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力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知名女作家简·奥斯汀最受欢迎的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达西与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之间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从他们最初因误会而产生的偏见到误会化解后的相知,最后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作者简·奥斯汀将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南方中产阶级之间的冷暖人情生动地展现给了读者。尽管故事发生在几个世纪以前,但小说中说讲述的女性的择偶观与婚姻观仍对现代女性婚姻观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傲慢与偏见》讲述的是以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男主人公费茨威廉、女主人公的姐姐简和男主人公的好友宾利、女主人公的妹妹莉迪亚和军官维克姆、女主人公的好友夏洛特和女主人公的表亲柯林斯为主的四对英国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乡绅班纳特有五个女儿,而班纳特夫人为了让五个待字闺中的女儿能嫁入上流社会而操碎了心。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家的二女儿,她不仅非常漂亮,更有同龄女性所没有的果敢与睿智。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与男主人公达西先生因为误会而对彼此抱有偏见,但在后来的不断接触而偏见得以消融,最后终与达西先生一起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之中,还讲述了伊丽莎白的姐妹及好友的或幸福或不幸的家庭生活。从奥斯汀对伊丽莎白这一角色的塑造,不难看出作者是非常赞赏那些勇于追求真爱的率真女性的。伊丽莎白因对达西先生的误会而产生的偏见和达西先生特立独行的性格给人造成的“傲慢”和距离感成为了整部小说的冲突所在。因为彼此之间的嫌隙,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在日常接触中往往会针锋相对,从而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傲慢与偏见”的种子,使得男女主人公都深受心中的负面抵触情绪的干扰让双方的矛盾加剧。
不同于姐姐伊丽莎白,莉迪亚继承母亲的美貌,但也与母亲一样爱慕虚荣。作为班纳特家的小女儿,莉迪亚从小便是母亲的掌上明珠,一直备受宠爱,本性轻率的她一早便迫不及待地进入了社交界,最终被外表英俊潇洒的维克姆吸引而与他私奔,然而不料维克姆是一个金絮其表败絮其中的人,尽管最后在达西的慷慨帮助下得以勉强结婚,但两人之间细若游丝的感情直接导致了他们不幸福的婚姻,浑厚的维克姆依旧风流不减,同时莉迪亚也挥霍无度,婚姻摇摇欲坠。
与莉迪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丽莎白对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不屑追求,当面对以后将继承班纳特家族全部财产的柯林斯的求婚时,伊丽莎白果断的以“我的感情绝不允许”而断然回绝了求婚,同时告诉柯林斯他们双方都无法给予对方婚姻应有的幸福。从这个情节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金钱名誉,都不足以打动伊丽莎白去接受一段婚姻,在她的眼中只有爱情才是一段婚姻幸福的根本。所以在达西先生的第一次求婚中,由于感受到了达西的傲慢与无礼,伊丽莎白也没有丝毫犹豫而拒绝了他。但最终通过达西先生的不断努力,两人之间的嫌隙得以消融,并最终一起开始了建立在平等的爱情之上的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在小说中的四对青年男女的情感纠葛中,作者简·奥斯汀也对性格对爱情与婚姻的作用进行了解读。小说中,不同的人物个性直接导致了他们大相径庭的爱情旅程与结果不一的婚姻生活。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正是因为达西的高傲冷漠和伊丽莎白的偏见而一波三折,庆幸的是达西在与伊丽莎白的不断冲突中认识到了自己性格的缺陷并努力改正,才让两人最终步入幸福的婚姻。而在伊丽莎白的姐姐简与宾利的爱情中,尽管简善良温柔,但始终过于矜持而羞涩于向宾利表达自己的爱慕,同时也因为举止得体的宾利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的缺陷,而使得两者的爱情一度被迫中断。。
在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时代中,但凡是大方得体、聪明有教养的女性最终都是可以得到理想完美的婚姻的,而金钱则成为了大部分女性的择偶标准,这一点从书中班纳特太太,丝毫不考虑宾利的品行为人仅凭借每年四千到五千英镑的收入便将他最为女儿结婚的主要目标中便可略知一二。而在对伊丽莎白的追求过程中,深爱伊丽莎白的费茨威廉即达西的表兄,仅仅因为自己对家族的爵位和财产无继承权而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追求伊丽莎白,最终放弃了追求心爱女子。小说中的种种情节,无不向人们暗示着金钱在保障婚姻幸福上的重要作用。
