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鹏飞
(西安工程大学资产经营公司,陕西 西安710048)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发展思考
——以陕西省为例
岳鹏飞
(西安工程大学资产经营公司,陕西西安710048)
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加强产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机构,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加强加快资产经营公司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经管
根据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积级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和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相关文件精神(教技发[2005]2号文件、教技发[2006]1号文件、陕教产[2005]6号文件、陕教产办[2006]6号文件),从2006年起陕西省各高校相继组建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截止2013年底,共有20所高校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其中6所部属高校全部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75所的省属高校只有14所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明显省属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推进力度不强,组建资产经营公司的速度缓慢。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一般是法人有限责任公司,高校组建资产经营公司的目地是在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建立“防火墙”,有效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体制改革、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工作,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但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体制不清,权限不明,职责发挥不全面。
资产经营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关于资产经营公司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到底是由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校长办公会还是校党委会来研究决定,没有搞清楚,公司效率大打折扣。许多高校没有将全部的经营性资产交由资产经营公司管理或委托其管理,还是由学校其它的部门如后勤、国资等管理。资产经营公司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孵化科技企业,创办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但是有50%以上的高校没有将这项工作职责赋予资产经营公司,还是由原来的科研处管理
2、资产经营公司财务不独立。
部分高校的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都由校财务处统一管理或代管,完成没有独立出来,校财务处按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管理资产经营公司财务,使得资产经营公司在对外投资和经营管理中效率大幅降低,丧失了资产经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阻碍了资产经营公司的快速发展。
3、高校经营性资产划转程序复杂,时间长。
省属高校经营性资产划转程序为(陕教财[2011]145号文件):高校上报拟划转的经营性资产材料→省教育厅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上报→省财政厅对省教育厅上报的经营性资产划转材料进行审核批复→省教育厅将省财政厅批复的材料转发给高校→高校持省财政厅批复材料去办理经营性资产划转。整个资产划转程序看起来不是很复杂,但是中间环节太多,要求上报的材料较多,一般一个流程走下来最少也得半年时间。截止2013年底,省属高校只有西北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按照高校经营性资产划转程序完成了下属四家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划转,但是从上报到最终完成经营性资产划转历时一年多,耗时费力。
4、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法律意识淡薄。
资产经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学校原事业编制的人员,对公司管理经营缺乏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工作人员政策法规和法律意识欠缺,在对外出租出借签订合同时,一签就是十几年、二十年多年,没有一点法律常识。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陕政发[2011]48号文件),事业单位包括高校对外出租出借最长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1、高校对经营性资产管理及经营认识不足,有偏差。
由于高校是以教学和科研产为主,对于经营性资产管理及经营不是其主要工作,所以资产经营公司可以组建也可以不组建,组建成立了的资产经营公司在高校就是一个教辅单位或直属单位,学校的好多领导及部门不熟悉、不了解资产经营公司的具体职责业务,偏面的以为只是校园周边门面房的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
2、高校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对全校的经营性资产整合统一。
各高校在没有成立资产经营公司以前,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大多由产业处、国资处、后勤处、总务处等相关部门管理,管理的部门较多。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以后,50%以上的高校没有对学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进行整合,统一交由或委托资产经营公司管理,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完全没有发挥出来,也没有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3、管理人员知识欠缺,法律意识不强。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唯一对外投资经营且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所以对资产经营公司管理人员的要求就更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企业管理能力,我们大多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学校原产业部门或相关部门抽调而来,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经营存在着知识上的欠缺和经验上的不足。由其是签订法律合同时,专业知识明显欠缺,法律法规不熟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也在快速发展,在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得来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离教育部、教育厅对资产经营公司的要求还相差很远。结合陕西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发展的现状,为了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经营优势,加快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应加强产业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资产经营公司工作,明确资产经营公司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职能。
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是一个全校性的工作,牵涉到好多部门的业务和利益,仅靠资产经营公司的推进,很难做到。因此需要学校层面的大力推进,明确资产经营公司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职能,将学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分类整合,统一交由资产经营公司负责管理。由于各种原因一时不能交由其管理的,可由资产经营公司委托其负责管理经营,规避学校及二级部门在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加强体制建设,明确职责权限。
高校应明确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权限,明确学校那些工作需要通过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校党委会来审议确定。根据“985”、“211”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工作经验,资产经营公司应实现财务独立、人员独立、经济独立、资产独立,除了资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及以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需要校党委会来确定以外,其余的事情都将由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来审议确定,比如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委派和更换董事、监事等。
3、应具有独立的财务机构,提高资产经营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
资产经营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公司,代表学校管理经营其全部的经营性资产,应具有独立的财务机构。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就没有财务机构或财务机构不独立,由校财务处委派,财务按照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来管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资产经营公司要按照市场机制去管理经营学校的经营性资产,财务机构不健全,制度落后,已严重影响了资产经营公司的发展。因此资产经营公司应建立独立的财力机构,按照公司法和企业财务制度进行管理经营。
4、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经营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
资产经营公司需要市场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应不断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参加各种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培训讲座,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同时应制订引进优秀企业管理人员的相关政策,以增强资产经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资产经营公司在高校与市场之间形成一道“防火墙”,有效规避学校承担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所以高校应严格区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大力整合学校的经营性资产,交由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强化资产经营公司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职能,大力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让资产经营公司在资产经营、资本运营、平台建设、科技孵化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参考书文献:
[1]李仁刚.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功能定位与职能配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05).
[2]左猛杰.浅析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发展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0,(07).
[3]杨红.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广东科技,2009,(01).
[4]吴新明.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对产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新型体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2).
[5]林东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的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10).
G522.8
A
1008-7508(2015)07-0075-02
2014—12—17
岳鹏飞(1981—),陕西洛南人,西安工程大学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经营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