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离别”主题的表现

2015-04-14 03:55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离情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离别”主题的表现

林鹤鸣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摘要:“离别”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表现非常丰富,通过对部分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分析,发现“离别”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特征既具有共性,又因国别、时代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特性。

关键词:离别;离情;文学作品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1]江淹在《别赋》中对离情别绪的感慨,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关于离情别绪的描述不仅数量众多,且表现手法多样,感染力强。离情是人类众多情感中一种真切普遍的情愫,是文学作品百写不厌的素材。离情别绪与爱情、怀才不遇等题材一起,成为文学“永恒”的主题。

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离别”概览

离别是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述及“离情”(离别和离别情感)的。中国土地广阔,人与人之间联系不方便;古人(尤其是文人)或因公务、或因喜好游历,迁徙现象较为普遍。邓乔彬在《唐人的怨诗》一文中谈到:“离别与行旅有因果互动关系,后者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前者则兼有片刻与长期的双重意义。”[2]此外,古人对人际关系特别是亲情关系、朋友关系的重视,增加了对离别现象的重视。许多文人将这种普遍发生的现象记于笔端,使得离别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蔚为大观的内容。

曹道衡在《江淹及其作品》一书中谈到:

古代的交通极端不便利,长途旅行,往往穷年累月,而且由于交通工具落后,再加上封建时代的治安很少保障,旅途常常有危险。因此,在古人心目中,几百里,一千里就是极大的距离了。从自然条件来说,古人特别重视别,也正是上述原因之故。当然,除了古代交通不便以外,社会的条件更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不论社会的和生产的斗争也总是以家庭或亲族为单位来进行。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亲友,当然在一系列问题上失去支持而感到软弱无力。再加上在家长制的封建社会中家族观念也特别深。因此人们也总是愿意长期与亲族团聚在一起而不愿分开。在那样的社会中,人们确实也很少有出门的需要。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而地主也不愿轻易离开自己的庄园。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要是背乡离井总是有着不得已的原因,或者是躲避什么灾难,或者是为了寻找衣食或出路。[3]

由此可见,离别之情与其背后诸多的社会因素紧密关联,古人重视离别,既有自然条件方面的限制,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送别作品的源头,清代王士祯在《分甘余话》卷三中就说:“《燕燕》之诗,许彦周以为可泣鬼神。合本事观之,家国兴亡之感,伤逝怀旧之情,尽在阿堵中。黍离、麦秀未足喻其悲也,宜为万古送别诗之祖。”[4]这是就送别诗而言的。就本文研究对象(离别)而言,虽然源头可以追溯得更远,但是从经典性和集中度来说,《邶风·燕燕》等诗经相关作品是离别的早期代表之作。这样的作品,《诗经》中有不少。单就送别诗而言,有学者认为,《诗经》中的送别诗主要有六首:《国风》中的《燕燕》《渭阳》,《大雅》中的《崧高》《烝民》《韩奕》,《周颂》中的《有客》。[5]而就其他离别而言,如《周南·关雎》《周南·卷耳》《邶风·击鼓》《卫风·伯兮》《郑风·子衿》《小雅·采薇》等作品中都有这种情状。《诗经》之外,《楚辞》中的《离骚》《哀郢》《湘君》等不少作品都包含离别。这些离别或者表达分别场景下的爱慕之情,或者表达分别状态下思妇对征夫的思念,或者表达离家去国时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心等等,内容丰富,情感多样。

周朝之后,不少文人墨客对离别进行了大量的描写。离别、送别、赠别、分别、惜别和留别之情在文学长河中随处可见,为中国古典文学贡献了很多不朽的诗篇美文。

两汉时期,送别诗的数量较之先秦有所增加,出现了不少作品。如《步出城东门》《悲与亲友别》《旧题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秦嘉《赠妇诗三首》,徐淑《答秦嘉诗》,蔡邕《答对元式诗》等。汉代的送别诗包含着丰富的类型,为后世送别诗的分类发展打下了基础。[6]《古诗十九首》对离情别绪的叙写,是两汉时期离别体裁的一个亮点。有学者比较《古诗十九首》中游子的相思离别之情与《诗经》中的类似题材,发现两者有以下区别:“其一,《诗经》中思念父母双亲的亲子之爱被怀内之情所取代,且把乡情与恋情结合在一起。其二,《古诗》中突出表现的是个体之‘愁’,而不是《诗经》的‘怨’。其三,《古诗》中多了《诗经》中所没有的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所有这些都是对《古诗》所处的东汉末期社会风气的折射。”[7]

