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工程”大举债

2015-04-15 06:56:14吴之如
财政监督 2015年3期
关键词:吴之形象工程公仆

●吴之如

“形象工程”大举债

●吴之如

据《新京报》报道,中央巡视组辽宁通报称,沈阳经济区存在虚增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弄虚作假问题;一些市县为追求政绩弄虚作假,举债搞形象工程。不同以往,本轮巡视整改报告,辽宁、福建都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列为重点整改内容。

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都是直接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对着干的愚蠢做法,执政党和政府屡屡申明坚决反对。但是,某些公仆却不以为然,依旧明里暗中热衷于大搞弄虚作假的把戏。他们这么干,绝不是像他们标榜的那样,是为了早日建成现代化家园,为本地百姓谋幸福,而是用弄虚作假的手法炮制所谓“政绩”,为自己捞得加官进爵的本钱,以求得仕途顺畅、青云万里。举债大搞形象工程,就是这伙人在地方经济工作中最擅长的惯性策略。

大凡形象工程,多华而不实,占用大量国家资财,耗费无穷百姓血汗,却对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无甚实际价值。此类 “大手笔”,不过是胡乱拍板者以高昂的公款代价往自己脸上和身上涂抹的胭脂金粉,其实也是新时期经济领域中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民众早已对之侧目相看,怨声载道。中央巡视组将审察的目光也投向这类现象,无疑是将反腐败斗争逐步推向深入,是对人民的长远利益高度负责的体现。有道是:

“形象工程”大举债,

弄虚作假戏满台;

反腐并非空口号,

扎实整改扫雾霾。

许多地方政府债台高筑,都是源于当家公仆急功近利,不顾主客观条件狂掀“新跃进”浪潮,醉心于营造形象工程和虚假政绩,结果引发空前的财政困难,加重了百姓负担。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在经济建设中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科学发展精神的做法,最终都不会有好结果。■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吴之形象工程公仆
新形象工程:“新瓶装旧酒”
廉政瞭望(2024年7期)2024-07-10 10:38:51
倒查“新形象工程”,为基层减负
四万一顿饭
决策探索(2019年17期)2019-09-20 02:56:46
“只见公仆不见官”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6
政府投资迎来首部行政法规“形象工程”有望划上句号
决策探索(2019年11期)2019-06-21 01:44:11
一句话
杂文选刊(2019年5期)2019-05-10 05:40:44
法治漫坛
21世纪(2017年11期)2017-11-20 05:11:11
变“形象工程”为“惠民工程”
春秋时代的“国家公仆”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甘当人民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