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彩基础教学的思考

2015-04-15 22:33:57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色彩绘画艺术

杨 冬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改变着人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以及时空的观念,新的文化预示新的科学时代的产生,而新的科学时代又促进了新的文化发展。在艺术上人们对空间、形的视觉观念发生了变化。西方绘画自印象派始,经过塞尚、立体主义、结构主义一直到抽象主义。这个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不仅使绘画摆脱一切非绘画性因素达到一种纯艺术,而且,绘画色彩从依附性摹拟自然的状态独立出来,成为表现感受感情本质力量的独立形式。现代绘画艺术形态的多种倾向,为人类世界带来精神的震撼和欢愉,在色彩和结构的创造上不遗余力地展现出表现的精神力量。重新审视现代绘画作品,我们会发现现代绘画中的色彩结构和色彩语言,为我们色彩教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以及从多方面探索色彩语言表达的可能性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色彩基础教学现状。

色彩基础课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绘画和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课,是培养和开发创造能力的关键。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色彩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在材料上只是局限水彩、水粉作为主要的画种,来考核学生在色彩这门课程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基础课的程序是由静物、人物头像、半身像、人体、风景,从写实的手法入手,按部就班地由浅入深规范化地训练过程。力求准确生动地把握色彩变化的冷暖规律,侧重对光源色和条件色的分析。这种延习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虽然经过一些艺术教育家的批评和呼吁,仍然没有多大改观,致使学生经过多年的色彩基础训练,还是停留在基础习作的练习中。离开了客观的物象,对建立画面的色彩结构,秩序方式上和依照画面自身的逻辑,对形、面、色的处理和概括无从下手。更重要的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难以适应现代美术发展的需求。为此,色彩基础课的改革应纳入基础教学实践中,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质问题。

3、传统的色彩基础教学,包含了准确绘画能力的训练,明暗表现能力训练。但对结构能力的把握不是很重视。在抽象构成、设计构想、意向创造和美学范畴的扩展更是极端的匮乏。

4、在艺术院校中多数缺少对现代艺术作品的赏析课,很多学生对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知道的很少。更谈不到对艺术家、艺术个性和语言规律的了解,学生非常需要以艺术作品与艺术家和时代发展规律的解读为契机。通过鉴赏和研究现代绘画形式,进行色彩的视觉心理分析,及借鉴和转换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色彩想象的感悟能力,实现观念上转变过程。

二、色彩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色彩基础训练作为艺术创作语言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色彩语言表达能力绝不仅仅是模仿和“复述”的能力上,而是通过色彩经营画面的空间,对人构成心理空间和想象空间。因此,笔者认为,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应着力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1、在高校色彩基础教学中加开欣赏课,它不仅仅带来前人的色彩感知经验,展现在学生面前鲜明独特的风格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跨时空寻找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色彩语言形式。避免按狭义的色彩和谐理论进行色彩搭配和千篇一律的色彩样式,在教学中应该观察学生对课题的反应,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形式体现,才能很好地了解教学法本身对学生各种潜在能力的发展所构成的影响,避免过去教学中片面追求作业的完整性,形成单一的局面。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处于钝滞状态,阻碍个性发展。其实,色彩训练中重视明暗的表达、印象主义冷暖训练、色彩明暗、冷暖对比训练也是需要的。它是表达物象明暗色调,全面丰富的最坚实的绘画结构。没有掌握这种绘画语言,等于不具备表现自然物象全面色调因素的造型能力,常会在表现自然物象细微色彩变化的时候感到力不从心,缺乏调动学生的全部视觉机能的最大活力。然而,这种课堂训练并不是适应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性,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基础,各种风格的绘画,要求多样化的基础,如果用一种方法训练,会使有些学生在基础训练当中扼杀掉了他的某些才能,也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在基础训练时期特别要重视和关注学生未来形式的走向,安排符合他们的基础训练也可以适当的安排色相对比、补色对比的课堂训练,培养对不同范围和不同方式的色相对比,有充分自由地控制能力,根据作品的需要,将色彩对比的因素建立稳定的绘画秩序感。在这种对比和谐处理方面,现代绘画可以提供由补色对比发生的鲜明的视觉经验。

以塞尚为代表的一些现代绘画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往往带着个性色彩,丰富了色彩科学性,又用色彩科学彻底底破除了色彩的神秘感,实现全面、自由的色彩本质创造。他们把主观的表现放在首位,绘画观念有显著的转变,显现出创造的、表现的个性色彩。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马蒂斯,它的色彩完全地、准确地运用主观色彩,把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以达到色的和谐,反映出人的色彩视觉的内在需要被完全满足。马蒂斯的代表作品《装饰背景的人物》,主观地将人物的背景图案放大清晰,并以平面装饰作处理,巧妙利用人与周围环境和物的不同特性,使平面和立体物两个毫不相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极限地表现绘画的色彩能量与构成形状的能量。在他众多的艺术作品中,几乎所有的绘画色彩领域,都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无论是微妙的明暗色调。到冷暖强烈的感情表现,或者颜色的笔触与平面化的面积色彩对比,从色彩表面感觉到心灵深层的情感色彩本能。几乎他所有的色彩表现领域显示出不受自然色彩的局限,形成全新的主观表现色彩。

