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困境与疏解
陈怡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
本文从生源、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学位论文等方面概括了当前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困境,认为 “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硕士研究生培养思维的学术化定势和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积极性低”是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由此建议,立足 “应用性”,明确生源的 “实践背景与专业背景”,抓住 “应用性课程”和 “专业实践教学”,加强 “专业实践条件建设”和 “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突出 “学位论文实践性”,最终实现 “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升华。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困境;疏解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从1990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至今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一文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型增加到40个,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专业学位招生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比例由2009年的14.1%提高到2014年的43.5%。
2009年,为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步伐,教育部决定扩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1]。但是,部分高校的专业硕士培养直接沿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或稍作调整,这与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专业硕士培养必须突出应用性,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和行业实践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专业硕士培养的基本目标。因此,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导师指导、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撰写、就业指导等全过程都应围绕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
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国际商务硕士(MIB),首批78所高校获得培养资格。2011年65所高校正式招收学生1 079名,2012年67所高校招收学生1 355名,2013年首批国际商务硕士毕业;2014年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授权高校新增20所,取消4所高校的培养授权。到目前为止,共有94所高校拥有国际商务硕士培养资格。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与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2](P14)但是,各培养单位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过程受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影响,存在严重的学术化培养倾向,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这严重制约着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生源质量标准模糊、生源数量不平衡
国际商务硕士招生入学考试全国统一,但不同学校的招生入学考试科目不一致,科目三有的考《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有的考《数学三》,难度差异大,导致生源质量标准差异大、招生规模不一。一般考《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招生单位报考人数较多、生源充足、招生规模较大,而考《数学三》的招生单位生源较少、招生规模较小。当前各校招生人数从几名到100多名不等,各培养高校招生规模差别较大。以2016年国际商务硕士拟招生计划为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12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80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招生计划为70名,江西财经大学为25名,安徽财经大学为10名,西南财经大学为10名,河北经贸大学为7名。招生人数过多,会给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冲击;而招生人数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某种程度上也会制约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
(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不尽完善
由于教育部设立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时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MIB课程体系,所以培养高校依据全国国际商务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学校自身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和以往国际经济与贸易、MBA的教学经验等因素来设置国际商务硕士的课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模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模块。两校的最低学分要求都为30分,主要课程均包含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经济学分析与应用、国际商法、跨文化交流与谈判等,但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专业实践课程有所欠缺,这势必会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3](P63)
国际商务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作为国际商务硕士的核心职业能力,需要大量专业实践课程来支持培养。如培养国际化视野,不仅要学习商务英语,还应增设第二外语和多元文化、商务礼仪等课程;培养跨文化商务交流能力就需要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提供跨文化商务交流的实践平台。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性不足
国际硕士教育的教学内容实践性缺失。一是授课教师的国际商务实践经验不足。由于教师大部分时间囿于校内授课等相应工作,走出去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有限,所以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4](P36)二是生源专业实践经历缺失,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由于国际商务硕士普遍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是以经济学类和英语类专业为主的应届毕业生,其专业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足。面对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生源,任课教师难以把握理论教学内容的深浅,更是难以贯通国际商务实践的体验。
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的教学方法本土化不足。目前,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照搬西方(主要是英美国家)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本土化的融合,仍需进一步发展创新。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什么、怎么教不甚明确,往往是会什么教什么、擅长什么教什么,而不是学生需要什么教什么。任课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普遍,虽然部分课程会采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等形式,但学生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运用和训练不够,学生创造性解决国际商务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四)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培养单位十分重视双导师制,积极配备优质师资担任专业硕士的校内导师,广泛吸引业界专业人士担任校外导师(又称业界导师)。但在实施双导师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校内导师指导的学术化倾向。我国的国际商务硕士教育刚刚起步,大多数高校尚未形成成熟、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商务外语专业教师。黑龙江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师资队伍基本上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的原班人马,这些教师虽然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但却缺乏作为国际商务硕士导师所必备的丰富实践经验。[5](P14)现有师资队伍成长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指导过程,在指导国际商务硕士的过程中,很难脱离原有的学术化思维体系和框架,也很难有针对性地指导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进行行业化和职业化的专业发展。二是缺乏对校外导师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校外导师人数多、来源广,管理和发挥好这些校外导师的作用有较大困难。来自不同实践部门的校外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绝大多数都有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但因缺乏必要的作为校外导师的职前岗前培训,校外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指导存在着方式、内容、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校外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指导略显盲目、针对性并不强。三是相关业界的导师资源相对稀缺。校外导师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高专业硕士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硕士职业素养的提高。
(五)专业实践教学的散养化
专业实践作为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必修环节,还没有落到实处。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存在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专业实践指导不力等现象。由于国际商务硕士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难度大,行业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建设的专业实践基地严重不足,无法组织规模化的专业实践,导致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基本上是以学生个人实践为主,甚至是由学生自行落实专业实践单位,形成散养式的自由化专业实践模式,缺乏全程的有效专业实践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内容、形式、时间和效果都无法有效控制。
