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莹,张春梅,聂红云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及启示思考
纪莹,张春梅,聂红云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离不开大学生。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发生巨大改变,大学生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也在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全面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展规律,立足实践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发展轨迹,对于研究制定当代大学生培养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生;思想状况;发展规律
1.大学生的界定。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的践行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整个社会思想的发展。本文中所说的大学生主要指大专生、本科生及研究生组成的在校学生群体。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发展,对我们在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思想状况界定。 本文中大学生思想状况界定是指,大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的状况表现及发展走向。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中,具有社会属性,人们所处的社会制约决定人的发展,影响人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因此,只有从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现实中去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各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发展的特点。
1.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大学生思想状况。恩格斯说过“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文革时期,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政治落后和文化发展停滞,那时的大学生心中只有政治、无心学业、又红又专、思想闭塞,但他们能吃苦、生活朴素、政治热情高涨、热爱国家集体、响应国家的号召、对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到80年代初的短短几年间,国家的各项工作逐步步入轨道,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产力逐渐得到发展,政治环境也逐渐得到改善。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大批知识分子步入校园,他们热爱国家、热爱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读书、有崇高的理想,立志为祖国做贡献。但是由于国门刚刚打开,大学生求知若渴自身又缺乏辨别能力,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使少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改革初期片面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而忽略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发展,而出现宏观失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贪污腐败等问题。加之西方文化的侵入,对大学生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冲击,使一部分大学生抛弃马克思主义,爱上了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这时大学生陷入茫然,他们既热爱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渴望国家富强,又对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产生不满,思想混乱、过分强调自我又被他人利用煽动发动学潮。造成学潮后部分“不得志的大学生”每日歌舞升平,荒废学业;进入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经济的富足,政治上的稳定,文化的多样,使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开放,学习能力强、能够批判的接受外来事物和文化,对政治的热情不那么强烈,他们追求时尚、享乐,强调自我。21世纪以来,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这时的大学生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他们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思想越来越理性、民主法治观念逐渐增强,但优越的生活也使他们喜欢享乐、抗挫能力差、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发展起特殊影响。政治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制度与现实的政治状况。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处于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现实的政治状况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我国的现实的政治环境变化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文革时期的现实的政治环境;二是改革开放到本世纪末现实的政治环境;三是21世纪以来现实的政治环境。
文革时期的现实政治环境是非常混乱的,政治已经成为迫害人的专政政治。这一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一些地方私设公堂和监狱,冤假错案不胜枚举。政治教育和批斗时时上演,一批有志知识分子被污蔑为是“资产阶级接班人”、“臭老九”,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一时间所有大学基本毫无例外地关门。大学生,无心学业,政治热情高涨,每天搞政治,批斗老师,学风日渐颓废;改革开放后,政治环境比较安定,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快,法律及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提高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这阶段的大学生在思想上逐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政治热情也由文革后的不关心逐渐走向关心,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政治环境更加稳定,各种保护大学生权益的法律政策相继出台,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使大学生关心政治的程度也逐渐加深。民主的不断发展使大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社会民主生活中增加了责任感。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完善也使大学生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空前提高。
3.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状况有直接影响。大学生作为有较高学识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变革具有敏锐的嗅觉。因此,社会变革首先会反映在大学生思想状况中。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展都具有直接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长达十年的文革时期,大学生只是盲目的搞政治和个人崇拜,荒废学业。另外,一些专心专研学术的大学生成为当时政治的牺牲品,大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政治走、跟着个别人的所谓的政治目标走;改革开放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的转型给大学生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后新知识、新技术从四面八方涌进,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探知欲望使他们国门一开便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他们由原来只学习本专业文化知识逐渐转变为开始全方位的涉猎各方面有用的知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表现出茫然和不知所措,甚至放纵自己。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性和趋利性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没有责任感、金钱至上的一些思想弥漫于校园。
4.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走向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经济国际化以及政治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走向。全球化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同时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拉大了贫富差距,给民族工业造成冲击,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输出。全球化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进入,中西文化的碰撞、冲击,西方有些消极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估计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信仰的迷茫、理想信念的模糊、价值取向的扭曲、诚信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心理素质差等问题。但总的来说,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机遇,大学生也有多方面的成长,如视野越来越开阔、理想更贴近现实、自我成才愿望强烈等等。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尤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使中国的大学生意识到祖国强大的重要性,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大学生心中得到深化。
5.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状况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是其形成健康身心的基础。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中的亲情关心、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对大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间的关系不和谐、离异,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多疑、焦虑、偏执等性格。致使成年后的大学生易患焦虑、缺乏安全感、人格缺陷等特点。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步入大学生活,学校就是个大家庭,大学生学习生活都在校园里,因此树立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温馨的学校生活环境对于大学生至关重要。优雅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可以使大学生专心学业,并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同时,教育工作者对其正确的引导,也能使大学生快速步入正确的道路。
正如列宁所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要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位置,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树立坚定的信仰。二是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三是在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仅要创造优越的校园环境,也要提高教学质量,寻找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增强教育者的榜样效应,发展学生团体和党团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五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家长也要言传身教,为大学生的成才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培养孩子健全的意志品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85.
[3]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
[4]赵英.2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化轨迹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32~34.
[5]谷显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嬗变与整合[J].零陵学院学报,2004,(5):160~161.
[6]吴敏英,陈青山.新中国60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轨迹及其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5):5~11.
[7]黄蓉生,石雪,刘朋.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发展变化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15~20.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Development Regularity and its Enlightenment
Ji Ying&Zhang Chunmei&Nie Hongyun
(Bohai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121000)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valuable wealth to the country.They are the backbone in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 construction.Without college students,there will no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country,social developmentand national revitalization.However,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college students’thoughts are also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ic,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o it’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development regularity and analyze its development track,which will help u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status,development regularity
G641
A
1674-0416(2015)03-0082-03
[责任编辑:刘 芳]
2014-12-01
本文系2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发展轨迹和培养策略研究——兼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及理想信念”(编号:14JD710033)以及201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转变发展轨迹及对策研究”(编号:L12DKS018)的研究成果。
纪莹,女,1985年生,辽宁沈阳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张春梅,女,1966年生,河北滦县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