人们在获得幸福婚姻的道路上,难免受到世俗观念的干扰。正如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结合,他们的婚姻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矛盾所在。在社会普世的婚姻观念中,如果将伊丽莎白换做其他女性,是断然不会拒绝有钱有地位的柯林斯的求婚的,而既英俊又富有的达西也只会选择一个家世相当的贵族小姐结婚。然而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英国南方社会中,伊丽莎白与达西这对看似不相称的一对最终得以走到一起,正是由于爱情的力量让他们摆脱了世俗观念的束缚,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所以,只有真正的爱情,才是让两个人能历经磨最终仍然能携手共进的保障。
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成员之一,生存的首要条件便是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仅仅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则会沦为镜花水月。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代,女性都有自由追求物质生活保障的权利,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充分认识到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婚姻中,经济基础已不仅是对男性的要求,女性同样应当担负起其中的责任,在工作与生活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尽可能做到保持自己的经济独立。
中国“门当户对”并不仅仅值得是家庭条件和经济实力,它还包含了双方的文化水平、性格爱好和价值取向,这也就是所说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尽管小说的柯林斯有钱有社会地位,但伊丽莎白仍然拒绝了他,两人之间没有爱情并非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唯一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伊丽莎白与柯林斯之间的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的巨大差异。这一点从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蒂和柯林斯的婚姻中也可以看出,出于金钱考虑而和举止粗俗的柯林斯结婚的夏洛蒂,虽然在婚后生活中与柯林斯并未产生矛盾,但也由于二者之间巨大的文化与认知的鸿沟,让这段婚姻死一般沉寂,丝毫看不到任何幸福的踪迹。所以,选择步入婚姻的两个人,只有内在与外在的双和谐,才能让他们在婚后生活中风雨同舟向着一个方向前进,最终收获幸福。
从伊丽莎白对待达西先生两次求婚时截然不同的态度,不难知晓,幸福的婚姻也需要理性的态度,只建立在金钱之上而没有感情的婚姻是无法幸福的,但没有经济财富基础和责任感的婚姻是不完整的。当感觉到幸福来临时,现代女性要想收获真正幸福的婚姻,就应该学会伊丽莎白的理智与隐忍,尽管伊丽莎白是真心爱达西先生的,但当达西先生在第一次求婚中表露出的高傲时,伊丽莎白深知在达西的心中,他们的地位仍就是不平等的,如果断然为了爱情、为了金钱答应达西的求婚,那么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他们之间必然会因为达西的傲慢而不断产生矛盾,因此,她并没有一意孤行地前冲,反而选择冷静下来理智地对待达西的求婚,最终让达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二人得以在第二次求婚中顺利步入婚姻殿堂。所以不难看出,只有在走向婚姻的过程中间理性的思考与感情的情感迸发两者良好结合起来,才能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
综上所述,作者简·奥斯汀通过这部《傲慢与偏见》中形象的展现了英国南方中产阶级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婚姻概况,凭借在不断比较小说中的各种婚姻,对当时中产阶级女性的婚姻、处境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简·奥斯汀将爱情、性格、地位、财富与婚姻之间的相互关系赤裸裸地摆在读者面前,在她看来,不考虑地位、金钱和财富的婚姻是无知的,而仅仅为了地位、金钱和财产去结婚也是愚蠢的。尽管财产门第与婚姻有着一定联系,在中国更有门当户对之说,但两个人的婚姻并不应该以门第财产而盖棺论定。当代女性更应该正确认识到,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而财富金钱是婚姻生活的保障,只有爱情与财富得到良好结合,才能获得真正幸福的婚姻。
[1]张震.爱情和婚姻的自由与平等——《傲慢与偏见》中两个婚姻的比较(英文)[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44):165-173.
[2]王爱琴.《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婚姻观的缩影[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5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