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

2015-04-14 10:01:27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弘扬价值观核心

(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 梅州514015)

(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 梅州514015)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特色。当前,明确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厘清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将弘扬客家传统优秀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客家地区的特色资源,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来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家;客家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拥有灿烂绚丽、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在创造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客家文化就是众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之一。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呈现出客家特色,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生力量之一。因此,在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能进一步激活文化活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地位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是在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的需要、能力认识的有机整合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观念。”[3]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激励、规范和调节等作用,对社会具有价值引领、思潮引导、意识形态规范等作用。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7]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经过长期探索而凝练的智慧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9]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原有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0]

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特殊的分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11]客家民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爱国爱民,追求进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勤俭诚信,团结发展”等优良文化传统,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仍然熠熠生辉。

客家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开放性、包容性、传承性、创新性和地域性等特征。之所以说客家文化具有开放性,是因为客家文化不是孤立状态下的文化,它在与湘赣文化、南粤文化、福佬文化等多个地域性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客家文化之所以那么绚丽多彩,那么有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能从各种文化中吸收到新的养份,从而不断地发展与壮大自己。从源头来看,客家文化源自于中原文化,但如今又不同于中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客家文化中强调爱国爱家、自强不息、勤劳刻苦等优良传统,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入现代的元素,比如客家的饮食、山歌等,都有了很大了改进。因此,足见客家文化所具有的革新特质。“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其它区域文化或族群文化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是产生于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这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文化。”[1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3]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深度结合,形成了独有的特色。这是一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客家文化崇尚教育,其中关于重学兴教的优良传统对于当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现科教兴国具有重要影响。客家文化崇尚爱国爱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客家文化崇尚廉洁自律、勤俭节约,这在加强廉政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减少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工作中能起到助力作用。客家文化中鼓励人们追求进步、顽强拼搏的传统,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感染、熏陶作用。客家文化中崇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对于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增强理想信念等,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客家地区先后涌现在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和客商在世界各地的产业,无不显示出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当代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4]因此,理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均具有重要作用,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弘扬客家文化不仅可有效增强客家乡亲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也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因此,当前,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才不会在各种文化和思潮的激荡中迷失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提出了基本的价值要求和价值规范,这也为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要求和依据。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难看出,最终是要使人民受益,保障人民的权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要求,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作为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为国家的繁荣、安定和团结,为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提供精神动力和营造良好氛围。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一致。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要义是鼓励人们爱国爱家、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勤俭诚信和团结友爱,目的在于希望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希望社会和谐、安定、繁荣。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诉求一致,目的都在于希望富强国家、繁荣社会、发展经济、富裕生活,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不难看出,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的共同点在于教育人、引导人、发展人,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指明的方向和提出了要求,能否把握住现在,能否实现美好的愿景,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实践。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真诉求一致,愿景一致。实际上,开展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活动,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涵盖客家方言、客家文学、客家艺术、客家习俗和客家建筑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客家人的生活,在客家地区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具有易操作、覆盖面广、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糅合在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之中,既有利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法,又有利于丰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拓展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

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显而易见,在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弘扬客家人自己创造的文化,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客家地区要积极利用这一优势来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辟新的路径。

首先,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精心策划,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们的行动向标和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群体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是客家群体的精神动力和引以为豪的财富。因此,要高度重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将二者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要指派专人负责,实行责任制,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落实到人;要规划专项资金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要组织专业人员精心策划专题实践活动,形成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走形式,喊口号;要组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

其次,要大力宣传,创新形式,打造平台,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高度概括起来虽然只有24个字,但内涵丰富,覆盖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涉及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等多个维度。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举两得、一举多得的目标。这就要积极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积极利用国家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特别的节日,积极利用客家的山歌、童谣、喜剧等特色的活动来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宣传客家杰出人物和先进模范的光辉事迹,大力开展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并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糅合在活动中,让人们在娱乐休闲中,既学习、了解和感受到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学习、认识和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再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头脑,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是传播知识的阵地,孕育人才的摇篮。一方面,要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各层次各类别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编撰相应的教材或辅导材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蕴含其中,让学生在校阶段就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深邃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康的人格,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理想。另一方面,要结合师生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文体活动。比如,开展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辩论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领悟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开展客家山歌演唱比赛,精心挑选富有教育意义的客家山歌,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

最后,要大力挖掘客家旅游资源,发挥客家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客家地区大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客家旅游资源的作用。比如客家民居、宗教建筑、山歌、戏剧等均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和宣传教育价值。一方面,要大力保护和开发客家的旅游资源,比如,对客家的围龙屋、名人故居、华侨故居等进行开发,发掘“名人”、“名居”、“名山”、“名水”、“名寺”背后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内涵,将其融于导游词的解说之中,从而起到教育、熏陶广大游客的作用。客家山歌、童谣等蕴含了深刻而朴实的教育原理,其中蕴含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对假丑恶的摒弃的修身意蕴。可以在游客的行程中增设听山歌、童谣,看戏剧等环节,让他们在旅途中既获得了休闲,又开拓了视野和增长了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杰出人物、感人事迹、风土人情等制成宣传册,从而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生活化、系统化,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更具有辐射性和影响力。

[1][1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06.

[3]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127-12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9.

[5]薛永苹,闫海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理论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5):37.

[6]余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窥[J].理论导报,2009(11):10.

[7]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J].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32.

[8][10]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9]刘峥,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索[J].求索,2011 (9):123.

[11]王太钧.客家文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J].理论前沿,2009(24):31.

[12]罗勇.论客家文化的地域性[EB/OL].http://www.fenggang.gov.cn/ xingwen/zhuanti/kqwh/2009-12-12/26352.html.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15]王兰兰.在创新中传承客家文化[N].汴梁晚报,2014-3-19.

[16]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4-3.

[17]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N].光明日报,1978-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

刘林

2095-3046(2015)02-0009-04

10.13265/j.cnki.jxlgdxxb.2015.02.003

D261

A

2014-12-06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项目(编号:12JDSZ3076)

刘林(1982- ),男,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E-mail:315271263@qq.com.

猜你喜欢
弘扬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00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