魏晋六朝时期,生命意识的增强和文学自觉意识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对人性和人情的表达更为丰富。有学者认为“六朝时期,士人更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生命意识,故而对送别情感有着极其细微的体验”。另一方面,离别成为那个动乱社会中的一个更为普遍的遭遇。“对于颠沛流离的六朝文人来说,与亲人间的离别出行,与朋友间的话别送行,成为他们频繁的生活境遇。同时,古代交通不便,道路崎岖,一朝分别,动辄经年,而在六朝这种特殊的战乱年代,生离常常会变成永别。”[8]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包括离别的作品。如,蔡琰的《悲愤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七哀》《杂诗》《赠白马王彪》等,嵇康的《赠秀才入军》,陶潜的《于王抚军座送客》《归去来兮辞》,何逊的《慈姥矶》等都是此类作品。

到了唐宋,以送别诗为代表的离别类作品数量巨大。著名的作品如许浑的《谢亭送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昌龄的《送魏二》,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送元二使安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灞陵行送别》《送友人》《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而表达离别之情和包括离别的则更是汗牛充栋。有学者粗略统计后发现,《全唐诗》中的送别诗“几占十之三四”[9]。其中仅李白以“送”“别”类字眼为题的诗歌就有一百多首。程宏亮先生在论文《论李白离别诗浪漫情怀的个性表达》中提及这一统计结果。论文指出,以詹瑛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中1000首诗歌为调查范围(不包括书中“宋蜀本集外诗文”所含诗歌),李白诗歌中“别”和“送”类总数加上散见于其他类别中的离别诗,总量一百七十多首,占百分之十七以上。[10]有学者统计过《唐诗三百首》中的送别诗,发现占此书的一成以上。学者认为:“一部《唐诗三百首》,送别诗就有30多首,约占总数的12%。既有送别,也有留别;既有哀伤愁怨、缠绵悱恻的惜别恨别,也有明朗乐观、豪迈不羁的壮语慰别。纵观唐代的别离诗,就其反映的别离形式看,有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诸多种类。而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则更多,可以数出来的有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等。”[11]

宋代不仅诗的数量很多,词也成为一个新的创作高峰。宋代诗词中有大量关于离别的描写。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江城子》,晏几道的《清平乐》,周邦彦的《兰陵王·柳》,欧阳修的《长相思》,晏殊的《蝶恋花》等,都属此类。有学者统计过苏轼的送别词,发现有50篇左右,这些离别词写于他生平的各个时期,其中尤以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在杭州任上写得较多,也比较集中。[12]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相适应,宋时的离别,在诗歌领域,比唐代相对而言少了一些直白,多了一份理性和含蓄;这种直白在宋代转移到了词上,宋词抒写离别情感时,发挥了其在表情达意上温婉细腻的特长,将离别之愁怨推到了一个新的意境。

元明清时期,文人继承并发扬了前代离别文学的优良传统,继续丰富离别题材。元杂剧中涉及到的离别场面就有38篇之多,大体可分为夫妻(或情侣)离别、父(母)子(女)骨肉离别和友人饯别三大类。[13]明清时期的诗、词、戏曲、小说则更是成为离别的温床,相关的作品不胜枚举。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赠别》中写到:“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会;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14]

所以说,中国古代涉及离别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一个丰富的情感资源库。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离别”概览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离情别绪的也有很多。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成为文学创作领域语言的主要形态,文学表情达意的语言开放程度更高,词语组合更为自由。同时,思想文化的革新,也给文人表情达意带来新的空间。交通的日益发达,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不但没有减少离别现象的发生,反而使得离别更为普遍。种种因素,导致离别现象成为现当代社会更为突出的一种常态。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离别,在题材范围上更为丰富。传统的离别题材得到继续发展。一些有抱负的文人离别家乡,甚至离别祖国去异国他乡求学,用笔写下离情别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有李叔同的《送别》,朱自清的《背影》,徐志摩《再别康桥》等。李叔同的一首《送别》,堪称经典之作。这首诗歌清新淡雅,情深意长,包含着离情的凄凉与无奈,也饱含人生的睿智与豁达。而戏剧小说类作品,则更是不乏此类情状。

在亲人之间的离别、朋友之间的赠别之外,离别的内涵更为拓展,表现为与时代的告别等抽象题材的增多。同时,离别的空间范围更为开阔,表现为与国土的离别等题材增多。此类作品和离别的增多,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诸多离别中,一些具有抽象离别意味的,成为一个亮点。如:人与过去旧时代的告别,人与世界的告别等,可以视为离别的一处延伸。如《别了,“不列颠尼亚”》抒写的表面上看,是一艘船与一个城市的告别,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城市与一个时代的告别。在曹禺的戏剧《日出》的结尾,陈白露的那句话就有与世辞别的情感色彩:“日出而尽……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种辞别,这是对生命的最后挣扎与对人世的最后告别。巴金先生的《家》中,觉慧与旧家庭的决裂与告别。有些别离成为一种告别的仪式,一种决裂的姿态。与平常的离情别绪有了不同的新的情感因素。

