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雪,徐裕新
(1.鄱阳县畜牧兽医局,江西 上饶 333100;2.鄱阳县饶埠镇畜牧兽医站)
南方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潮湿,放牧羊很容易引起绦虫病的流行,但只要防控得当,同样可以避免损失。
羊放牧时吞食含有绦虫卵的地螨而引起感染。感染绦虫的病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不振、虚弱、发育迟滞,严重时病羊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病羊迅速消瘦、贫血,有时出现痉挛或回旋运动或头部后仰的神经症状,有的病羊因虫体成团引起肠阻塞产生腹痛甚至肠破裂,因腹膜炎而死亡。病末期,常因衰弱而卧地不起,多将头折向后方,经常作咀嚼运动,口周围有许多泡沫,最后死亡。
2.1 改变饲养方式,采取圈养舍饲,尽量减少羊吞食地螨的机会。
2.2合理选择放牧场地,避免在低湿地放牧,尽可能地避免在清晨、黄昏和雨天放牧,以减少感染。
2.3 定期驱虫,对于不得不放牧的羊群,舍饲改放牧前进行全群驱虫,放牧一个月内2次驱虫,一个月后3次驱虫。主要内服药物有:丙硫咪唑1 0 m g/k g体重;氯硝柳胺(驱绦灵)1 0 0 m g/k g体重;硫双二氯酚7 5~1 5 0 m g/k g体重。
2.4 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驱虫后的羊粪便要及时集中堆积发酵或沤肥,至少2~3个月才能杀灭虫卵。
2.5 经过驱虫的羊群,不要到原地放牧,及时地转移到清净的安全牧场,可有效地预防绦虫病的发生。
常用氯硝柳胺(灭绦灵),内服每千克体重5 0~7 0 m g,投药前停饲5~8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