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探析

2015-04-15 20:27胡恒钊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政治

王 帆,胡恒钊

(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也一定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随迁子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一,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其周身环境的影响。深入探讨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更好优化随迁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实现其思想活动与周围环境的良性互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宏观环境与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经济生活条件由当下的经济制度决定的,同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随着农村务工人员向城市的转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从总体上促进了随迁子女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复杂的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两极分化、贫富差距逐渐变大。面临此问题,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生活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经济实力的差距直接导致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较低,其随迁子女在城市交往中,会出现卑微的心理,还会出现受歧视的不公平现象。农民工的经济条件也直接制约了子女受教育的环境及场所。这种长期的偏见与歧视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及其不利,更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环境的影响。政治环境包含社会政治制度与实际政治状况,政治环境的良好构建关系到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对随迁子女亦是如此。

1.制度的制定与政策的实施效果。户籍制度是首先影响到随迁子女的,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行严格户籍管理,基本上事实上阻绝了自由迁移的可能性。户口方面的落差,导致随迁子女在城市读书就业遭到巨大的困难。近些年在户籍制度的管理上了很大大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最新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1]在具体的执行中,例如关于《芜湖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管理的暂行办法》中明确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材料:(1)家长书面申请;(2)户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就学联系函》;(3)学生及家长户籍;(4)工作单位证明;(5)父母及学生在芜的《居住证》;(6)《房屋租赁许可证》等。”[2]这些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有一项卡住,随迁子女则将进不了公立学校就学。

2.政治生活中的不良之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违背民主和法制的现象,例如如当今的行贿受贿,卖官鬻爵腐败问题,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中纪委立案调查省部级及以上官员40名,平均每月至少3人被调查”[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金钱及权力下,缺乏刚性,法律权威受到严重侵害。随迁子女在城市信息交流更快的情况下,负面信息接受的也更多。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严重影响了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有着深远影响,因为人的思想无例外地都受到当时当地周围文化的熏陶,他们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是在这样的文化中进行开展的。因此,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1.社会不良之风的乱入。随迁子女在城市就学前都在农村生活。农村中封建社会时期残余的封建思想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相信鬼神及宿命一说。有时把自己的不如意生活归罪于命运,对待挫折缺乏拼搏精神。在进入城市生活后,对城市的适应及融入的情况也不乐观。加之,媒体对一些假冒伪劣、腐败现象、道德滑坡大肆渲染,使他们本就思想道德淡薄的意念对所处社会产生极大的不信任感。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思想道德方面产生知行分离,对这些不良文化风气影响缺乏识别力和免疫力。

2.多元价值观的诱导。改革开放后,又融入全球化的怀抱,导致多元价值观并存。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价值观的多元化表现的更为明显。当我们主流的价值观与社会的多元价值观产生冲突时,农民工随迁子女容易产生道德选择的困惑,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同时,通过网络媒体,资本主义社会的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大肆传播,农民工随迁子女很可能由于辨别能力欠缺,而受错误价值观的诱导,对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途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透过社会生活的渗透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及学习,而随迁子女大多处于思想品德的初步形成期,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水平、辨别是非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和缺乏,容易受到大众媒介不良信息的影响。

当今由于大众媒介的利益导向和点击率的需要,以及同行之间的竞争,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需求,消息趋向娱乐化、低俗化、煽情化,制造了大量华而不实的文化快餐。打开电视电脑暴力场面、“精良”的作案团队、血腥的打斗场面充斥荧屏。电视中的低俗词语、隐晦话语、国外奢侈商品的电视大肆渲染等等,都会对随迁子女的思想状态形成巨大冲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同时,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定的舆论环境。这种舆论环境对随迁子女思想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良性的舆论环境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促进形成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而面对恶性舆论环境,有人会“出淤泥而不染”在逆境中成长,而有的人则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成长中渐渐失去自我。

二、微观环境与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担负着孩子从出生走向成熟的文化知识传授,品德引导,行为指导等责任。[4]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人际交往的态度,往往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1.居住环境的差异影响。农民进城后,首先要谋生,和孩子们的沟通交流十分有限,加之其经济条件、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租住房屋,或者自己搭建简易棚屋,或者使用可以自由折叠随时流动的帐篷,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周围卫生或居住环境相对较差。随迁子女回家后的学习条件不好,很对家里甚至没有合格的书桌,所居住的院落中鱼龙混杂,学习过程中受外界的干扰非常大,长此以往有可能给孩子身心带来不良影响,更不利于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

