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国际贸易;FDI;技术进步;中国劳动力就业
一、引言与文献述评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FDI分别为4.16万亿美元和1175.86亿美元,排名分列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和FDI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的劳动力就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除了依靠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等提高就业的方式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经济开放的视角研究劳动力就业问题。
对国际贸易与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随着运用样本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也是各异的。Greenaway,Hine和Wright(1999)运用英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建立动态劳动力需求模型来研究贸易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通过把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后发现随着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Rhys Jenkins(2004)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贸易对越南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的增长对就业有正向拉动作用,而进口竞争的加剧则对就业有负向作用。盛斌、牛蕊(2009)利用我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从贸易政策和贸易流量两方面考察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促进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而减少中高技术部门的就业。总体来说出口贸易促进了就业,进口贸易的增加则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
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关于FDI和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NigelDriffield和Karl Taylor(2000)考察了英国FD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FDI会增加英国企业对高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且拉大收入差距。Nunnenkamp(2007)利用墨西哥200个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FDI对制造业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就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郑月明、董登新(2008)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来研究FDI与我国各地区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对我国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分区域来看FDI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就业替代效应不显著,而对东部地区就业的替代效应很显著。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总结出经济开放影响就业的路径和机制:
1.就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就业关系而言,国际贸易会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影响劳动力就业:首先,进口的商品会与国内产品形成竞争,替代相关商品的生产,厂商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其次,出口贸易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为满足国际市场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最后,国际贸易引起的技术进步也会对劳动力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渠道有:一方面通过进口贸易从技术领先国家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经过学习和模仿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贸易开放使得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企业重视技术创新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后对就业又会产生两方面影响:第一,技术进步能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生产领域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具有“创造效应”;第二,技术进步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劳动效率会形成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2.FDI影响一国劳动力就业的路径主要有:第一,FDI在东道国直接投资建立新的企业或扩大原有企业规模会直接提供就业机会,我们称之为就业的“创造效应”。第二,FDI的进入会对国内投资产生一个“替代效应”,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三,由于FDI会使跨国公司向东道国公司进行技术扩散从而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又会从就业的“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来影响劳动力的需求。
国际贸易、FDI与就业之间关系复杂,现有大多数中文文献研究国际贸易和FDI对劳动力就业影响时都是从上述总结的国际贸易和FDI影响就业的前两种路径展开,很少有文献同时考察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本文将国际贸易、FDI以及技术进步一并纳入模型来考察它们对制造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为了比较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特征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本文进一步用贸易开放度、外资进入程度和研发投入程度等各作为分类标准来得到三个子样本。
二、模型的设定
本文将国际贸易、FDI与国内技术进步作为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纳入生产函数,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研究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借鉴Greenaway等(1999)的思路,我们假定生产函数是Cobb-Douglas形式:
为了进一步研究进、出口贸易和FDI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基本计量方程(6)中加入进口渗透率(M)与技术进步(TECH)的交互项,出口导向率(X)与技术进步(TECH)的交互项,FDI与技术进步(TECH)的交互项,得到本文另一组计量方程。
三、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2003—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模型中涉及的变量与数据说明如下:(1)Lit用制造业细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来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相应各期。(2)Wit用制造业分行业年平均劳动报酬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得到,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相应各期。(3)Qit用按行业分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通过生产者价格指数平减得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相应各期。(4)Mit为进口渗透率,反映行业进口额占消费额的比重,计算公式为进口渗透率=进口额/(国内产出+进口额一出口额)。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进、出口额与3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中的贸易数据对应,对应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中的进出口贸易额由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查得。(5)Xit是出口导向率,计算公式为出口导向率=出口额/国内产出。(6)(FDI)it是外商直接投资渗透率,计算公式为FDI渗透率=FDI存量/行业产出。由于缺少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各年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本文用外资企业从业人员数占本行业全部从业人员总数比重来表示外资进入程度。计算指标为外商投资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的比重,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相应各期。(7)(TECH)it代表技术进步变量,计算指标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行业总产值比重,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库。
四、估计结果与实证分析
(一)总体样本估计结果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3-2011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了固定效应(FE)以及随机效应(RE)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每种估计方法对应3个模型,我们根据Hausman检验在FE和RE之间做出选择。
首先在封闭经济条件模型1中,Hausman检验表明应当选择RE模型进行分析:工资w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显著为负,这与我们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期一致,工资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实际产出Q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显著为正,企业要增加产量往往要通过增加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投入来扩大生产,所以产量的增长一般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国内技术进步变量TECH会拉动劳动力就业,技术进步一方面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这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效应”显然大于“替代效应”。因此,随着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的加快,制造业劳动力(特别是技能劳动力)需求会增加。
