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探析

2015-04-15 22:33:57武惠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传统大学生

武惠营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我国是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炎黄子孙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有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和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塑造着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尽管科技与时代不断更迭,飞速发展,但传统文化却始终存在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遵循依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成为高校辅导员的又一重要任务。

我国的高校教育在人文教育上不容乐观,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正在逐渐的弱化和淡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和狭窄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逐渐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责任感的缺乏。许多大学毕业生具备较好理论基础和能力,但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样的人才是优秀的,但缺少了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底蕴的熏陶的人才是不完整的。长此以往,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弊端。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忧虑和深思。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不仅是时代、历史的要求,也是辅导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1、学习传统文化能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政治伦理文化为核心、体现在观念形态的哲学体系中的多元动态的文化系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学习和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更好开展思政工作,也是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助推器。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频繁,同时又兼顾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其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辅导员是学生的榜样,又是模仿的对象。所以,辅导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的示范作用,通过以身传教向学生示范如何更好地迎接理想、人生、社会的挑战。辅导员在学生的品德、学业成绩、创新能力以及健康人格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既要能在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又要在精神上成为学生们的导师和领路人。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根植于本土化的国情、人情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道理以教人如何做人、怎样做事。辅导员可以不断学习其中的内容,掌握其思想内涵,逐步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事业,看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重任。这种幸福感、归属感可以使辅导员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励自己突破工作的瓶颈。辅导员加强传统文化修养,要作到知行合一,潜移默化的感染并感化学生。

2、传统文化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日后发展和祖国未来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义、仁、智、信”等,去教育、感化学生,从而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对于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得益于此。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航人和知心朋友,承担着培育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要培养自己宽阔的胸襟,要学会关心他人,把个性发展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之下,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辅导员要将传统文化理念渗透在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帮助他们养成完善的人格。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途径

1、多方面协调配合,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家庭极大地影响其成员的成长、发展以及思想状况。尽管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但是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仍然无处不在。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父母和子女得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父母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这一问题上,辅导员应重视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引导作用,注重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互动,以家庭家长为切入点,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

在主题宣传活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如利用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历史上大事纪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讨论活动等。请先进模范到校给学生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传统文化的影片,组织学生开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课后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丰富内涵。

3、打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将校园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小视的教育力量,它能以特有的潜在作用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自身修养,滋养灌溉着大学生的心灵,提高着学生的人文底蕴。由此可见,校园环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若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去打造一种文化情境和一种文化氛围,去感染、启发、陶冶和塑造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每处风景、每个细节,让学生能够从校园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润物无声地去接收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必定能够快速提升,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建设充满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在所在院系的橱窗、板报、横幅上悬挂体现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使学生在耳睹目染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传统文化教育不断的内化于心。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具有导航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建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长达几千年的教育历程中影响深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特别是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应当承担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有效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对于不断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杨德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肖旭.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3]罗涤,李华.胜任力理论及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的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4).

[4]储朝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爱精神[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5]关英明.略论高校辅导员的情感教育理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0(6).

[6]宋学成,胡愈乔.论情感教育[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5(1).

猜你喜欢
辅导员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