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油田配电网中的应用

2015-04-13 00:22:36张炳成
电力与能源 2015年2期
关键词:投切抽油机功率因数

张炳成

(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在低压电网中,大多数负载为感性负载,如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等。近年来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和大功率冲击性负荷的存在,使得系统的功率因数变低,这些负载消耗的无功如果均要依靠上级电网远距离输送,就会造成线损、压降增大,降低电网的经济效益。因此,目前大都采用使用末端侧补偿的方式,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设备容量和功率损耗,稳定电压,提高供电质量。

1 油田电网的功率因数特性

在我国的采油厂中,由异步电机驱动的游梁式抽油机仍作为各油田机械采油的主要手段,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目前约70%的抽油机电机的平均负载小于40%,运行效率低于80%,“大马拉小车”现象较普遍,使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降低,配电线路网损增大[1]。在抽油机采油过程中,电机工作在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一种是电机带动机械负荷运行,电机为电动机作用,从电网吸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另一种是机械负荷带动电机运行,此时电机为发电机作用,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给电网送出有功功率[2]。因此,在整个冲程过程中,均需补偿无功,这是由系统负载性质所决定的。

为得到油田现场的功率因数数据,用一台FLUKE435电能质量分析仪对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L213号变压器下出线端进行功率因数监测。该变压器容量为100 k VA,下接4台抽油机,其中2台为30 k VA异步电机,1台为22 k VA的异步电机,1台为18.5 k VA的异步电机。由于其中的1台30 k VA抽油机和一台18.5 k VA抽油机正处于修井状态,因此试验仅开启了一台30 k VA和一台22 k VA的抽油机,在去除抽油机配电柜所带的无功补偿装置后,对变压器出线端的功率因数进行监测,其功率因数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式无功补偿装置未投入时的功率因数曲线

从图1可看出,变压器端在无任何无功补偿装置的情况下,整个冲程的大部分时间功率因数在0.2~0.6变化,平均功率因数为0.357 6[4]。这表明抽油机这种特定的负载,如不进行无功补偿,功率因数极低,无功功率在视在功率中占大多数。这种极低的功率因数导致变压器与电网损耗相当严重,因此油田配电网的无功节能降耗空间非常大。

2 现有的无功补偿方式

目前各采油厂普遍投入了无功补偿装置,一般采用的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容投切设备。甚至简单到直接并联电容器,只有少数采油厂采用了接触器或晶闸管等投切开关。即使采取了组合投切,组合方式也极其简单。最普遍的补偿方式是在抽油机的电控箱里并接电容。

由于抽油机大部分处于轻载运行状况,并且由于其分散性,低压输电线路较长,本身功率因数又偏低,并接电容的就地无功补偿确实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然而,抽油机的有功电流,在整个冲程中是不间断的,并且呈周期性变化,而无功电流也同样是随着有功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容设备往往不能做到精确地投切,同时反应速度也跟不上系统的要求。同时,因为每组投切的电容器组容量固定,所以只能阶梯式投切无功补偿容量,补偿精度差,因此补偿效果不算十分理想。

L213号变压器下的抽油机采用并联电容的无功补偿方案方,一台30 k VA异步电机的控制柜并接两个电容器,一个容量是8 kvar,另一个容量是10 kvar;一台22 k VA的异步电机并接一个电容器,容量为15 kvar。投入电容后变压器出线端的功率因数曲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投入并联电容器后的功率因数曲线

由图2可知,投入电容后功率因数有很大提高,在上冲程的大部分时间里功率因数在0.9左右,但当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时,功率因数偏低,均小于0.5,从而致使系统平均功率因数仅为0.801 7。虽然比未投电容时有很大改进,但还是不十分理想。

