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香(安徽省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安徽 池州 247000)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肿瘤影响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肿瘤以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虚拟三维重建技术。以往的放射治疗,不能进行有效验证,不能确定靶区剂量分布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使用三维计划系统,不仅能够根据患者实体虚拟图像,对其剂量分布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而且还能够对照射效果进行适时评价和优化[1]。由于其具有高精度特点,因此,需要运用好固定技术,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20例癌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男12例,女8例,年龄55~76岁,平均(68.5±11.3)岁。脑肿瘤6例,头颈部肿瘤7例,纵膈肿瘤2例,肺癌5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1次/d,治疗5 d,每次剂量2 Gy,总共治疗35次,总剂量70 Gy,7~7.5 W。CT扫描确定肿瘤侵犯范围(CTV)后,确定照射范围(PTV)为CTV的左右1 cm和上下3 cm,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优化放疗方案,实施多叶准直器展开放射疗治。
1.3 运用的材料与体位固定:真空袋:真空袋的构成主要为真空阀门与装有塑料微粒球的塑料袋,其能够在立体定位体架上固定,进行固定时,使患者严格按照规定的体位平卧到真空袋上,然后运用负压吸引器对其给予真空吸引,这样能够使塑料袋中存在的微粒球产生挤压,逐渐形成患者体型,然后根据患者体型对其进行标记。热塑膜:①面膜:使用热塑面膜进行固定,主要在模拟定位机床上将面膜固定板放置其中,保证固定板测缘和机床边的平行,在固定板上患者取平卧位,使其头部固定在固定枕上,运用激光灯进行摆位,对头或者头颈部,将热塑面膜放置到65℃的恒温水箱中进行软化,制作为面膜后,将面膜贴在患者头颈部,注意不要留下空隙,特别是避免在骨性标志部位留下缝隙。面膜法适合固定的人群为颈部肿瘤患者和头部肿瘤患者,如脑部肿瘤、鼻咽部肿瘤[2]。②体模:体模固定热塑部分时,首先放置体模固定板于模拟定位机床,使固定板侧缘与床边处于平行状态,然后使患者平卧到固定板上,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适当调整固定板位置,运用激光灯摆位,最后放置热塑体模于65℃恒温水中,软化后制成体模,放置到胸部或者腹部,制作完毕后,对患者体模和体部作出标记。主要对胸部肿瘤和腹部肿瘤患者进行体位固定。③CT定位:将体模固定板、立体定位体架或者面膜放置到平板上,使用CT对患者的真空袋、面膜体位以及体模制作体位扫描,将CT扫描信息输入到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然后按照治疗方案将适形照射野铅模图形制作出来。
本组患者术后1年、2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70%、60%和40%。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适用大部分肿瘤患者,尤其是对脑肿瘤、头颈部肿瘤、纵膈肿瘤、肺癌、肝肿瘤以及前列腺癌等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对患者进行三维放射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通常情况下由于器官与肿瘤的相对位置伴随着生理运动而活动,所以在运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必须要最大程度减少位于临床靶体积与计划靶体积之间的边缘,可以应用硬固定装置来有效保证摆位的准确性。另外在使用新固定材料与应用新技术时,要保持其在患者身体固定部位的误差小于3 mm。尤其是特别固定技术主要使用Alpha型支架、体模以及热塑面膜对患者进行固定,并与每天的摆位、放疗前使用的验证片相结合,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临床靶体积与计划靶体积之间的边缘,如盆腔部位为5 mm,头、颈部肿瘤为3 mm。②在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变部位来确定适宜的固定技术,在确定固定技术后,技术人员要严格根据要求进行摆位,而且要对摆位误差进行严格控制。③体位固定技术不同,技术人员要根据自身经验,并严格遵循质量控制,必须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还要实施准确监督。要保持对各种不同固定装置的制作以及每次摆位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还要对体表和固定装置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做好细致的标记,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摆位重复性的高精度[3]。④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保持体位固定技术良好,可以保证摆位质量与精度,而且减小照射野中心移动的误差,从而满足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原则。
[1] 李巧巧,张 瑞,张 黎,等.食管癌多原发肿瘤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的剂量学对比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6):1211.
[2] 骆华春,李东石,程惠华,等.脑干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2):175.
[3] 邹 邕,何 成,梁家义.放射治疗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的变化现状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