莫奈的《睡莲》开始走向色彩表现,高更虽然身处印象后期,但他已和印象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他那种神秘的色彩强化不再直接反应眼睛感觉到的,而重在表现色彩感情在心灵里的活动。

梵高之所以形成举世瞩目的色彩风格,主要还在于他在悉心关照自然色彩的韵律,从自然中获取色彩信息,同时融入情感色彩和个性色彩较彻底的解放。

现代绘画的色彩给我们很多启示,他们对色彩的发现和运用,对于我们当前的色彩教学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

2、应该诱发学生从自然信息中发现强化色彩表现的因素。这是现代艺术家们就早已体会到的东西。当代的美术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挖掘人的发展潜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艺术家不是照相机,不应完全依附自然,要用心灵和头脑去画,正如高更说的“用来自人的生活与自然的某些题材作为依托,通过线条与色彩的安排而获得交响与和谐,并不表现普通字面上所说的真实,他们不是直接表现思想,但是他们应该使人去思索,像音乐做到的那样,依靠存在于脑子里的精神的关系和那种色彩及线条的安排”。

3、艺术创作的多样形式需求,使当代色彩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狭义的认识上,应从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正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特点——那种与生俱来天性的东西,引导和诱发学生对色彩天性充分地释放,发现他们本能自发的色彩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空间造型处理、概括的多种可能性,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方面的理解思考和各种潜在能力协调发展。

现在部分高校存在程式化、机械化的色彩训练,无疑对学生对艺术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危害。基础训练中,缺乏主动性的绘画现象是非常可拍的。在反映客观现实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取舍、选择、概括的态度,在艺术表现里面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纯客观”。即使面对的是同一对象,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不同的心境去体验、不同的手法表现,绘画的效果绝不相同。

4、不能忽视材料的应用和笔触的表现效果。在一些高校的色彩基础训练中,材料和肌理方面的训练居次要位置,这种观念也是很落伍的。培养学生独立创造思维,包括学生对课堂作业的选择观点,表达方法和材料及技能技巧的个性化,应倡导学生们在色彩课堂中进行多种材料的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很好地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去认识和掌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采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家多样性的色彩名作,了解其中的材料运用、笔触的表现以及艺术家个性的形成。笔触方向、厚薄与形式和空间安排。现代绘画大师布拉克的作品《鸟》,就采用了沙子白色材料制作而成,背景的天空或空气被制成类似墙壁的面,杜布菲、塔马约、巴尔蒂斯等都在材料上有独创精神,不论是类似墨西哥大地的赤褐色颗粒状材料,还是用颜色厚厚地涂抹而成,却都是在应用画笔的笔触和刀的撞击效果。强烈的色彩组合制造不同质感,材料和颜色的有机组合,是画家对自然的感悟、联想与表现。通过课题的转换,摆设一些形式较强或者有趣味性、耐人寻味、有绘画味的课题。例如:自然肌理的启示中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纯朴内在的感受,因为人的触觉和视觉感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视觉比触觉具备更加敏锐的知觉度,像弯曲枯老的树干、破旧矮小的房、堆放着的旧报纸、残缺的断墙等构成丰富色彩质感的自然情趣。当物体有规律的重复、组合、连接或无视规律地聚集时便可以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觉效应,从而激发和启示去创造新的绘画语言。促进学生的感官进入高度积极、主动、敏感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各种不同的训练过程体验中去。作为技能的表现方式也会由于思考和体验的增多而丰富起来,色调、笔触、线条不仅是再现形体的手段,更成为充满个人体验感受,个性化表达方式。

综观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每一种风格形态对于艺术家本身来讲,是其意志的表现,表现为一种最大程度的完满性,各种风格、流派展开了现代艺术崭新的绚丽画卷。现代艺术具备创新、独立、个性的美学追求,都给我们以新鲜强烈的视觉刺激,同时,对于当前的艺术各门类的创作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让学生了解现代艺术,特别是学习现代艺术的美学理念,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训练学生对色彩的抽象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视觉作用,研究不同类型的色彩关系所造成的视觉心理效果,将学生的思维空间从某种程式化的色彩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拓展到整个视觉艺术领域,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改变完全抄袭自然色彩的倾向,始终保持对事物的画面抽象能力和感觉的新鲜状态,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1](西班牙)嘉丝奇,(西班牙)阿什辛著,黄超成等译,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色彩[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2](美)潘泰克,(美)罗斯著,汤凯青译.美国色彩基础教材——美国艺术与设计品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美)贝蒂.艾德华著,朱民译.贝蒂的色彩[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4]杭间著,新具象艺术[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色彩绘画艺术
纸的艺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