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屏萍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明确提出“高中学生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2013年官方调查显示,将近四成的中学生难以达到语文课标所提出的150万字的阅读量,且其中只有13.66%的学生在阅读经典。作为语文教师,我迫切感觉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必须想点办法把学生真正领入阅读的世界……
网络阅读——让阅读的过程不再孤单
2007年,我校开始尝试把网络课堂介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希望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推进学生的阅读:用分享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讨论解决学生的阅读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阅读同一部经典,然后在网络教室中围绕作品进行充分讨论。一年多的时间里,师生在网络教室中留下了对十几部经典作品的讨论痕迹,每部作品至少都会有几十人次参与研讨。网络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有时间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自信与学习的尊严。
主题阅读——突破阅读的窄化与篇章化
一直以来,我们都着力于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但由于传统教学过于注重单篇文章的解读,学生难以建立作品之间的联系,对问题的理解由于视角的单一而不够深刻,对同类作品更缺少本质的认识和阅读规律的把握……我们意识到,围绕主题聚合相关类型作品组成的主题阅读已经势在必行。
2013年开始,我们每个月开始推出阅读主题,呼吁大家围绕主题互荐作品进行主题阅读。这些主题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或是他们热衷的话题,或是他们实际生活里的所思所想,让他们感觉到阅读与自己的成长息息相关,能够在优秀作品的引领下关照自己的精神世界,解决当下困惑,找到人生方向。于是,“谋臣策士的舌头”“诗意生活”“生命与死亡”“科幻与玄幻”“城市乡土”……一批阅读主题诞生了。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交流着各自真实的生命体验,在各种各样的情绪中收获成长。
立体阅读——经典阅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经典作品往往深奥,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经典阅读变得立体化,用多种形式,从多角度促进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把阅读与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念头便油然而生。
2014年3月,我告诉学生将组织外出活动,届时将分成7个阅读小组分别完成4道有关《红楼梦》的活动题目,而所有问题的答案均出自《红楼梦》作品。4月,我和班主任把学生带入了大观园,分发了题目,如请画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路线图并介绍所见所闻;请为游客介绍一个景点发生的故事,然后录音留念;找一找“吟成蔻才犹艳”的下联所在,查一查这副对联的寓意,评一评这副对联的妙处……学生们捧着厚厚的原著穿梭在大观园中,当他们纷纷回到集合地点提交成果时意兴盎然。
2014年5月,开始学习鲁迅作品,学生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怎样让学生看到鲁迅作品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我觉得还是要凭借与阅读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为此,我们邀请鲁迅博物馆老馆长王得后先生进行了主题讲座,带领学生参观鲁博。当学生坐在鲁博三味书屋的条凳上,抑扬顿挫地诵读着鲁迅的《忆刘半农君》,我知道学生正在慢慢地走近鲁迅。活动归来,我们集体通读了全本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阶梯阅读与专题阅读——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契合
我们特别针对直升班学生设计了系统的阶梯阅读计划。高一,我们着眼于阅读难度与初中的衔接,激发阅读兴趣,推荐作品偏重文学和传记类;高二阶段学生需要拓宽视野,寻找阅读背景的材料支撑和理论支持,同时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推荐作品开始偏重历史和社科类;高三学生思维全面深化走向成熟,更需要哲学方面书籍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哲学类和文艺理论类书籍的阅读尝试。目前,我校正在研究专题阅读,力图围绕核心专题,以浸润式阅读的方式开掘学生的阅读深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期待着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身心愉悦中完成对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在不知不觉中延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 编辑 王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