2.家长自身教育环境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一般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辅导能力较差,辅导的难度也较大。长此以往,随迁子女在学习中和城市本地孩子相比较的落后差距可想而知。因此,进城务工农民的自身文化水平限制了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同时,家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自身的学习环境也较差,自身素质及知识涵养无法提高,给孩子的教育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我国古代最大的私立藏书楼是涵芬楼。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始,主理商务印书馆编务的张元济广集藏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图书资料室基础上,建立涵芬楼。涵芬楼是藏书多达463083卷,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私立藏书楼。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的任务不仅是教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和青年认识自我,体认自我。随着近些年随迁子女规模的逐渐扩大,给教育部门及学校管理、环境建设带来了诸多问题。随迁子女一般集中在公立、民办和一些证件不齐的子弟学校。但是,因为进入教育政策的限制以及公立学校手续较多,纷繁复杂,真正意义上能进入公办学校的不多。例如,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款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但是到了实际的执行中,以杭州为例,在《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的暂行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应该提供以下材料:外出务工证明;家庭户籍和身份证;在本地居住的有效暂住证;监护人的合法劳动合同或工商执照;儿童的免疫接种卡。”等条件。由于这些诸多条件的限制,实际上主要都集中于民办学校和一些打工子弟学校。在学校坏境中,存在很大问题。

1.民办学校生源多样,管理困难。大量随迁子女的涌入,给学校的班级管理造成困难,人数的剧增影响了小班教育的设施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出现大班额现象,并占用了很多活动室,使多样教学活动无法展开。同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由于生源的多样及生源素质无法保证,会出现“同学经常打架”的现象,校园的和谐环境构建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教师素质继续提高。在民办及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来源复杂、学历偏低、流动频繁,教师队伍管理十分困难。同时,由于自身民办学校的经营,没有多余的经费培训老师,而教师也更是无力承担培训的费用,教师素质长时间得不到提高,无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课程经验实践于学生课堂,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3.学校周边的不安定因素困扰。由于受到资金及办学手续的限制,这些民办学校,尤其是打工子弟的学校,对学校建立的区位选择往往是偏远的郊区。地理环境较差,学校周围的个体经营者身份及经营也比较混乱,周围治安环境堪忧。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收到这一氛围的影响,会在不知觉中收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三)社区环境的影响。首先是社区生活秩序。社区的安定有序有助于良性价值观的形成。反之,则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农名工所住之地均是随迁子女的教育之所,当农民工来到打工之地,因为对环境的陌生、人际网络及精神寄托心理,常常居住在农民工聚集之地,这些地方往往远离城市中心,治安混乱,无证网吧,娱乐场所随处可见。在这种环境下,随迁子女经常听到和看到的往往是社会道德禁止的言行,加上心理、思想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很容易受到环境的污染和不良因素的影响。

其次是社区风气。社区风气在社区各成员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习惯的形成。由于农民工所在社区大部分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所形成的社会风气状况不好,导致随迁子女在生活中收到坏的影响。最后是社区的人际交往。由于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等因素的特殊性,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交往比较频繁的时期。社区的人际交往对于随迁子女要良好的引导。但是,农民工平时在只在自己的认识领域活动,活动范围比较狭小,多数是自己的老乡和工友,与本地住户鲜少来往,对于生活区域发展也漠不关心,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空间隔离。而当地住户一般也不愿意和他们来往,认为他们是这个社区脏乱差的代表,也会因为农民工是外地不稳定因素,避而远之。

(四)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在同辈群体中认为选择和自己行为想法一致的一类人进行交往,成员之间的交流自由,话题随性,不受约束。有些不便于在如学校里提问的问题,在群体之间可以自由交流。同辈群体在其成员的思想引导和教化方面有重要影响。当然其中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本文关注的是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所以在此说明的是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

2.同辈群体的对外排斥。一旦某个群体形成一个小圈子,外人很难融入进去。而随迁子女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更愿意和家庭背景相似的伙伴结为一个群体,而城市本地孩子亦如此。随迁子女对居住之地城市缺乏归属感,有调查发现,“24%的认为在本地缺少朋友,14%的不了解这个城市,14.1%的人对未来感到不知所措”[5]。他们对所在城市有一种复杂的“边缘人”心态。当两个群体发生冲突,就会造成整个群体凭借着义气去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一般是通过非理性的手段,比如,打架、斗殴等。这不仅不是群体成员间相处的正确方式,也不利于社会人际关系的良好构建。使自己本身所处地位收到局限,对以后的生活成长都会留下心理阴影。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优化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优化经济环境。对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优化,主要的重点放在对农民工的经济地位提升,父母的经济水平直接影响随迁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及教育环境。这需要重视在实行效率优先前提下,重视农民工在城市的公平分配,最大限度的缩小与市民的贫富差距。首先,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是城市化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在城市中生活,所享受的权力、待遇却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我们要逐步实现农民的的市民化,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同时,加强执法,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其次,面对工资难讨的困境,社会各部门加强对公司责任的严格负责意识,防止公私恶意克扣农民工的工资。面对农民工的投诉案件,劳动执法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尽快解决弱势群体的权益问题,维护农民工的根本利益。最后,丰富农民工的知识涵养,提高技术能力。成立农民工技术培训单位,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农名工就业选择岗位的录用率,也可以通过培训单位帮助农民工找到合适的职业,促进农民工更快的适应城市的生活,缩小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就业差距。让随迁子女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缓解因经济压力产生的自卑感。