三、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离别”概览

离别作为一种行为和状态,是人类社会人际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表现。离情别绪作为人类的一种情感,是对这种关系的反映。在古今中外,离别情感的表现既具有共通性,也因为时代、地域、国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种共通性,主要表现为题材和情感两个方面。在题材上,离别所展现的内容类别,国外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并没有很多不同:同样表现在亲友分别、人与时空的离别等方面。在情感上,人同此心,心同此情。在国外文学作品中,哀愁也同样是离别情感的主要表现方式。东方如日本,西方如欧美,这些地方的文人们也同样用文学这种工具来表达生离死别的痛苦与哀伤。

不过,由于地缘条件,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国外文学作品在离别情感的抒发方面各有其特点。

以欧美为例,欧美文学作品的源头之一是古希腊神话传说。这一源头的相关内容可以反映和代表欧洲早期文学作品中的离别的一些特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描写英雄的经历,因此离别也带有非常浓厚的悲壮色彩。从古希腊三大悲剧即《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开始,这种悲壮色彩一再上演,不断重复。以《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例,普罗米修斯拒绝妥协,从而被宙斯驱离天界,打入地狱。这是英雄斗争失败之后对一个地域的告别。《俄狄浦斯王》以俄狄浦斯发现杀父娶母真相后的自我放逐,离开故国而告终,这是英雄因为犯下错误而被迫对国家的告别。《美狄亚》中的美狄亚遭受丈夫遗弃后,为了报复,她决定杀死新娘和亲生儿子之后离去,这是美狄亚复仇之后对家庭的告别。

此后的欧美文学,涉及的离别层出不穷。不过重心由英雄逐渐转向平民,同时悲壮性总体上有所减弱。早期的作品还在描写英雄人物,如古罗马时期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取材于古罗马神话传说,主人公也是一位英雄人物,但是其更多的带有人性化的色彩。所描写的离别,悲壮性有所减弱,而哀婉性逐渐增强。如作品细腻地描写了主人公和长嫂的告别等情状,这种告别着重人物心理的刻画,更多地出现了普遍人性所具有的哀怨色彩。后来这种描写主人公逐渐转向描写普通人。西班牙小说《小癞子》《堂吉诃德》中的流浪情状,英国小说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游历情状,都是以普通人对地方的离别为全书线索的,在这些作品中,离别成为一种勇气和创新能力的象征。这些离别,都具有英雄的悲壮色彩与普遍人性的细腻色彩相结合的特点。

关于抽象的告别,如人与某种抽象事物的离别,也是国外文学作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英国诗人和剧作家德雷顿的诗作《爱的告别》(Love's Farewell),以中世纪寓言手法,将“爱”拟人化,寓意纯洁崇高的爱是不可能终止的,是无法告别的,即使爱已经濒临死亡,只要被爱者吐露一丝怜悯,垂死的爱便会重生。

外国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涉及到离别之情的,只是中外文人在这种表达方面有许多的差异。孟志明就在《约翰·多恩与杜甫的离别诗比较》一文中以杜甫和多恩为中外的典型比较了一下中外表达离别之情的不同:“《告别辞·节哀》是一首典型的英国诗歌,它直率、深刻,充满了理性,却冗长;而杜甫的《新婚别》委婉、微妙且简捷。中国文化偏于人伦、实用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又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形成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在西方人们推崇‘张扬自我’,注重爱情,因此他们大胆公开地歌颂火一样的爱情。西方继承了古希腊的‘摹仿说’,它突出表现是诗歌中对个人情感和对事物形象的细致描述,摹仿事物形象的细致描写,这体现了西方文化根基上主客二分的两极性。”[15]

参考文献:

[1]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邓乔彬.唐人的怨诗[J].中国韵文学刊,2006(12).

[3]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王士祯著,张世林点校.分甘余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秦丙坤.中国早期的送别诗——《诗经》六首送别诗述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2(6).

[6]崔柳青.魏晋南北朝送别诗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7]刘素琴.《古诗十九首》中的相思离别之情[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8]韩蓉,韩芬.论六朝离别现象与赠答诗的关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

[9]郑纳新.送别诗略论[J].学术论坛,1997(3).

[10]程宏亮.论李白离别诗浪漫情怀的个性表达[J].巢湖学院学报,2007(2).

[11]冯蕾.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小议离别诗的风格与时代的关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4).

[12]唐玲玲.苏轼送别词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5).

[13]陈晓丽.从《西厢记·长亭送别》看元杂剧的离别——兼与诗词、小说、外国戏剧比较[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6 (6).

[14]何文焕.历代诗话(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孟志明.约翰·多恩与杜甫的离别诗比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责任编辑:钟晓红

[作者简介]林鹤鸣(1990-),女,辽宁营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2014-12-10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1-0025-04

猜你喜欢
离情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夜怀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送别
烽火离情(电影《下柳林》主题曲)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小说《老人与海》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和离情的研究
思战友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