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 互动相生

2015-04-14 04:19刘立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门头沟门头沟区山谷

刘立地

给“我”一双地理眼

很早以前,门头沟是一片汪洋大海,约16亿年前,出现了门头沟第一片陆地。每当我们步入门头沟区的大山谷,高大的岩壁、曲折的岩层、各异的岩石似乎都在安静地注视着你……

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关平教授带领师生们步入门头沟区的大山谷,穿越16亿年的地质时空,解剖各种地质现象。我们来到陈家庄,站在路边,倾听永定河的诉说。弯弯曲曲的永定河告诉我们,曲流河一般是成熟河流的表现,他已是耄耋之年,但周围的山脉又让他“返老还童”了。在下苇甸的铁路旁,关平教授指着岩石中的竹叶状灰岩让我们猜成因,还让我们去发现竹叶状灰岩姿势有何不同……

我们不停地发现有意思的地理现象,不断地猜测、思考。

生成“我”的地理心

在专家引领下,我们走日常难以走到的地方,看日常难以看到的资源,经历不同寻常的探索之旅,我们通过现场的体验,跳出课本、学科、课堂,走出惯有的思维模式,在跨科、跨校、跨段、跨域的大中小学衔接探索中,生成灵动的教育经验。大峪中学突出本校的山谷特色,在地理“大”课堂当中“探真山、行真水、求真知、论真理”。

落实“我”的地理念

杨秀岩老师的展示课《一条河流的诉说》,把教材知识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实地看到的现象和相对抽象的地理原理结合起来,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通过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入手,让学生充分参与,不仅落实了学习目标,更突出了课标要求,同时通过一些仪器的使用、互联网知识的搜集和整理,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都得到了检验。在编写考察报告和论文的过程中,在课堂交流活动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学习能力、知识广度都得到较大提升。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已“润物细无声”地扎根在了学生的心中。

王新平老师的《会说话的石头》一课,以北京门头沟沿河城地质考察为例,用4块石头做引子,配合相应的地质景观图,通过“看、听、说、贴”,即观察石头的长相、观看岩浆活动的视频、将石头对号入座、演示地壳运动,让学生知道三大类岩石的名称、特征及形成过程,并初步了解几种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整个过程中全体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演示,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有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活跃又不紊乱。

点亮“我”的地理人生

“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实现了教学相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是学习者,与学生一起成长,获得专业发展。通过走近科学家、走进科研现场、走入社会,打开视域,更有效地聚焦课堂、聚焦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每次考察之前,关平教授都不顾工作繁忙,奔赴考察点进行实地调查,反复核实每一个场所,尽最大努力保障考察效果。从专家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他做人做事严谨扎实、求真务实的态度。

猜你喜欢
门头沟门头沟区山谷
山谷里的居民
门头沟区总工会机关党支部开展机关进社区共建活动
睡吧,山谷
门头沟区委:着力系统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北京市门头沟新城河道综合治理的探讨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小学成果展示
北京市门头沟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诡异的山谷
门头沟冬季温暖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