2.优化政治环境。首先,我们必须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经启动。“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6]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不可能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逐渐减弱甚至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地位平等。其次,随迁子女入学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自1989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先后颁布一系列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但大量的流动人口,一些法律法规已经落后。所以,要对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形成实用、有效的政策方案。地方教育政策要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制定更实用于本地的教育政策,抱枕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执行。最后,对政策的实施进行严格监督。政策的实施是政策是否良好运行的关键,必须严格监督政策的实施过程。实行领导问责制,明确政策实施的主体,明确其责任和义务,以强有力的手段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3.优化文化环境。首先,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策方向,持续发挥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对全社会进行开放参观,已有的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举办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对于随迁子女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对文化市场进行规范管理。社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下隐现出一些问题,尤其是经济发达,文化多元的城市。如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电子游戏大厅歌厅等,损害了广大青少念及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加强力度对文化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取缔不法的经营者,对合法经营者进行有序管理,明确责任。

4.优化大众媒体环境。大众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强化或弱化的作用。优化大众媒体,利用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首先,政府要有效控制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教育。其次,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现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充斥与网络的虚假信息和诈骗也日益增多。由于年龄及成长环境的影响,随迁子女对于网络世界充满好奇与幻想,盲目的相信一些网站信息,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不利影响。因此要制定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网络道德规范,建立红色网站,积极引导随迁子女健康上网。最后,加强媒体人的自律。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避免偏离舆论导向,为随迁子女创建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吸取有益的精神食粮。

(二)优化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可以肯定的是亲情的抚慰和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即可,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通过自身的良好言行给以积极的影响。其次,可以建立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许多农民工虽然能够对孩子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育,但农民工作为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因此改善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是改善家庭环境的重要层面。比如,我们可以建立家长学校,定期进行系统的培训和相关知识学习,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自身的教育能力。最后,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深入到随迁子女家庭,与家长沟通、了解随迁子女情况,让家长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帮助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优化学校环境。首先,加强民办学校和子弟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配备,对学校教师工资待遇标准作出相应的规定,把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增加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在职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随迁子女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并最终形成一种关爱随迁子女的良好校园氛围。其次,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的综合努力,加强整治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周围环境,取缔一些不合法的商户,为随迁子女学习提供一个清静的环境。

3.优化社区环境。首先,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给随迁子女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政府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把农民工也纳入到经济适用房的优惠对象。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对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影响。其次,开展多元互动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除了学校和家庭的另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政府建立社区图书馆和活动场所,为随迁子女进行各种服务,挖掘随迁子女自身的潜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通过社区成员激发家长和儿童主动参与到活动,增强随迁子女的信心,提升随迁子女及其家庭的社区融入度。

4.优化同辈群体环境。我们面对承载主流文化的同辈群体,要鼓励发展,扩大他们的积极影响力,帮助身边的人走正确的道路。对于与主流文化背道而行的同辈群体要用强制手段管理,给予随迁子女及时的帮助与引导。同时,我们同样也关注到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核心人物的言行可能影响到整个群体的行为选择。将他们发展成为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教育者。最后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得到加强,并出现了媒体虚拟环境等复杂环境因素,随迁子女在随父母进行区位转移时,其思想道德所遭遇的环境影响功能不断得到强化,通过对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探究,可以发现迁移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环境因素,对其周围环境进行得到全面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7 -30/6439778.shtml,2014 -07 -24.

[2]芜湖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实施意见[EB/OL].芜湖教育网,http://www.whedu.net/cms/data/html/doc/2013 - 04/27/80077/index.html,2013-04-27.

[3]中纪委亮出去年成绩单“打虎”数量创近30年纪录[EB/OL].中国新闻网,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50108/19185788_all.html,2015 -01 -18.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5.

[5]袁振国.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34.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7 -30/6439778.shtml,2014 -07 -24.

猜你喜欢
农民工子女政治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