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模型2中,通过Hausman检验可知应该用FE模型进行分析:工资w、实际产出Q和国内技术进步变量TECH估计系数符号与封闭经济条件下一致且都是显著的。进口渗透率M的估计系数是-0.025且不显著,说明进口贸易对劳动力需求的“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相互抵消导致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明显。出口导向率x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加对劳动力就业有正向拉动作用。因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所以当出口贸易增加时企业会增加劳动力需求。FDI渗透率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说明FDI总体上会抑制劳动力就业。FDI既会通过在我国建立新的企业和扩大原来企业生产规模对劳动力就业产生“创造效应”,也会通过挤出国内投资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替代效应”,由于FDI“替代效应”大于“创造效应”,因此FDI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就业有负向作用。
第三组回归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加入了进出口贸易、FDI与技术进步的交互项。Hausman检验表明应该采用FE模型进行分析:工资w、实际产出Q、国内技术TECH、出口导向率X和FDI渗透率与模型1和模型2相应估计系数在符号上保持一致。进口渗透率M与技术进步TECH的交互项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进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会促进劳动力的就业,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扩散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大于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出口渗透率x与技术进步TECH的交互项估计系数虽为正但不显著,这说明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大,效果不显著。FDI渗透率与技术进步TECH交互项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表明FDI与FDI带来的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会抑制劳动力就业。FDI通过技术扩散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对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最终导致FDI与其带来的技术进步共同作用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一个负向影响。
(二)根据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估计结果和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不同的行业特点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我们按照贸易开放程度、FDI进入程度和研发投入程度3个行业特点作为分类标准(如表2所示),将总体样本分组后再分别进行回归和对比分析。
1.贸易开放程度的影响。本文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行业产出中的比重来表示一个行业的贸易开放程度,计算公式为贸易开放度=(进口额+出口额)/行业产出。按贸易开放度将总体样本分成两组:贸易开放度大于制造业均值的行业组成贸易开放度高的一组,贸易开放度低于制造业均值的行业组成贸易开放度低的一组。
表3给出了贸易开放度高、低两组行业的回归结果。就进口贸易而言,贸易开放度高行业的子样本的进口渗透率M估计系数为0.122和0.261,说明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扩散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它替代国内产品产生的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所以促进了劳动力就业。而贸易开放度低行业的子样本的进口渗透率M估计系数为-0.137和-0.057,表明进口贸易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大于“创造效应”。随着进口贸易增加,国内劳动力需求会减少。因此,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进口贸易会由抑制就业转变为促进就业。
再来看出口贸易,虽然两个子样本的估计结果都表明出口贸易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但很明显贸易开放度高的子样本中出口导向率的估计系数高达0.266,明显高于贸易开放度低的子样本的0.207。因此,出口贸易会拉动贸易开放度高和贸易开放度低两个子样本的就业,但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会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提高。
综上我们可知,贸易开放度越高的行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拉动的作用越大。
2.FDI进入程度的影响。本文用外资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占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比重来表示一个行业FDI进入程度。按FDI进入程度将总体样本分成两组:FDI进入程度大于制造业均值的行业组成FDI进入程度高的一组,FDI进入程度低于制造业均值的行业组成FDI进入程度低的另一组。
表4给出了FDI进入程度高、低两组的回归结果。FDI进入程度高子样本的FDI渗透率的估计系数为显著的-0.033和不显著的-0.009,FDI进入程度低子样本的FDI渗透率估计系数为显著的-0.140和-0.160,说明两个子样本中FDI都会抑制就业,FDI挤出国内投资对就业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从FDI对就业的负向影响来说,FDI进人程度高的子样本要小于FDI进入程度低的子样本,说明FDI进入程度越高的行业,FDI对就业的“替代效应”越小,而就业的“创造效应”越大。所以,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FDI对就业的负影响会越来越小。
再看FDI渗透率与技术进步TECH的交互项,FDI进入程度高和FDI进入程度低两个子样本的估计系数分别为显著的-0.233和-0.122,说明随着行业FDI进入程度越高,FDI与技术进步的交互项对劳动力就业的负影响越来越大。这是因为随着FDI进入程度的加深,FDI带来的技术外溢会提高劳动效率进而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替代效应”。
3.研发投入程度的影响。本文用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额占行业产值比重来表示行业的研发投入程度。按研发投入程度将总体样本分成两组:研发投入程度大于制造业均值的行业组成研发投入程度高的一组,研发投入程度低于制造业均值的行业组成研发投入程度低的另一绢。
如表5所示,研发投入程度高子样本中技术进步变量估计系数分别为0.302、0.201和0.131,而研发投入程度低子样本中技术进步变量估计系数分别为0.097、0.112和0.106。两个子样本表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技术进步通过促使企业不断开拓新产品和扩大生产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再比较两个子样本估计系数可知,研发投人程度高子样本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研发投入程度低的子样本,这说明随着研究经费投入的加大,会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特别是技能劳动力)的就业。
五、结论
本文重点考察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通过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样本来看:第一,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的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第二,进口贸易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相互抵消导致了它对制造业整体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很小。第三,FDI对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效应”大于“创造效应”,因此FDI会抑制制造业整体就业。第四,技术进步会使得企业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当超过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效应”后,技术进步会拉动劳动力就业。
2.从按贸易开放度分类的子样本来看:第一,进口贸易对贸易开放度高的行业的劳动力就业有显著正向拉动作用,而对贸易开放度低的行业劳动力就业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出口贸易不论行业贸易开放度如何都会促进劳动力就业,但是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会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提高。
3.从按FDI进入程度分类的子样本来看:第一,不论FDI进入程度高行业还是FDI进入程度低行业,FDI都会抑制劳动力就业。第二,FDI对劳动力就业的抑制作用会随着行业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
4.从按研发投入程度分类的子样本来看:第一,无论研发投入程度高行业还是研发投入程度低行业,技术进步均会促进劳动力的就业。第二,研发投入程度高行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研发投入程度低行业。
上述结论有以下政策含义:首先,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继续鼓励出口贸易的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等出口贸易方式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其次,注重进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加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机器、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力度,依靠进口贸易的技术扩散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力就业。再次,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扩散作用,提高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增强FDI对劳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最后,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鼓励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生产领域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