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优化护理

2015-04-13 08:49:46张松飞裘余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维持性导管纤维

张松飞,裘余丽

(嵊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嵊州3124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优化护理

张松飞,裘余丽

(嵊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嵊州31240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静脉导管功能不良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导管内尿激酶溶栓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78.13%和62.50%,研究组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3.75%和28.13%,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研究组并发症情况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及纤维鞘形成的优化护理十分必要,能有效降低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形成、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纤维鞘;护理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命线”,但由于患者高龄、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硬化等现象越来越多,使得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成为其重要的血管通路,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但导管功能不良会导致导管感染和纤维鞘的形成,从而严重影响TCC的血液净化效果、使用寿命及患者的存活时间[2]。我们针对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原因进行了优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64例,其中男44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8±7.6)岁;病程8-27年,平均(14.7±6.6)年;透析1-10年,平均(4.2±2.9)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研究组男23例,女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病程、治疗方案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治疗方法。采用Seldinfer置管技术,导管使用permcath带涤纶套(CUFF)双腔导管。置管方法:64例患者均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颈内静脉置管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处作为穿刺点。股静脉置管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内侧。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4.5小时。

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导管感染及纤维鞘形成的优化护理,包括:(1)正确使用留置导管。透析前对导管的动静脉接头进行常规消毒,铺设无菌巾,除去肝素帽,抽取导管内肝素和血液1-2ml丢弃,回抽两侧管道血流通畅后注入首剂量肝素并进行透析。透析结束后戴无菌手套,铺设无菌巾,各注射10ml生理盐水入导管动静脉端,加压冲洗,确保管腔内无残留血液,再向两侧导管注入适量肝素封管,在移除注射器前夹闭管路,用肝素帽封口,预防导管内导管感染形成,最后用无菌纱布包裹。(2)严格无菌操作。(3)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4)溶栓护理。叮嘱患者合理使用阿司匹林片,减少导管纤维鞘发生率,对于已出现导管纤维鞘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溶栓治疗。(5)治疗环境维护。保持血液透析室的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床单位清洁平整。同时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适量运动,预防感冒,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持留置导管创口出敷料干燥。

(三)观察指标。

患者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和导管打折等并发症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ASS 11.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患者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情况。

研究组出现导管感染和纤维鞘14例,发生率43.75%;再次发生导管感染和纤维鞘9例,再次发生率28.13%。对照组出现导管感染和纤维鞘25例,发生率78.13%;再次出现导管感染和纤维鞘20例,再次发生率62.50%。研究组的发生率和再发生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见表1、表2)。

(二)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5.63%;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46.88%。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导管感染及纤维鞘一次发生情况比较(n1=n2=32)

表2 两组患者导管感染及纤维鞘再次发生情况比较(n1=n2=32)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n1=n2=32)

三、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目前临床运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急性药物、毒物中毒。近年来也用于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急救;部分肝胆疾病的术前准备;水电解质紊乱,如各种原因稀释性低钠血症与高钾血症;精神分裂症和牛皮癣等疾病的治疗[3]。

随着透析患者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高龄、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硬化等现象越来越多,使得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使得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愈加频繁,而患者自身疾病、导管功能不全以及透析期间导管内注入肝素不足或血液返流等诸多因素使得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出现导管感染和纤维鞘的发生率和再发生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所采取的优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导管感染和纤维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形成原因、并发症发病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及纤维鞘的形成率,还能有效抑制如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和导管打折等并发症的发病率,适合在临床上的推广运用。

[1]周建平,郑淑瑛,瞿盈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导管感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2(10):167-168.

[2]山广宏,隋红霞,张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管感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9(32):3206-3207.

[3]封华.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致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7(11):846.

R47

A

1002-1701(2015)04-0142-02

2014-08

张松飞,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血液透析护理。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4.077

猜你喜欢
维持性导管纤维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