3 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近几年,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逐渐进入无功补偿领域,SVG基于电压型逆变器原理,使用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来控制逆变交流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从而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由于IGBT的开关频率很高(可达几十千赫兹),所以SVG可以快速对无功负载进行补偿,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补偿精度。但目前由于技术、工艺及元器件的限制,SVG的成本十分昂贵,无法满足普通无功补偿用户的需求,进而限制了SVG的大规模推广。因此,混合型无功补偿方式,即集成SVG和传统电容投切于一体的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既能满足精细补偿又能保证成本不十分昂贵,因此是油田比较理想的无功补偿装置。

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由静止无功发生器单元和投切型电容器/电抗器无功补偿单元两部分组成。在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各单元均采用小功率、小体积、低成本方式进行设计生产,均为可选单元,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无功状态进行最优、灵活组合方式,以实现运行效果与成本的最佳比。

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静止无功发生器、投切式无功补偿器各单元之间通过控制总线进行交互,根据整体控制策略,确定各部分需要补偿无功功率的时刻及容量。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

在L213号变压器下,投入一台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配置为30 kvar的SVG加30 kvar的投切式电容器/电抗器无功补偿单元。采用变压器下集中补偿的方式,其接入图如图4所示。

图4 混合武功补偿装置接入图

断开与抽油机配电箱中并接的电容器,投入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得到的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功率因数曲线图如图5所示:

图5 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投运后现场功率因数

由于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实现无级、连续的无功补偿,因此投入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后功率因数曲线呈现方波状,不管抽油机是处于消耗有功还是发出有功阶段,其功率因数基本接近1,平均功率因数与无补偿相比由0.357 6上升到0.986 9[4]。

与并联接入电容器补偿方式相比,由于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对现场数据包括系统瞬时交流电流、电压等实现瞬态采集,并通过快速计算确定电容器的投切控制和SVG功率模块的无功功率输出容量,因此所补无功更加精确。同时避免了并接电容器容易产生的过补偿现象。事实是,投入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与投入并联电容相比,功率因数由0.801 7上升到0.986 9[4]。

4 结语

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虽然在油田应用广泛,但由于其投切速度慢、投切精度差,对抽油机这种变载负荷无法达到精确补偿。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实现无级、连续调节输出无功,实现抽油机高功率因数运行。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结合了传统电容器并接的低成本以及SVG的连续高精度补偿,是油田适合的无功补偿方案。但考虑到SVG的成本相对较高,变压器端集中补偿比抽油机端分散补偿更具成本优势。变压器下集中补偿既满足了现场补偿的要求,又减少了补偿柜数量,节约了成本。

[1] 吉效科.油田设备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2] 程汉湘,刘建,文小玲,等.抽油机负载特性及其功率因数提高的研究[J].电工技术杂志,2003(5):55-59.

CHENG Han-xiang.A study of the load characteristic and power factor enhancement for oil-pump machine[J].Electrotechnical Application,2003(5):55-59.

[3] 徐甫荣,赵锡生.抽油机节能电控装置综述[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4,26(5):1-8.

XU Fu-rong,ZHAO Xi-sheng.Summarization on energy saving of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for oil pumping jack[J].Electrical Drive Automation,2004,26(5):1-8.

[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西北油田节能测试中心.CSVG型低压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测试报告(2014-156).

猜你喜欢
投切抽油机功率因数
抽油机井泵效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
基于限流可行方案边界集的最优支路投切
能源工程(2020年6期)2021-01-26 00:55:22
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研究与实践
测控技术(2018年9期)2018-11-25 07:44:22
一种高精度功率因数测量电路
电子制作(2016年1期)2016-11-07 08:43:01
基于电容器投切的电网谐波阻抗测量
电测与仪表(2016年9期)2016-04-12 00:29:50
基于NCP1608B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
基于无功补偿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研究
电测与仪表(2015年9期)2015-04-09 11:59:30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抽油机偏磨防治分析
中国煤层气(2014年6期)2014-08-07 03:07:05
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接触器过零投切系统研究
一种程控功率因数可调开关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