在实践岗位和内容上虽然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执行起来相对比较宽松,专业实践的效果与预期不符。实践单位落实有困难,对口实习企业基于成本和培育就业储备人才等多种因素考虑,大多不愿接受没经验但身价高于本科生的研究生实习;具备深厚国际商务理论造诣的专职导师的缺乏,适合学生发展方向的国际商务业界实践精英兼职导师的难求,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实训的诸多困难。[6](P103)
(六)学位论文的学术化倾向严重
从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看,学生普遍能够围绕国际商务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但长期以来学位论文的撰写指导、评价等均以学术型硕士论文为主,商业计划书、国际商务案例分析、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在规定范围内的多种论文形式,专业硕士普遍很少采用,学生们普遍不愿因论文形式的创新而冒论文答辩不通过的风险,这也反映出原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论文撰写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评价指标,学生望而生畏,指导教师的指导也趋于保守。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虽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大家往往都愿意走捷径,采取传统学术型的写作方式。
(一)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一是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虽然是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对国际商务领域的行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理解存在偏差,如通用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谈判能力、调研能力等是否能成为MIB的必备要素,又应该培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各培养主体并没有清晰的观点。
二是国际商务硕士生源标准模糊。要培养高级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考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实践背景,具体是什么程度,目前也没有一致的看法。所以,招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三才会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和《数学三》的争论。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思维的学术化定势
首先是培养单位习惯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学术型硕士主要是培养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门人才,是为研究准备人才,因此,高校教师培养学术型硕士驾轻就熟,自己怎么成长就怎么培养学生。但是专业型硕士是培养行业和企业的专门人才,是为实践准备人才,高校和企业隔行如隔山,理论与实践差距很大,因此,需要高校导师转变教学和指导方式。
其次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思维不清晰。许多培养单位仍然死守“学位论文”就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标准,没有认识到“专业实践”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首要标志,是行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性成果。
(三)国际商务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积极性低
一是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对接不力。由于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需要大量行业机构和企业的岗位支持,还需要较高的实践成本,培养单位往往只求企业提供研究生实践机会为目标,无力关注专业实践的岗位和内容,必然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是国际商务领域的行业企业对MIB的培养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宏观的激励机制,专业实践基地企业和机构接纳MIB专业实践的动机更多的是补充临时劳动力,培养专门人才是附属功能。因此,在专业实践中,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内容就是企业有什么事就干什么事,甚至实践结束也没接触到真正的专业实践。
专业硕士培养注重实践应用,突出行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与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破解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实践性困境,应该立足应用性,明确生源的实践背景与专业背景,抓住应用性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条件建设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突出学位论文实践性,最终实现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升华。
(一)改革招生入学考试科目,明确生源质量标准
明确生源质量标准。面对应届毕业生和在职在岗一线实务生源,应该明确两者的优势和劣势,前者知识背景占优,后者实践经验难得。因此,国际商务硕士入学考试要明确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基础(如科目四专业基础)和具有发展性和选优性的知识优势或专业优势(如科目三)。
改革招生入学考试,突出专业实践背景。建议依据考生的知识背景和实践背景,按考生来源确定招生入学考试科目参加统一考试,如应届毕业生科目三考《数学三》,在职在岗的一线实务生源科目三考《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其他科目相同。这样既照顾应届毕业生的知识优势,又能吸收在职生源的实践经验。
(二)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应用型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培养方案突出应用性。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核心课程,压缩基本理论和知识性课程,增加应用性和前沿性的专题课程,如职业形象礼仪、沟通演讲技巧、国际商务情景模拟、跨文化交流技巧等。
二是积极探索体验性课程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模拟训练、现场研究、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教学,开展课题研究。
三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跨文化商务交流等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精心设计课程同步实践教学和集中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对接课程教学内容;同时,按照核心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安排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顺序和实践强度。
(三)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保障MIB专业实践机会的充裕性和专业实践岗位的适合性;加强专业实践导师管理和培训,提高专业实践导师的积极性和指导水平;严格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制度,明确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督导和考核,确保MIB专业实践教学可控可评,不断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四)改革学位论文制度,突出实践性
第一,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统一,选题必须源于国际商务的专业实践领域,源于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的具体领域和具体活动,研究生选定专业实践领域就是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范围;第二,鼓励学位论文形式多样化,特别鼓励商业计划书、国际商务案例分析、项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策划、评估等论文形式;第三,鼓励一线实务专家参与学位论文指导;第四,合理规划学位论文写作进程,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同步进行。
总之,国际商务硕士总体发展时间较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各培养单位应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和模式,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形成用人单位评价高、毕业生就业好、考生报考愿望强的健康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2]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洪涓,郝冬雅.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8).
[4]郭秀君,田明华,侯方淼.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1).
[5]张春萍,卓越对俄商务人才培养浅析——以黑龙江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
[6]林吉双,杜玉萍,杨励.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1).
Practical Dilemma of MIB Education and Its Solutions
CHEN Yi-q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China)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outlines the practical dilemma that China's MIB education encounters in applicants,curriculum,teaching system and academic papers.The present dilemma is result from 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MIB talents,the inertia of China's master-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hich take priority of academic training,as well as the low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ducation should be"practical-based".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applicants'"application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focus on" practic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enhan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facilities" and"professional practice management",emphasize the"practicality of academic thesis",hence cultivating students'"core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talent training;practicality;dilemma
G529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5.06.012
1674-8107(2015)06-0075-05
(责任编辑:曾琼芳)
2015-04-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资助(项目编号:X150205)。
陈怡琴(1978-),女,山西大同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