成所讲授课程内容的专家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一门课程能否吸引学习者的首要条件。这便需要教师在日常素质培养上,多下功夫,除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里不断深入探讨研究外,还需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积累广博的阅历、训练发散式思维、提高口才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
2、角色化包装
角色一词,较为常出现在影视、喜剧作品中,意为饰演戏内的人物。那么,在视频类课程中,所谓的角色,就是教师,而此时的教师,不仅仅担任的是教师这一角色,同时也兼顾着主持人的角色。视频课程中的教师,要有一种主持的意识,此时面对的不再是实体课堂中的学生,而是镜头。如何在镜头当中做到自然、不紧张、表现力丰富,如何与镜头之间达成默契和具有眼神上的交流,是视频类课程授课教师所要学习的另一项内容。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面对镜子,眼睛直视镜中的自己,把所要讲述的内容讲给镜中人听,注意与镜中自己眼神和表情的交流,同时多看一些新闻类、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例如多观看《百家讲坛》、《法律讲堂》等节目。
3、形象化包装
教师,是一门课程的“名片”。教师在视频中所展现出来的形象与气质,无时无刻不传达着该门课程的品味与气质,同时也在侧面反映,教师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其讲授的好坏。上文中,我们说教师在视频类课程中同样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镜头前,无论是穿衣着装,色彩搭配还是肢体语言、眼神情感,都要端庄、稳重、协调、自然。首先在着装上,不应过于随意,应结合课程的内容选择服饰的样式和颜色,且不宜穿着细网格和竖条纹较密集的衣服,避免在显示器中呈现出眩晕感。其次,站在或坐在镜头前,要落落大方,不应左摇右晃,小动作不断。最后要善于挖掘教师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课程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量身打造、包装,以其自身的优势为课程增光添彩。
“电视节目是人们生活重要的娱乐途径和信息得知途径,后期包装对电视节目来说是更进一步的完善和艺术加工。”②视频课程是学习者在当今社会领域中比较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后期包装对视频课程来说与电视节目一样,也是更进一步的完善和艺术加工。这种完善和加工,可以让一门视频课程在众多资源中脱颖而出,使课程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同时也具有一定高度的欣赏性。让学习者有更强烈的视觉和内心感受。在了解、学习到知识内容的同时,给自己以联想的空间。
注释:
①应杰,许小荣.AfterEffects影视特效与电视栏目包装实例精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7.
②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7-11.
[1]应杰,许小荣.AfterEffects影视特效与电视栏目包装实例精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齐旭.“三农”节目的自我包装[J].记者摇篮,2012,(7).
[3]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G712
A
1008-7508(2015)11-0124-02
2015-04-22
卜心田(198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资源中心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