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培养
孟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引入“执行力”的概念能够大大地提高干部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本文从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的必要性出发,分析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的现状,探究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缺失的根源,提出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学生干部;执行力;能力;培养
自从2002年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合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问世以来,“执行力”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执行是按照具有的目标和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控能力,为实现企业的效益和成果。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管理者的执行力决定公司组织的执行力,个人的执行力则是个人成功的关键!关注执行力就是关注企业和个人的成功。”由此可见执行力在企业管理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执行力的研究和推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当中,部分高校老师已经开始尝试将执行力的概念融入到学生干部培养当中,但就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的研究相对还较少。笔者认为,在将“执行力”这一词汇引入到高校干部的培养工作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干部自身的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干部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学生工作的的一条有效途径。
1.学生干部自身角色(定位)的需要
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要从思想上理解和接受学校的政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继而从行动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真正成为各项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只有强化执行力的贯彻和执行,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办事质量。
2.是提升学生工作的需要
各级学生组织现存的问题是缺乏具体的执行步骤,而不缺少具体的方案和规章制度。各级学生组织的工作是否良好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执行力,如果缺少起码的执行,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就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所以说,培养学生干部的执行力是提升学生工作的需要。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大体上让人满意,在具体工作的处理上,他们能够较为出色、负责地完成任务,在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领导先锋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受到社会、外来等多方面文化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冲击学生的头脑,高校学生干部整体素质显现出滑坡的局面,不利于高校学生的管理,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办事效率低
很多高校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受个人因素影响太多,导致工作实施拖拖拉拉,从而影响工作效果。很多学生干部,在接受班主任布置的任务时往往会将工作简化或扭曲,无法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的时候容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时间把握不好,使得工作拖拖拉拉,办事效果很差,对于工作完成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办事质量差
办事质量差是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责任心的缺乏让很多的工作流于形式,很多的学生干部对这些工作耐心不足,导致质量很差。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学生干部断章取义,往往将老师留的作业简化和扭曲,在传达过程中很机械地进行传达和表述,不利于工作的执行。在很多时候他们为了节省时间,以老师的名义强制性的将内容传达给同学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时间安排和感受,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工作的完成,造成办事质量差的现象。
3、办事应变力不足
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变通能力较差,应变能力不足,这些学生干部习惯按照条条框框办事,不会根据执行时间、对象、环境的变化而变换策略,以为方案制定好就万事大吉了,缺少动态考虑。同时,面对问题缺少准备,没有预案或预案太粗;开展工作缺少韧劲,持续性不够,抗挫折能力有待加强;不关注细节,对工作动态把握不到位,给执行效度带来很大影响。
4、办事创造力缺乏
办事过程中创新力不足是很多学生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很多不同班级的工作中,他们的工作结果却是千篇一律的,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缺乏个人独特的创造力,在活动的内容或者形式上缺乏新的活力的注入,不利于完美的工作的进行。很多高校的学生干部总是被动地按章办事,缺乏自己的见解和创造,难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对于高校具体工作的展开有很大阻碍的作用。
1、学生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根本上说现在高校学生工作执行力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功利思想严重,很多高校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学生工作,其本质目的并不是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而是把学生干部身份当作评优、评先、评奖等获取个人私利的平台。其次,部分学生干部缺乏团队精神。认为仅凭自己能够把工作做好,没有意识到学生会、班委会等学生干部组织都应是团结协作的和谐团体,各个学生部门不能进行通力合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和速率。最后,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忽视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存在自视过高的心态,甚至瞧不起其他的同学,违背了服务于人的初衷,滥用自己的权力,得不到学生的信任。
2、个人能力素质弱
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不强也是阻碍执行力进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很多的学生干部不能有效地衡量各种资源的分配,难以从整体上统筹兼顾。其次,很多学生的管理能力差,缺乏管理的思想和行动。还有,很多学生干部不能有效地组织各项的活动,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协调能力,都有待提高。致使学生对很多工作不配合,难以让学生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开展。最后,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各种工作问题单纯依靠以前的经验,缺少个人的创新,造成各项活动单调无趣。
3、学生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学生干部在选拔任用、培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学生干部在竞选时存在较强的功利性,他们没有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而是想要凭借权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外,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很多的班干部务虚不务实,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导致团队内部执行文化得不到建立和弘扬。
1、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
首先,必须要引导和督促学生干部主动精神的发挥,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并督促,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工作,以正确的思想执行工作,面对各项挑战,培养包容的心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干部较强的执行责任意识。执行责任意识是学生干部的自我约束,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不断地学会超越自己,实现个人精神的超越,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班集体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我们要强化学生干部的履职意识,号召学生干部遇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求真务实,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生工作中,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同学服务。
2、加强学干部培训,提升个人能力素质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党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等,加强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引导他们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章程,直接提升他们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高个人的境界,无论是看待事物的角度还是观点,都应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思维、思想等各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学校要不断加强学生干部的业务培训,通过对学生干部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及组织策划能力,实现总体素质的提高。
3、完善学生干部监督和考核激励机制
制度是执行力提升的保障,考核是为了检验出每个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强弱,同时用奖惩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不断地提高组织目标的实现,促进具体工作的实施。及时奖励执行力较强的学生,对个别执行能力较差的学生干部可以进行惩罚或者再教育。只有加强对于学生干部的监督和激励,才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绩,真正发挥其“服务”的作用,为班级的建设、学院的发展提供可圈可点的效用,发挥自身的价值。
总之,在当前高校辅导员人数相对不足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学生干部团队的建设,培养他们的执行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和责任心的提高,为班级和学院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赵晶.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3):117-118.
[2]陈自龙.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1):38-39.
[3]夏方梅.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的执行力[J].中国商界,2009,(08):365.
[4]陈建志.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的执行力[J].琼州学院学报,2011,(08):53-54.
[5]李锦兰,刘洪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探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5):91-93.
[6]李明金.新时期提升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6-57.
G64
A
1008-7508(2015)03-0000-00
2014-10-13
孟杰(1985~),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